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要招降張遼而不招降高順?

任性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還是比較複雜的,但主要是兩點。


第一,高順和張遼個性不同。

高順屬於中心為主,毫不動搖的重臣,也是呂布的愛將。

高順早年跟隨呂布,呂布雖然不喜歡他的耿直,但對高順還是非常信任的。

高順常年指揮呂布最精銳的部隊。

建安元年196年,呂布趁劉備東擊袁術於淮水時襲取下邳,之後呂布自稱徐州刺史。6月夜半,呂布部將郝萌發動叛亂,攻擊下邳城的太守府。

當時呂布非常驚恐,直接逃入高順的軍營內。

其實當年情況如此亂,呂布怎麼可能肯定高順沒有一同叛變呢?

這就是呂布對他的信任。


事實上,高順確實堅定支持呂布,立即帶兵擊殺郝萌平定叛亂。

甚至,高順被擠兌了以後,仍然忠心耿耿。

呂布和魏續有親戚關係,呂布下令高順的兵權轉給魏續,直到戰時才由高順統領。雖然受此對待,高順卻毫無怨言,仍默默為呂布盡忠。

高順如此忠誠,想要讓他歸降是很難的。

最終,高順是被叛徒擒獲,獻給曹操的。

相反,張遼就差的多。張遼是主動率領呂布軍餘眾歸降曹操。



第二,高順和張遼對曹軍的傷害不同。

高順比張遼的地位高得多,曾經多次率兵攻擊曹軍。

建安三年198年9月,呂布感到劉備的威脅,命高順率軍攻打劉備駐城小沛,曹操命夏侯惇率軍解救劉備。結果,高順首先猛擊夏侯惇,將他打的大敗。

劉備見夏侯惇慘敗,嚇得急忙棄城投奔曹操。

高順對曹軍的打擊還有很多。


而張遼因地位相對比較低,戰果較小。

呂布當時是曹操主要敵人之一。

為了打敗呂布,曹操死了不少人,當然不能將戰俘都放了。

殺死高順,有利於平息士兵的憤怒。


薩沙


1.俗話說,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雖然高順十分有才,智勇雙全,但是他卻不服從曹操,這使惜才得曹操不得不將他殺了。在呂布被曹操打敗後,曹操先把呂布殺了,然後把高順押了上來,而高順還是昂首挺胸的,沒有一點屈服,這一點讓曹操十分不滿,生氣,最後便把高順殺了。曹操非常敬佩他的忠心,便下令厚葬高順,也以此激勵下屬要忠心。


2.高順和張遼的人生經歷完全不同。張遼原來本是漢朝的臣子,先是被丁原看中,被派去攻伐董卓,然後丁原被呂布殺死了,張遼無可奈何的跟隨了呂布,而在跟隨呂布的時候,呂布並沒有重用他,這讓張遼十分不滿。小編認為這樣就算殺了呂布,招降張遼,張遼也不會為呂布復仇的。而高順就不一樣了。高順一直跟隨著呂布,就像兄弟一樣,感情很深,而曹操在打敗呂布的時候,肯定會殺了呂布,如果這時候不殺高順,他以後一定會為了呂布而復仇,所以曹操一定不會留下高順。

3.有一次曹操派夏侯惇攻伐呂布,而呂布派高順出戰。當時夏侯惇軍隊的人數多,高順軍隊的人數少,所以夏侯惇並沒有把高順放在眼裡,卻沒想到中了高順的埋伏,失去了一隻眼睛。如果招降了高順,一定會使夏侯惇感到不滿,顯示出曹操不體恤下屬,會讓跟隨的人漸漸對他喪失信心,不跟隨他。聰明的曹操一定不會這樣做的。


4.在董卓殺了宦臣之後,漢朝皇帝的權力已經完全被架空了,全是董卓說了算。而這時呂布殺了自己的義父,投靠了董卓,高順作為呂布的核心將領,自然也跟隨了董卓。這時候高順就一直看不慣曹操,處處作對。在曹操知道好多人都想攻伐董卓時,便四處招募士兵,想要攻伐董卓,董卓知道後,派高順出戰,高順差一點就捉住了曹操。並且在後來一直攻伐曹操,步步緊逼。因此曹操非常恨高順,於是便殺了他。
5.因為高順曾經把夏侯惇的人眼弄瞎了一隻,所以曹操手下根本不會為了給高順而得罪了夏侯惇,而且高順也曾多次攻伐劉備,劉備也非常恨他。而張遼本來就是漢朝的臣子,與劉備等關係不錯,跟隨呂布也是逼於無奈,而且放了他,他也不會為了呂布而復仇的。


