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它,居然是抗氧化的“實力派”……

人民網

不起眼的它,居然是抗氧化的“实力派”……
不起眼的它,居然是抗氧化的“实力派”……

民以食為天,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密切相關,也與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的理念密切相關。但如今,有些食品虛假傳言滿天飛,讓人難分真假。為此,人民健康網推出《一日一食》欄目,為您普及食品科學知識,揭穿食品謬論,帶您吃出健康。

紫薯是一種薯皮紫黑色,肉質紫紅色的紅薯新品種。市場上,紫薯的價格高於普通紅薯,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紫薯與紅薯有哪些不同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紫薯的營養價值

紫薯基本含有紅薯所有的營養物質,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紫薯與普通紅薯相比,紫薯中賴氨酸、銅、錳、鉀、鋅是普通紅薯的3-5倍,尤其是碘和硒的含量,是普通品種的20倍。

紫薯營養價值也遠遠高於其他薯類,其中賴氨酸、鉀、錳、鋅高於一般紅薯的5-8倍,而碘、硒的含量高出其他紅薯20倍以上。對於以米、面為主食的我國居民來說,紫薯中豐富的賴氨酸可以補充米、面中賴氨酸的缺乏,因此,紫薯和米、面同食可以達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

從營養成分來講,紫薯的確比普通紅薯更豐富,但相較於市場上遠高於普通紅薯的價位,其性價比還是有待商榷的,畢竟我們身體需要的營養成分不是隻靠吃某一種食物來補充的。而且紫薯和普通紅薯一樣,含有的氧化酶容易在人的胃腸道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使人腹脹、呃逆、產氣,一次大量食用還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從而產生“燒心”感。所以,即使紫薯有營養也不能吃得太多。

紫薯為什麼是紫紅色?

紫薯之所以呈現出紫紅色,是因為紫薯中含有豐富的花青素,這也是普通紅薯比不上的。花青素也是一種強有力的抗氧化劑,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比維生素C、維生素E都強。

花青素的功效不止如此,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紫薯中的花青素能幫助制約某些癌症和嚴重血管疾病的發展,降低其發病率。此外,花青素還具有增強記憶、預防衰老、預防糖尿病與肥胖、改善視神經等功能。紫薯另一個特別優於普通紅薯的地方在於它含有豐富的硒。硒元素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組成成分,對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有特殊的貢獻;硒元素也是防癌抗癌的重要功臣。

紫薯營養價值的突出表現

抗氧化“實力派”

對比不同肉色甘薯的自由基清除效果,可以發現和白色、黃色、橙色肉的甘薯相比,紫薯的能力最強,正是其中的花青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調節腸道菌群的“新擔當”

紫薯中的花青素能改變大腸中的微生物組成,顯著增加腸道中的雙歧桿菌、乳酸桿菌和腸球菌等“好細菌”。食用富含花青素的紫薯,可能對腸道微生物環境和人體健康有益。

保護視力的“潛力股”

提到花青素對視力的保護作用,人們很容易聯想到藍莓。紫薯中的花青素對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生長同樣具有促進作用,提示它可能對保護視力也有潛在作用。而且,無論是從價格還是花青素含量上看,紫薯的性價比都較高,是不錯的選擇。

常吃紫薯防結腸癌

癌症幹細胞就像是野草的根,紫薯中的有效成分能夠斬草除根,抑制癌細胞擴散。紫薯富含的花青素、氯原酸和抗性澱粉能相互結合發揮作用,殺死結腸癌幹細胞,從而防止癌症擴散。每天午餐和晚餐各吃一箇中等大小的紫薯或每天吃一個大紫薯,有助防癌抗癌。

提醒小貼士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紫薯含有相當多的澱粉,吃它就要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量。如果少吃幾口大米飯,用紫薯來替代,還能額外得到其中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紅薯一樣,紫薯也能促進大腸運動,有利於預防便秘。

其次,紫薯本身質地較緊密,多酚類物質含量豐富,具有延緩消化的作用。因此,胃酸過少、胃動力不足的人不要一下吃太多,否則可能引起胃脹不適。建議把它蒸到充分變軟再吃,在吃前先吃一些米飯、饅頭、粥等,相對不容易引起不舒服。

紫薯煮粥會變綠

為什麼紫薯熬湯或粥的時候,有的水會變綠,有的就保持原有的顏色呢?

這是因為紫薯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紫薯湯變成綠色,是因為花青素是一種不穩定的水溶性色素,會因為酸鹼程度而改變顏色,也就是說當花青素遇到酸性就會變成紅色;遇到鹼性強了就會變成綠色,鹼性弱一些就變成藍色;中性就會保持原本的紫色。這種現象就是水的原因,因為不同地區的自來水酸鹼程度是不同的,所以也會影響熬出紫薯湯的顏色。

還有一些人在熬粥時,為了增加粥的黏稠度,會放一些鹼面,如果是紫薯,那麼熬出來綠粥屬於正常現象,這個不用擔心,可以正常食用。如果覺得看著顏色彆扭,可以在熬粥時加些檸檬酸或者酸性物質,這樣就會變成紫色了。

紫薯別放冰箱

紫薯害怕低溫,儲存溫度小於15℃容易被凍僵,所以不能放冰箱,應該放在乾燥陰涼處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