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隱藏在“作女”背後的心理人格

為什麼有的人很情緒化?Genebox基因寶來揭示一下“作”背後的秘密


你有沒有經歷過這些情景?


你在挺開心的時候,突然間會因為一點點小事,馬上就變了臉,甚至發脾氣,情緒一下低落到冰點。


在聽到你的生活區域發生了盜竊事件時,開始格外小心提防,恐懼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


早晨起來洗漱完畢,整裝準備出發去上班,突然間感覺心情不好,而不想去上班了,實際上這是“動機匱乏紊亂”,瞬間失去了做某件事的興趣。


手實際上很乾淨,仍然堅持洗了好幾次,心裡依舊感覺不乾淨……


揭秘:隱藏在“作女”背後的心理人格


或許你的身邊還會有幾個女性朋友,她們往往在愛情中處於缺愛的狀態,對自己沒有信心,並且對另一半多有懷疑。


在終日的焦慮中,她們出於自身防禦,經常提出一些非理性的神經質需求,成為別人口中的“作女”,她們的感情往往以失去一段段愛情而告終……


據研究,那些被分手後失戀的女孩們,在艾森克人格問卷(簡稱EPQ)的測試結果中絕大多數都表現出了很高的N分數。


N代表著神經質,分數高可能是焦慮、擔心、常常鬱鬱不樂、憂心忡忡,有強烈的情緒反應,以致於出現不夠理智的行為


包括在我們身邊,總會有那麼幾個人,他們通常具有易緊張、好激動、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容易沮喪等特點,並常常伴有睡眠質量差。


而這些都是典型的神經質傾向特徵。


揭秘:隱藏在“作女”背後的心理人格

一、“大五人格”之神經質傾向


神經質(Neuroticism)是“大五人格”中的第五項人格維度


神經質描述的是情緒的不穩定性。神經質傾向高的人,更容易有心理壓力情緒波動,他們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如生氣、自我厭惡、內疚等,還容易產生非理性的想法。


在壓力狀況下,他們的表現往往較差;反之,則表現為情緒理性化、冷靜、溫和、與別人相處愉快,容易有滿足感。


揭秘:隱藏在“作女”背後的心理人格

圖片來自基因寶App


二、“神經質傾向”與遺傳


人格是先天氣質和後天學習的共同產物。基因既影響一個人的先天氣質,也影響其後天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模式


2006年,意大利的研究人員對撒丁島的6148名居民進行了研究,他們測量了這些居民的生理指標(例如心血管功能),並用量表進行人格特質評估。


最後,當他們對這些結果進行遺傳學分析後,發現遺傳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這些居民的人格傾向差異。


其中,遺傳因素對青年人中神經質傾向的貢獻度約為23.2%,而在老年人中的貢獻度僅為28.9%。這種變化進一步說明了

人格既受先天基因的影響,也有後天因素的作用


三、神經質傾向與情緒的穩定


《大五人格心理學》中,也把神經質(Neuroticism)替代稱為情緒穩定性情緒性


神經質反應個體情感調節過程中,個體體驗焦慮、憂慮、敏感等情緒反應的強度。


它是大五人格模型中非常特殊的一個維度,情緒性並非獨立影響人的性格特徵,而是通過與其他四個維度(宜人性盡責性外傾性

開放性)相互交織,作用於人的整體性格。


神經質傾向高的個體表現為:情緒波動起伏大,遇事容易緊張焦慮、擔憂不安,對批評和負面反饋特別敏感,容易感情用事


神經質傾向低的個體表現為:情緒穩定,遇事不慌亂,泰然自若,對批評和負面影響毫不在乎,有時候顯得過於自滿,認為自己無需任何改變


揭秘:隱藏在“作女”背後的心理人格

圖片來自基因寶App

四、神經質傾向過高的影響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神經病”、“神經質”此類罵人口頭禪。


研究表明:神經質傾向過高,容易引起身心疾病。並且會對個體的事業、愛情、生活、人際關係產生負面的影響


揭秘:隱藏在“作女”背後的心理人格


首先,神經質傾向過高的人容易神經緊張,引起肌肉緊縮現象。肌肉緊縮會產生疼痛,會引起頭部、頸背、胃部、結腸、頭皮、血管及骨骼肌這些部位的肌肉疼痛


其次,神經質傾向過高的人,容易患神經質症(Nervous)。


心理學家認為,在某種特定條件下,任何人都可能發生神經質症症狀。


如第一次公開演講,會感到緊張而不知所措,導致腦袋一片空白;聽到身邊有艾滋病、癌症患者,就感到非常可怕;看新聞發現小區有人被竊,自己就會查找攻略格外小心等。


揭秘:隱藏在“作女”背後的心理人格

對於性格健全的人,上述反應僅是短暫的,一過性的。


而神經質傾向過高的人,會對各種刺激產生強烈的反應,情緒激動後又很難平靜下來。往往表現出激動不已、多愁善感、敏感多疑、沮喪崩潰等情緒,嚴重的還伴隨著焦慮症、恐懼症、疑心病等。