曾經的橙橙


曹操敗呂布水灌下邳城,使得呂布投降,正應了那句“形勢危怠,同舟之人也會成為敵人”。不錯,呂布就是被自己麾下的將領侯成、宋憲、魏續,五花大綁率軍投降了曹操。

要說曹操招降張遼,可能還說不上,到是呂布的謀士陳宮被勸降過,可惜陳宮寧死不降,張遼應該是主動率部投降。

至於“高順”史料裡介紹說,順為人清白,少言辭,所將七百餘兵,號令整齊,每戰必克,名“陷陣營”。說明這個高順帶兵是紀律嚴明的,且打仗衝鋒陷陣是把好手,就不知道曹操屠“彭城”和高順有沒有關係。

但從“高順”為人清白,少言辭。寥寥幾句話就道出了“高順”的為人,像高順這種性格的人一般不會主動去投降,曹操之所以沒有招降高順,可能有兩個方面,一個就是曹軍吃過“陷陣營”的大虧,仇恨值飈高,曹營裡容不下高順這樣的,曹操雖愛才,也不能逆了眾士之心。二一個可能就是“高順”這個人少言辭,大家都知道言辭少的人,一般人都摸不透,加上為人清白,讓人不知喜好,這樣的人我想才是曹操不想招降的原因。


夏有涼風61


張遼是主動投降曹操的,高順是曹操招降不成,怒而殺之。

張遼與高順在呂布賬下地位不同,高順一直都是呂布的心腹愛將,算是根正苗紅的呂布嫡系,不但英勇善戰,而且忠誠度非常的高;張遼的軍旅足跡其實與呂布是同步的,前期在丁原賬下做了一個郡吏,丁原被呂布殺了,張遼又歸到了董卓帳下,這董卓被呂布殺了,才收歸與呂布帳下。

不要以為張遼的軍旅生涯軌跡與呂布神同步,其實他們之間並沒有太多的交集,張遼一直是個職業軍人,在三國那個亂世之中,張遼初心其實就是吃飽飯,拿到餉,最後再尋個有前途的明主。

高順就不同了,他自入伍當兵就是一直在呂布帳下,而且很受呂布的重用,起初還是一名中郎將,呂布發展壯大後,高順的地位很高,甚至把持著呂布最為精銳的軍隊“陷陣營”,呂布非常信任的兩個人,一個是高順,一個是魏續;一個被殺,一個投降曹操擒了呂布。

建安三年,佔領了劉備的徐州後,被曹操率軍征討(打著天子的旗號),呂布不是曹操的對手,在下邳被活捉了,一同被俘虜的還有陳宮和高順,此時的張遼在城破後,就直接率軍投降了曹操,所以張遼曹操根本就不需要曹操的招降,而張遼投降曹操也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張遼並不是一個牆頭草,沒有忠誠度的將領,後期在曹操陣營中,充分的發揮了他的軍事才能,鎮守合肥,防禦東吳,為曹魏在南面防禦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得曹魏信任。

曹操俘虜了呂布、陳宮、高順,對他們三個人都是起著招降態度的,別說高順了,就算是呂布,曹操都有心招降他,為己所用,後來在劉備的提醒下曹操才對呂布痛下殺手,其實劉備是因為與呂布有私仇,誰讓呂布佔了他的徐州呢。

曹操對於陳宮更是極力勸降,無奈陳宮寧死不降,曹操也是忍痛殺之。只有對於高順,曹操雖然招降的意願不如對呂布和陳宮,但絕對不可能一來就殺,只是由於高順過於忠誠,而且對曹操的招降是閉口不言,介於呂布與陳宮的招降不成,曹操一怒之下,殺了高順以成全其忠義。

有意思的是,曹操殺了呂布、陳宮、高順後,都是送其首級於許昌,懸掛於城門示眾後,都厚葬了他們,這既是因為曹操對他們三人的尊重,也是以此來收買天下人心。

綜上來看,張遼的主動投降其實只是找到了自己一直尋找的明主;高順的寧死不降,其實就是他維持忠義信仰的結局。


沉墨I方之城


我是人者仁義也,用正史說三國。

這個問題沒有那麼複雜,如果看過《三國志》,就不會生出這種疑問,為什麼呢?因為張遼本來相當於一個小軍閥,只是在呂布手下做事,獨立性十分強,而高順歷史上記載十分少,但可以推測高順應該是呂布的真正的部將。像張遼這樣的小軍閥比較容易招降,而高順這樣的腹心人物一般是很難招降的。這也是為什麼曹操招降張遼而殺高順的原因。

