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史雜談——歷史也可以是溫情脈脈的


趣史雜談——歷史也可以是溫情脈脈的

王守仁書法

王守仁:聖人幼時亦頑皮

明代大哲學家王守仁,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寧波餘姚市)人,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賜爵位新建伯,被譽為儒家繼孔子、孟子之後的第三位聖人。他從小就非常聰明,在課業上很用心,但卻有個毛病,就是非常痴迷下象棋。有一天,小王守仁因為下棋又誤了吃飯時間,王守仁的父親一氣之下便將王守仁的象棋全丟到河裡去了。小王守仁看了很心疼,只能眼睜睜看著象棋漂走。但是聖人就是聖人,看著看著,就隨口吟出了一首詩:

象棋在手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

炮響一聲天地震,象若心頭為人揪。

這就是著名的《哭象棋詩》,句句令人莞爾,流傳至今已有500多年。首聯“象棋在手樂悠悠,苦被嚴親一丟。”用“樂”和“苦”表達象棋被嚴親丟進河裡之前和之後的內心情感變化,是在哭棋子們的不幸遭遇,也是自己哭的原因。接下來的三聯則是將棋子擬人化,將每個棋子的特點、作用和詩句完美地結合起來,語言充滿了童趣。雖然只是一首打油詩,但小詩人卻將每個棋子的落水狀況和自己當時的心情巧妙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這對於一個小小年齡的兒童來說,實屬難得,令人不得不感嘆,聖人就是聖人,你不服都不行。甚至因為這首詩,小王聖人給自己爭取到了下象棋的權利也未可知。

趣史雜談——歷史也可以是溫情脈脈的

岳飛畫像 精忠報國

東廠太監:特務組織也拜岳飛

岳飛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精忠報國,還我河山的精神激勵著中國人抵禦了一起又一起的外侮侵略,成了中國老百姓祭拜的對象。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明朝的時候,惡名昭彰的特務機構東廠竟然也供奉岳飛,並作為他們的行業祖師爺。據史料記載,東廠衙門大廳旁邊,專門建造了一座小廟,裡面供奉岳飛的雕像,在大廳的西側,供奉的則是東廠的歷任首領。在東廠的大堂前,還有一座牌坊,上面是東廠特務們的座右銘:百世流芳。

東廠是由明成祖朱棣下令建立的一個由太監控制的特務機構,全稱東緝事廠,簡稱東廠。之所以供奉岳飛,原來是皇帝設立東廠時,就是嫌朝廷機構官史不夠忠誠,東廠作為監視百官臣僚的耳目,必須要絕對可靠忠心,才能達到皇帝的本意,所以皇帝才會讓東廠太監們朝夕參拜,告誡他們不要有二心,全力效法岳飛的忠心,並想以此讓天下人覺得東廠的人員個個都是為國為民的模範標兵。

趣史雜談——歷史也可以是溫情脈脈的

朱元璋著龍袍畫像

朱元璋,白話文寫聖旨

朱元璋小時赤貧,根本就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但是隨著他的隊伍逐漸擴大直至登上皇位,他個人的文化素養是逐步在提升的。但是他仍然喜歡用口語下旨,並不是他沒有能力用文言下筆,而是因為白話簡便易懂,老百姓看得懂。一次,某群島有倭寇來犯,地方官吏問咋辦,朱元璋一道聖旨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這道聖旨不但簡單易懂,而且霸氣側漏,把大國風範體現的淋漓盡致,和漢朝時候“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比也不相上下,老百姓看到這道聖旨也知道怎麼樣對付這幫倭寇:先揍再說。

越簡單,有時候越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