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终局之社会该往何处去?

我们的终局之社会该往何处去?

社会从诞生到现在,无论用什么方法或者采用什么样的素材,人类有记录的最早的文字,是诞生于公元前3500年的楔形文字。所以如果用文字来衡量一个社会的话,社会诞生至今不到5600年。当然社会是早于文字存在的,如果按考古学的资料,目前社会上较为公认的是20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上的南方古猿是最早的人类,如果按人类诞生的同时社会也诞生来计算,那么社会的历史也就是約200万年的时间。

无论5600年,还是200万年,对比整个宇宙而言,人类及社会所存在的时间也仅仅是沧海一粟,是一个小小的片段。但即使是沧海一粟,我们也可以思考,社会的发展可以朝什么方向,社会可以向什么类型演化,对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子孙,这个社会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很多仰望天空的人,也有很多很多思考社会的人,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等,都在思考这个社会,该往何处去?都在研究,人类如何能更好的生活。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经过人类历史的沉淀,目前在社会学理论界,有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来描述一个优良的社会构成,一种是马克思提出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而另一种是孟德斯鸠提出的建立的私有制基础上的三权分立学说。

目前的三权分立学说属于已经通过社会验证的相对较为合理公正高效的一种权力分配体系。但三权分立学说与公有制的对应在目前的社会治理理论中尚属空白,本书一直强调公有制是抑制贫富差异扩大,降低特权范围的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公有制体系下的三权分立方案。

在经济学领域,我们需要解决的最大课题是对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在西方经济学及市场经济学的影响下,我们已经有太多太多人盲目的将市场经济理解为当前社会体系下的最优方案,但并没有意识到市场经济的基础为私有产权制度,如果要最高效发挥市场经济制度,那就需要首先发展私有产权制度。本书已经不止十处地方都已经介绍过公有制对比私有产权制度的优势,同时还有一个我们必须客观承认的事实是,比如太空、月球、火星等等这些资源是无法私有化的,也就是私有产权制度是有绝对漏洞和弊端的。在公有制体系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共生关系。

而在文化方面,我们需要倡导兼容并包、百家齐放的文化环境,不能再次重复历史已经无数次验证了并不科学合理的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偏废理念。

因为社会主义的研究及论述已经有很多,本文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而三权分立学说虽然提出至今已近超过280年,但该学说由于其基础为私有制,所以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体制下,是否有可能执行三权分立体系,少有研究和论述,本文将尝试研究公有制体系下的三权分立的可行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对三权分立的描述:在第十一章第六节"英格兰的政体"这一节中,孟德斯鸠对三权分立作了如下的描述"公民政治自由起源于所有人都得享安全的念头,是一种心境平和的状态。一定要建立这样一种政府,其治下的公民不会彼此畏惧,这样才能获得公民政治自由。若由一个人或一个机构掌控立法权与行政权,就会失去自由,因为会有这样一种担忧,君子或是议会会有可能制定一些残暴的法律,并付诸实行。若司法权不能独立于立法权、行政权之外,也就失去了自由。若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法官就成了立法者,公民的生命与自由就落到了专制权力手中。若司法权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就获得了压迫者的力量。若制定法律、执行国家决定、判决罪行或民众争端的三项权力,全都掌握在一个人或一个掌权者、贵族或平民组成的机构手中,那一切便都无可救药了。"

在《论法的精神》中,准确的说,孟德斯鸠只是把三权不能分立会形成的弊进行了较多的描述,但如何才能实现三权分立,孟德斯鸠在分析了英格兰政体、西班牙、古罗马等政体后,依然没有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所以准确的说,孟德斯鸠提出了问题,但并没有给予答案。因为从社会学角度思考,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基础,都与该国的资源环境、该国的民众文化意识、该国的人民信仰有紧密的联系。不可能存在某种理论,能放之四海皆可用。

但无论任何政体,都需要留意,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者的相互制衡关系,如果任何一个社会不能保障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者相互制衡,则很有可能产生的就是极权及专政。

当然,在三权分立体系中,有一个最为致命的缺陷就是,过度放大了法律的作用而忽略了除法律之外的因素,在三权分立体系中,行政权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执法权,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公安局、税务局等行政机构。如果这样理解就会发现,立法权、执法权、司法权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法律"来开展,这对于依法治国的国家,对于法律相对完善的国家,当然有可取之处。但从历史学研究和分析,就会发现把社会问题都归结为通过法律来解决,过于理想化了,因为在本文第一章和第五章都有提过"任何法律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就会形成如果把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归结到法律这个点,必定是不全面也不完善的,这也导致虽然"三权分立"学说提出至今已经280多年,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真正实现理想的三权分立。

本书的书名为《社会的基石:分工与分配》,尝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社会的生存及发展的问题,也就是除了法律之外,本文尝试将解决问题的根源回归到对于人群的管理这个点上。

如何将分工与分配落实到未来的社会体制当中,如何最有效也合理的实现分工与分配,本书将在下一节进行详细介绍。

谢谢阅读!

2020年3月20日


我们的终局之社会该往何处去?

社会也会问:明天会怎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