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角解析我國玉米產業,種植結構調整後,有望再迎新機遇

歡迎關注《作物研究院》,以作物為抓手,構建中國農業新未來;以人為本,挖掘農業人的故事。

全球視角解析我國玉米產業,種植結構調整後,有望再迎新機遇

玉米作為世界的重要的糧食作物,廣泛分佈於美國、中國、巴西和其他國家。對比小麥、水稻,玉米的耐旱、耐寒、耐貧瘠等特性讓其更好的在世界範圍內發展起來。

全球視角解析我國玉米產業,種植結構調整後,有望再迎新機遇

世界玉米發展軌跡 製圖:作物君

世界玉米發展

據考古發現,墨西哥及中美洲是玉米的發源地,早在1萬多年前就有了野生玉米 ,但是第一次關於玉米的文字記錄卻是在1492年。1492年,哥倫布把玉米從墨西哥帶到歐洲;16世紀中期,玉米傳入中國;1848年,美國開啟玉米加工產業的新時代;19世紀末期,玉米在我國大部分適宜地區均有種植;20世紀90年代,世界玉米生產格局穩定,面積穩定,單產持續提高,總產量不斷增加;2011年,世界玉米第一次減產,供需形勢緊張,出口格局發生變化;2019年,據智研諮詢報告預計全球產量為1108.62百萬噸,下1.28%。

全球視角解析我國玉米產業,種植結構調整後,有望再迎新機遇

2019年1月至目前世界玉米期貨價格 數據來源: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0T)

從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數據來看,目前玉米期貨交易價格為381.05美元/噸,比同期增長3.98%。玉米作為國際市場上最早和最活躍的商品期貨品種之一,同時也是大宗農產品的代表性品種,可以說很好的能夠反映整體玉米產業的發展走勢。當前世界的經濟格局是一體的,放眼全球玉米產業發展格局,我們一方面既要把自己融入世界玉米產業鏈中,一方面又要跳出來細思考,找到自己的困境和發展趨勢。

全球視角解析我國玉米產業,種植結構調整後,有望再迎新機遇

玉米作為一種被馴化的農作物,在我國最初是作為一種“救荒作物”在丘陵山地等處墾荒種植,現在是四大主糧作物之一。從全國種植面積、產量、各省種植面積概況、玉米進出口走勢、玉米生產成本收益、玉米市場價格波動等探索細思考,可以說玉米在我國的發展,對於增加我國作物的種類,改善人們的膳食結構的同時,亦對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01面積正在逐步減少,單產持續提高

全球視角解析我國玉米產業,種植結構調整後,有望再迎新機遇

2015—2019年全國玉米麵積、產量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製圖:作物君

從上述圖標我們可以看出,2019年全國玉米麵積為41280千公頃,相比2018年面積42130.05千公頃減少850.65千公頃;2019年玉米單位面積產量為0.63萬噸/千公頃,相比2018年的0.61萬噸/千公頃增加3.2%。數據分析得出,我國玉米產業的走勢正在朝著面積降低,單產卻持續走高。究其原因,作物君認為是玉米品種的發展進步和科學種植技術的提高,推動了玉米產業邁向了質量型發展道路,所以面積減少,總體產量卻不一定會縮減。

02對比各省情況,主產區面積佔比依舊強勁

全球視角解析我國玉米產業,種植結構調整後,有望再迎新機遇

2018年全國各省玉米種植面積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鑑2019 製圖:作物君

從圖中數據可以看出,全國玉米的主產區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吉林、河南、山東、內蒙古、河北、遼寧等省份,其中黑龍江省的玉米種植面積佔到全國面積的15%左右,吉林達到10%,河南、山東、內蒙古達到9%、河北8%、遼寧6%。玉米種植較小的產區為北京、上海、西藏、江西、青海等省份,種植面積相對較小。馬鈴薯第4大主糧作物的確立,對於鐮刀彎月種植區的玉米種植會有部分影響。但作物君認為玉米作為一種主糧作物,特定的種植習慣以及物候,不管種植結構怎麼調整,在很長時期以內仍將保持主產區強勁的勢頭。

03玉米需求持續增長,進口數量攀升

全球視角解析我國玉米產業,種植結構調整後,有望再迎新機遇

玉米進出口數量以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

圖中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玉米進口數量479.34,較2018年352.42增加126.92萬噸,進口數額在增加。回顧我國玉米產業發展歷史,在1978年之前,玉米並不是最重要的口糧。此後30年,除了飼料和工業加工需求外,其他的玉米需求並不大,玉米需求數量也較為穩定。但是最近10年,隨著我國經濟綜合實力的攀升,飼料需求尤其是深加工需求出現快,導致我國玉米需求持續增長。需求的持續增長超越生產增長,貿易格局逆轉,就帶動了進口的數量的攀升。

