從用戶角度出發-電影app設計流程

UX是一套基於認知科學,心理學,數據分析,溝通和藝術知識的方法論,旨在研究 測量和測試與產品/服務(數字或數字)的聯繫(關係)時的人類行為。

當前,UX與數字產品的開發相關聯,但是我們不能將其僅限於特定領域。

UX一詞誕生於90年代初,由Don Norman創造。當時,他是蘋果公司高級技術小組的副總裁,他認為諸如用戶界面和可用性之類的定義限制了對他的工作代表什麼的理解,因此將他的職位改為“用戶體驗架構師小組”。

術語UX是新的,但這些研究都至少有200多年的科學研究知識(在1857年研究人體工程學,在1879年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和出現人為因素在1949年場)和30年的行業最佳實踐BrianPagán表示,其產品已進行了研究。但是,儘管上面提到了所有傳統,但UX在我們的數字現實中仍處於起步階段。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可以瞭解如何將UX應用於我們所做的一切。在下圖由丹·薩弗(Dan Saffer)開發的圖中,可以注意到他的學科:

從用戶角度出發-電影app設計流程

多年來,例如,在廣告和營銷環境中,上述所有學科在不同的公司中甚至在不同的公司都被不同的專業人員分別對待。

簡而言之,要談論UX,還必須列出什麼不是UX:

美麗的佈局

不要將UX與UI(用戶界面)混淆。視覺過程是上述較大領域的一部分。永遠記住:設計不是形式,而是功能,因此,UX不僅是視覺上的,還是著名的短語:“更改按鈕的顏色……”

專業人士或設計師

UX不僅僅是設計。這項工作的重點是人類需求與產品/服務的關係/經驗,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員鋪平了道路。

在這個市場中,我們目睹了幾位專業人員,他們沒有設計,廣告,市場營銷方面的培訓,他們對用戶的行為充滿熱情,因此出色地完成了工作。

“我知道我的聽眾”

“我喜歡,我認為…”

“我知道用戶想要什麼…”

誰從未聽過以上任一短語?

像這樣的主觀觀點與UX的主要支柱背道而馳——研究、觀察、指標和測試,沒有這些支柱,UX什麼都做不到。

我們擁有一支團隊需要徹底打破我們扭曲現實的泡沫,因為實際上,用戶才是最重要的。

多年來,UX領域已經意識到公司並在陽光下獲得了發展空間,這隻會使每個想要使用旨在改善生活的產品的人受益。

從用戶角度出發-電影app設計流程

去電影院是一種有趣的體驗,但是在許多應用程序和網站上訂購門票通常感覺就像是一個漫長而令人沮喪的過程。

在瀏覽了不同的電影網站之後,我發現其中許多主要的UX問題。我選擇將重點放在我國最大的電影公司之一的電影城-www.cinemacity.co.il上的經驗,以此作為我要解決的問題的基礎。我下載並安裝了他們的iOS應用,以瞭解其今天的工作方式。

從用戶角度出發-電影app設計流程

電影城應用程序的流程

為了建立真實的用戶故事,我調查了10個年齡在22到32歲之間的人,他們每兩個月至少去一次電影院一次。問題集中在他們上次去電影院時。主要外賣:

  1. 六個說他們想看一部特定的電影,所以他們正在尋找合適的時間來觀看它。
  2. 兩個人說他們想在一週的特定時間去看電影,所以他們正在尋找當時最好的電影。
  3. 有人說她想在本週的一個晚上去電影院。
  4. 他們所有人都想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區域看電影。

在我自己做出一些假設之後,我在調查中提出了更多問題,以支持/與數據的假設相矛盾,並幫助我找到主要和次要的痛點。

當前的應用程序不能很好地支持任何用戶故事。它迫使用戶在查看放映是否可用之前,提供所有確切的詳細信息(特定的電影,特定的劇院,特定的日期,特定的時間)。

  • 6/10抱怨這個過程感覺很漫長。
  • 4/10抱怨在繁忙的夜晚經過整個過程後沒有座位。
  • 2/10抱怨必須支付他們沒想到的額外費用。
  • 其他投訴提到該應用程序速度慢或存在錯誤。

該解決方案考慮了兩個主要的用戶案例。我將選項分為“按電影搜索”或“按時間搜索”。我嘗試在流程的每個階段提供相關的篩選,並提供額外的選擇作為智能篩選器選項。

從用戶角度出發-電影app設計流程

建議的解決方案

(1)不同用戶故事之間的區別

用戶的兩個主要故事是,他們正在尋找美好的時光來觀看新的正義聯盟電影(順便說一句還不錯),以及正在尋找週三下午觀看的好電影的人。這些只是特定的示例,但它們有助於理解用戶期望看到的內容。

通過此信息,可以輕鬆選擇將瀏覽功能拆分為“按標題搜索”和“按時間搜索”。這樣做使UI變得更簡單,更易於瀏覽。

從用戶角度出發-電影app設計流程

(2)簡化領域

當尋找在特定時間觀看的好電影時,實際上不需要日期選擇器,因為門票僅在下週售出(與我選擇的示例網站相同),並且每天更新。

在此階段,實際上並不需要選擇確切的時間。用戶的任務是選擇電影和日期/時間。我選擇使用大按鈕分散所有選擇,每個人都容易理解並且不容錯過。每種選擇都會過濾可用的電影,並突出顯示相關的屏幕時間。

從用戶角度出發-電影app設計流程

(3)幫助用戶做出更好的選擇

根據調查,有些沮喪是因為他們最終為他們選擇了正確的放映時間+電影,只是意識到沒有相關的可用座位。我通過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來解決這個問題。在每次放映旁邊(將打開“選擇座位”對話框,然後付款並生成票證),我將顯示一個圖標,提示有多少個可用座位。

從用戶角度出發-電影app設計流程

這是集成在UI中的樣子:

從用戶角度出發-電影app設計流程

從左到右:電影頁面(來自“按標題搜索”),選擇座位頁面,電影頁面(來自“按時間搜索”)

(4)付款

用戶選擇座位後,我選擇顯示付款。價格應該透明並預先顯示,因此不會有任何意外。

我不想重新發明結帳流程,我相信Apple Pay或Google Wallet可以最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在真實的應用中,需要有更多傳統的付款方式。

我還選擇添加票證插圖,以使獎勵(電影票)就在此下一個按鈕後面。我相信,這將使該過程感到更有意義。

從用戶角度出發-電影app設計流程

我想進行一次小型體驗,以瞭解我的解決方案是否運作良好。因此,我使用了這些屏幕,並在InVision中為該應用程序構建了原型。我與3個從未看過該應用程序的朋友分享了它。我告訴他們:

  1. 今天嘗試購買兩張“ Blade Runner 2049”門票,前往座位最少的放映廳。
  2. 完成後,今天晚上購買兩張電影票。
從用戶角度出發-電影app設計流程

他們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但這仍然沒有多大意義:)這只是意味著它並不太複雜。這是經過很少人測試的MVP,在現實世界中,還有更多需要考慮和監視的事情。

如果電影公司對用戶體驗有了更多的瞭解,那麼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去看電影。也許有了這種改變,下次再發行一部新的超酷的獨立電影時,我實際上可能會找到一個想要加入我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