我們首先聊聊張遼為什麼是一個小軍閥

據《三國志》記載,漢朝末年,張遼因為武力過人當時的幷州刺史丁原看中,被丁原徵辟為從事。解釋一下,徵辟是漢代的一種制度,就是說某些官員是有權利自己去招募自己的官員。再回到話題,當時呂布也在丁原手下做事,但是呂布的官職要比張遼高一點,呂布當時擔任的是主簿。注意此時呂布和張遼此時是同事。

何進在逼迫何太后誅殺宦官之時,曾經號令四方帶兵的重臣進京,丁原也是其中一個。但是張遼在快要進入洛陽之時,何進發了一道命令,讓張遼前往河北募兵,張遼在河北招募士卒的時候,洛陽城中發了鉅變,先是何進被宦官誅殺,然後丁原又被呂布所殺,呂布帶著丁原的手下投奔了董卓。張遼回來後帶著自己部隊也投靠了董卓。注意此時的張遼已經有了自己的部隊。董卓被呂布殺死以後,張遼帶著自己的部隊投靠了呂布,兩人從此南征北戰,直到呂布被擒。

我們可以看到是實際上張遼在呂布的部將裡面獨立性很強,他擁有自己的兵馬和部隊,只是寄託在呂布帳下,之所以投靠呂布比較可靠的原因就是兩人都是幷州人。所以張遼可以被曹操招降一點都不奇怪,張遼算不上呂布的心腹部將和忠臣孽子。


高順應該是呂布的心腹手下,真正屬於呂布的人

高順是呂布的心腹可以從兩件事情得出來。

第一件事是建安元年六月某天半夜的時候(《三國志》記載是六月夜半),呂布的部將郝萌造反,直接發兵攻打當時呂布所在的府邸,呂布在半夜受到兵變攻擊,只好從廁所裡跑出去,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高順的營帳,可見高順在呂布心中的地位之高。因為那天晚上呂布只知道聽到河內人的聲音,具體造反的是誰,呂布並不知道。

第二件事是高順手下的陷陣營是當時比較重要的特殊攻擊部隊。陷陣營共七百多人,身上穿的鎧甲,戰鬥工具都是十分完善良好的,每次戰鬥都是攻無不破,在郝萌造反前這隻部隊一直是由高順掌管。說句實在話,陷陣營這種精銳部隊類似於虎豹騎,這應該是呂布自己親手打造的部隊,因為在呂布陣營也只有呂布養的起。而且精銳部隊都是交給心腹打理的,曹魏的虎豹騎一直是曹操的族人擔任主管,高順能夠掌管陷陣營可見確實是呂布的心腹。



結語

獨立性比較強的張遼,對於呂布實際上類似於合夥人,他對於呂布只是合作,所以張遼可以投降曹操。而高順是呂布的心腹,他擁有的一切是呂布給的,而且他本人也很忠心,所以他不可能投降呀。曹操也招降不了。


人者仁義也


曹操在白門樓擒獲呂布,殺掉呂布,卻招降了呂布的大將張遼。張遼在曹操麾下屢立戰功,合肥之戰中,在逍遙津“遼權率十萬眾圍合肥,遼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鋒陷陣,大破之”。後來曹操征討烏桓,在白狼山前鋒突遇烏桓重兵,“左右皆懼”,唯獨張遼勸說曹操可速戰,不必等待後軍到來。於是曹操就將指揮權全權交給張遼。在張遼的帶領下,最終獲得大勝,“胡、漢降者二十餘萬”。由此可見張遼的能力是非常出色的,曹操招降他實在是下了一步好棋。

但在呂布手下大將中,張遼並不是最出色的,居於一人之下,這個人就是高順。我們先來看看三國志中對高順的記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贈。部下七百多餘士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都精練齊整。每次作戰,高順都攻無不破,名為陷陣營。還有一條史料,“呂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從這裡我們很明顯可以看到,高順帶領的陷陣營,是呂布手下戰鬥力最強的一隻隊伍,這就可以看出高順的能力其實是在張遼之上的。