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指出:


“神經症不僅由偶然的個體經驗所造成,同時我們生活於其中的特定文化環境也會導致神經症的出現。事實上,文化環境不僅會為個體經驗增添分量與色彩,而且歸根結底會決定它們的特定形式。”


另外,神經質傾向過高的人,性格比較固執,喜歡鑽牛角尖。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子女的神經質傾向也有很大的影響。


例如:家長對子女動不動就責罵,不講民主,容易使子女時刻擔驚受怕,久而久之,形成愛緊張、擔心和焦慮的個性特點。

揭秘:隱藏在“作女”背後的心理人格

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媽媽為了更好地培育孩子,專門辭職,在管理上對女兒特別嚴厲,甚至規定著女兒做作業的順序。


最初,女兒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媽媽認為自己方法得當。


但女兒有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之後,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母女二人便產生了矛盾。


之後女兒對讀書逐漸失去興趣,完全不想上學,沒有考進名校。


女兒的怨恨,讓這個媽媽一度崩潰:


我都是為了她好。她呢,太自私了!也沒考上好的高中,是我把女兒害成這樣,我自己沒用。”


媽媽整夜整夜的失眠,每天心裡都是孩子學習的困擾,像一具行屍走肉一般。


心理老師認為媽媽太過緊張了,需要放鬆一下,教她學會正念呼吸法,回家慢慢練習,媽媽的情緒已經好很多了。


五、神經質傾向過高的幾大表現及應對方法


1.神經質傾向過高的個體特別愛緊張


相信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公司項目公開路演,領導讓你上臺做彙報工作,你會緊張得幾個晚上睡不著覺,吃飯走路甚至是上廁所都在反覆演練。


但是一登臺,面對烏壓壓的人群,你口乾舌燥,耳鳴腦暈,不知所謂,明明背誦幾百遍的文稿,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搞砸了。


應對方法:


揭秘:隱藏在“作女”背後的心理人格


容易緊張的人,需要學會正念呼吸。大口吸氣,大口出氣,反覆呼吸,至少五次以上,讓自己全身心放鬆,再開始行動。


揭秘:隱藏在“作女”背後的心理人格

其次,不要聚焦在某個點上


如上圖所示,有人會看到一隻鳥,有人會看到一片天空,這麼大一張圖,為什麼只看到一個突出點。


就如剛剛上面無方心理案例中的媽媽一樣,孩子的成長包括很多方面,不要只是聚焦在孩子讀書考試上面;而公司路演項目,也只是公司發展中的一個項目,而不是所有,平常心對待,讓一切順其自然


2.神經質傾向過高的個體對拒絕和批評過於敏感


敏感源於性格,也源於個體的不自信表現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吐槽:老闆又找我談話說我工作不認真,他就是看不慣我,想把我趕走,好培養他的親信;男朋友為什麼不接我電話?他是不是跟別的女人在鬼混,他是不是不愛我了;老公分房睡,是不是我生完孩子身材走樣,是不是變黃臉婆了?我會不會被老公拋棄掉了?


應對方法:


注意力轉移法。這是心理認知治療裡最常用的一個方法,轉移自己的注意重心,轉化快樂,“活出另一個自己”


領導批評你,那你就努力把工作做好,工作能力強大,做得不開心可以跳槽;男朋友不理你,那你就約朋友休閒娛樂,享受友情歲月。總之,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某一個點上。


3.神經質傾向過高的個體容易失眠


失眠是會呼吸的痛。身體想睡覺了,但心裡事情想多了,睡不著。


躺在床上,可能還在想今天跟某個路人發生口角糾紛,該怎麼吵架才能吵過他,或者還在分析同事們在茶水間八卦的時候看到自己進來就散開,是不是在說自己壞話?


心思重,多慮,越想睡,越睡不著,越焦慮,然後更睡不著。長期失眠,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心情煩躁,甚至是抑鬱症。


揭秘:隱藏在“作女”背後的心理人格


應對方法:


國家精神衛生中心發佈的失眠障礙科普中有講到,治療失眠最好的辦法是心理行為治療法,主要通過調節睡眠三要素來治療。睡眠三要素是指:睡眠節律睡眠動力以及身心放鬆


神經質傾向過高引起的失眠,需要身心放鬆,通過放鬆訓練,可以降低身心焦慮水平,促進睡眠。身心放鬆包括身體掃描、正念呼吸等靜心練習


關於我們:

Genebox基因寶

是中國領先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品牌,

專注於為消費者提供準確、有用、便捷的

個人基因檢測產品和服務。

讓基因融入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