04玉米生產成本及收益情況

全球視角解析我國玉米產業,種植結構調整後,有望再迎新機遇

玉米生產成本及收益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從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獲悉,2011—2017年玉米畝總成本基本維持在1100元以內,2017年畝總成本為1026.48元;2011—2017年玉米總產值是有增有減,2017年畝產值為850.69元;2011—2017年玉米畝利潤經過了很長的下滑,2017年為-175.79元。產業是有周期的,玉米產業也不例外。作物君分析認為,玉米產業從最初的野蠻生長到逐漸有序,加以時間,對於成本的控制更加精確,將會迎來下一波利好的週期。

05玉米價格呈現小範圍波動

全球視角解析我國玉米產業,種植結構調整後,有望再迎新機遇

玉米市場價格波動 數據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得知,2019年玉米價格維持在2元/公斤左右,最高價格為2.08元/公斤,2020年2月份價格為2.03元/公斤,同比增長1.46%。按照正常的市場邏輯分析來看,作物君認為2020年玉米的市場價格將保持在小範圍的波動,大震盪的情況很難發生。

全球視角解析我國玉米產業,種植結構調整後,有望再迎新機遇

基於對2015—2019年全國玉米種植面積、產量、各省種植面積概況、玉米進出口走勢、玉米生產成本收益、玉米市場價格波動的5點探索細思考分析來看,玉米產業正在朝著利好週期,有望發展新趨勢,未來前進路上怎麼走,選好方向很重要。

一優勢、集聚玉米產業區,整合、聯動、開放、融合是必然

我國玉米有6大種植區,其中北方春播玉米區、黃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區、西南山地玉米區三個產區能夠佔到全國的92%。對於這些優勢、集聚的玉米產業區來說,一定要朝著整合、聯動、開放、融合的方向去發展。我們都知道產業的發展是從上游到下游延伸的,而產業的規模和前景卻是從下游向上遊逆向傳導的。玉米產業也是如此,每一個地域、每一個企業,每一個產業鏈條的人,都是在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和傳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生成產業價值。基於此,作物君認為應該整合人力、技術、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給、相關服務業、銷售、聯動從研發、種植、到消費的協同、開放到世界玉米產業的變化中找準分的蛋糕的位置、融合創新和科技的驅動力量,把玉米產業價值極致化,精細化。

二 小而美鮮食玉米市場亟待挖掘,仍在藍海紅利期

曾經眾學者對中國玉米消費結構做了一項研究,報告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結果:中國玉米的基本消費結構,飼料消費70%、口糧消費18%、玉米深加工消費5%,出口消費約7%。這幾個部分仔細分析,誰是你的突破口呢,誰是你可以掌握大贏面呢。這就是被忽視但也正在嶄露頭角的鮮食玉米市場。鮮食玉米是指以收穫鮮果穗直接食用或者加工的一類玉米,又稱水果玉米、蔬菜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較其具有特殊的口感和品質,比如甜、糯、嫩等幾個特點。據鮮食產業信息網報道:目前我國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在2000萬~2200萬畝,未來8~10年發展到3000萬畝是完全可能的。鮮食玉米在浩瀚的玉米產業中可以說是小而美的細分,且極大契合現代人們生活的消費習慣,可以說市場亟待挖掘,藍海紅利需要你去把握。

三 政策與高附加值雙向並行,兩手都要抓,都要硬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政策的引領和導向,玉米產業更是如此。從近些年的發展軌跡來看,種植戶積極性提高,玉米種植面積增加減少等,政策的引導起了一定的作用。想在玉米產業走的更長遠,更具競爭力,就需要抓住政策導向的變化,比如收儲、種植結構調整等帶來的機遇。但是不要以為抓住政策走勢就萬事大吉,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仍是必須的。只有高附加值,玉米產業才會由淺入深,不斷建立品牌資產,擺脫由單純的初級產品盈利模式。玉米產業未來,政策與高附加值雙向並行,作物君建議兩手都要抓,都要硬核,自然立於不敗之地。

全球視角解析我國玉米產業,種植結構調整後,有望再迎新機遇

有一句是這麼說的:當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點的時候,誰踩準了對的趨勢,用了正確的方法,就會成為一群人的領跑者。玉米產業有望發展新趨勢。當別人都在質疑或者觀望時,誰快速進入,誰佔據先機。抱怨是沒有用的,因為世界總是在變化的,當你在抱怨玉米產業時,很可能別人已經找到了突破口的微光。玉米產業的前進發展,真的需要不斷快步小跑適應,強化自身能力結構。早探索,早思考,早把握,早受益,願玉米產業每一人都能覺察更好的明天。

歡迎關注《作物研究院》,以作物為抓手,構建中國農業新未來;以人為本,挖掘農業人的故事。

歡迎大家留言或者私信,交流你的觀點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