一心招募將才的曹操,難道會不知道高順的優秀?為什麼不對他招降,卻把他殺掉呢。其實真正的歷史上,張遼不是被擒後被招降的,他是主動投降的。據史載,曹操破呂布於下邳,張遼率部眾投降曹操,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從上邊對高順的的記載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高順對呂布是非常忠心的,後來哪怕受到呂布的猜忌,平時把他的兵權交給魏續,直到打仗時才把指揮權還給他,他也沒有怨言。直到後來高順被曹操擒獲之後,面對曹操的斥責,高順也是一言不發。曹操大怒,將高順殺死。由此可見,高順被抓後,根本就沒有投降的打算,只是一心求死,懶得跟曹操說話,對於這樣的人,曹操自然知道是無法招降的。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高順的陷陣營戰鬥力太強,對曹營造成了太大殺傷,別人不說,曹操的堂兄弟,他手下的大將夏侯惇,也被高順部下的流矢射傷左目。一方面,高順根本就沒有投降的打算,一方面,曹操還要顧及部下和兄弟的心理感受,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那只有殺掉,為兄弟出氣了(本篇由加盟作者姜狼先生回答)。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提起高順,可能有三國迷會滿臉茫然,不知道他是誰,但更多的人應該對他充滿了惋惜。高順是呂布麾下最得力的干將,此人清白有威嚴,擅長訓練士卒,在呂布軍中有很高的威望,他的七百部曲,更是戰無不勝,有“陷陣營”之稱。

高順對呂布忠心耿耿,可呂布這個人忠奸不辨。高順曾對呂布說:“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也就是說那些國破家亡的,並不是沒有忠臣志士,只不過這些忠臣義士他們的觀點不被主子所採納,希望將軍你要三思而行。可惜呂布並不放在心上。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呂布部將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發動叛亂,呂布第一時間帶著自己的親人往高順的營寨中跑,足以說明呂布對於高順有多放心。高順沒有辜負呂布的信任,他率領著部隊將郝萌擊殺,平息了這場叛亂。遺憾的是,呂布雖然信任高順,卻並不重用高順。可能是因為不滿高順總是在耳邊不停的教導他,在郝萌事件後,反而開始疏遠高順。

呂布拿走了高順領導的陷陣營,將兵權交給了自己的親戚魏續,在臧霸掠奪了呂布的物資後,高順勸解呂布不去攻打,呂布也不聽,最後無功而返後更加疏遠高順。建安三年,曹操帶著劉備親征呂布的大本營下邳。雖然軍師陳宮提出正確意見,由呂布出城防守,高順堅守陣地。但是呂布因為之前的反派事件害怕高順叛變,毅然決然的否定了這個意見,最終導致了敗亡。

呂布手下比較有名的人物有謀士陳宮、大將高順、張遼。呂布命喪白門樓,陳宮、高順、張遼都被帶到了曹操面前。眾所周知,曹操一向求賢若渴,不僅提出了“唯才是舉”的說法,並三度發佈招賢令,還經常試圖挖對手的牆角,甚至連背叛過他的人,他也不打算輕易放手。陳宮原是曹操的謀士之一,結果卻策反張邈,投奔呂布。《三國志·武帝紀》記載:“會張邈與陳宮叛迎呂布,郡縣皆應。”

也許是說,真實歷史上陳宮於曹操而言,是一個叛徒。如今再次落到曹操手中,曹操卻想盡一切辦法,想要留他性命,再讓他為自己效力。由此可見,曹操真的做到了“唯才是舉”,陳宮一心求死的時候,曹操更是淚流滿面,親自為其送行,並許諾為其老母妻子養老,令人動容不已。曹操連曾經的背叛者都能夠容下,為什麼卻對忠義無雙,能力卓越的高順沒有勸降,反而輕易將其處死?

曹操是一個梟雄,能看透人心。他知道高順愚忠於呂布,而陳宮是反覆小人。哪怕呂布“知忠不用”,哪怕呂布平時會剝奪他的兵權,必要時還需要他上戰場拼命,高順也沒有怨言。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在軍中的威望極高,再加上他對呂布的死忠。別說曹操,任何人都沒有把握勸降高順吧?就算他選擇投降,誰敢保證他不會收攏呂布舊勢力,為呂布復仇?

而陳宮不一樣,他在曹操麾下時,獻兗州迎呂布,在呂布麾下時,則曾為袁術策反過郝萌,是一個真真切切的小人,再加上陳宮對呂布的失望,如果降了,他絕不會為呂布報仇,所以曹操才願意勸他投降。另外曹操起兵之初就曾下令,如果敵人被包圍後才選擇投降,那就殺無赦,正是因為曹操的這一命令,于禁連自己的故友都沒有放過。

呂布率高順等人投降的時候,同樣到了窮途末路,就連是否接受呂布這樣的名將,曹操都猶豫不已,又怎麼可能留一個高順?總的來看,曹操對待呂布集團成員的做法是這樣:凡是因作戰被俘的全部處死,呂布和高順屬於這一類。而像張遼、侯成、宋憲這樣率部投降的,曹操則收為己用,分別委以職務,這就是張遼能活下來而高順被處死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