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是呂布手下第一大將,地位高於張遼等八健將,為何僅僅四十回合敗給夏侯惇?

佳寧姐姐說歷史


高順作為呂布手下第一猛將,跟隨呂布征戰四方,所統率的部隊精銳非常,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號稱“陷陣營”。曹操擊破呂布後,高順被曹操所殺。

回到問題,高順既然這麼厲害那為什麼會四五十回敗給夏侯惇呢?個人認為這個是詐敗!

我們來看看高順的戰績:本人從正史與演義相結合來分析!

《三國志》記載:建安三年,布覆叛為術,遣高順攻劉備於沛,破之

《三國演義》第18回記載:卻說夏侯惇引軍前進,正與高順軍相遇,便挺槍出馬搦戰。高順迎敵,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惇縱馬追趕,順繞陣而走。惇不捨,亦繞陣追之。

我們來看作者的用詞,繞陣!高順沒有直接進入自己的軍陣,而是繞著軍陣遊走,跟夏侯惇玩起了賽跑,說明並不是真敗!

再看《三國演義》第19回記載:卻說高順引張遼擊關公寨,呂布自擊張飛寨,關、張各出迎戰,玄德引兵兩路接應。呂布分軍從背後殺來,關、張兩軍皆潰

,玄德銀數十騎奔回沛城。高順引張遼說明高順的地位高於張遼,過程中是否單挑不得而知,但呂布、高順、張遼率軍大破劉關張這是事實!

演義中還有很多關於高順的篇幅,不一一列舉了,通過前後關聯我們從演義中可以分析得出,單論個人武力高順不如夏侯惇,但四五十合敗給夏侯惇還不至於,所以是詐敗!何況高順的能力是將才更是帥才!


馨悅經典


呂布是三國中最強的武將,我們在《三國演義》中見識過這員將領的風采。他弓馬嫻熟,號稱飛將,在虎牢關下,殺得諸侯軍狼奔鼠竄。最後,還是劉關張三人一起出馬,才戰退了呂布。到了濮陽之戰時,呂布和許褚交手,曹操說,呂布非一人可勝。一下子就派了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五人助戰,這才戰敗了呂布。從這些場面,我們可以想見呂布的驍勇,不愧是被人稱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呂布作為一路諸侯,和曹操和劉備爭雄,當然有著自己的班底。在他的部下中,文有陳宮,武有高順,這都是他的資本。在武將中,呂布有八健將,這八員健將的以張遼、臧霸為首,還有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六人。而高順的位置有在這八人之上。我們知道,張遼後來投降曹操,成為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首,在逍遙津八百破十萬,打得東吳從孫權以下聞風喪膽。而高順的位置又在張遼之上,那為何在徐州之戰中,與夏侯惇單挑,交戰四五十合就抵敵不住,敗下陣來呢?

這裡主要的原因有幾個。第一個,是夏侯惇的武勇出眾。在曹操的部下中,最得到曹操信任的將軍就是夏侯惇。在曹操剛起兵的時候,夏侯惇就投身曹操的手下。由於夏侯惇的武勇是最初武將中最高的。在這些武將中,只有夏侯惇是唯一敢和呂布單挑,還能夠全身而退的。這在同輩的武將中是很值得自豪的了。在滎陽城外,夏侯惇就和呂布交手,雖然抵擋不住,可也飛馬而退。

在後面的場景中,我們還多處看到夏侯惇的出場。夏侯惇和關羽的交手也耐人尋味。在下邳之戰中,夏侯惇在詐敗引誘關羽追趕後,伏兵包圍關羽。關羽被圍後,奮力殺退阻擋的徐晃、許褚兩人,想突圍回下邳。但是,卻被夏侯惇截住廝殺,直到日晚也無法突圍。

在關羽斬了顏良之後,夏侯惇依然對關羽毫無懼色。在黃河邊為了他手下的秦琪報仇,夏侯惇親自挑戰關羽。從以上的種種情節來看,夏侯惇的武藝在曹軍中算是上乘的。因此,夏侯惇與高順作戰,敢於單挑並戰勝他。

第二個原因是呂布軍中,將領的單挑能力普遍偏低。在呂布軍中,由於呂布的武藝出眾,掩蓋了呂布軍中的將領單挑能力差的缺陷。如果我們對呂布的將領盤點一下,就會發現,除了張遼之外,沒有一個將領有單挑勝績的。

我們先看在那八健將中,沒有單挑戰績的。曹性是偷襲夏侯惇,射瞎了夏侯惇的右眼,接著被重傷的夏侯惇一槍刺死,這個將領不要說單挑,連逃命都不合格。還有個逃命不合格的是成廉,也是在逃命中被樂進一箭射死。侯成是被呂布責罰,背叛呂布,在白門樓生擒呂布的人,後來下落不明。

我們再來看看剩下有單挑戰績的。先看臧霸,他的最佳戰績是和曹軍的樂進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樂進在曹軍中的武藝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排名八健將領班的人物也就這種水平了。

郝萌是和張飛單挑過,他是在曹操劉備一起圍攻下邳的時候,出城去找袁術求救的途中,與張飛相遇的。書中寫道,只一合,就被張飛生擒。這種水平實在讓人齒冷。

最後剩下的宋憲和魏續在投降曹操後,參加了官渡之戰。在和顏良的交戰中,宋憲第一個出馬,和顏良戰不三合,被顏良手起刀落斬了。魏續自不量力,要為宋憲報仇。結果顏良更不答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於馬下。

從這些將領的表現來看,呂布手下的將領單挑水平之低,讓人意外。這隻說明一個原因,那就是呂布的問題。呂布作戰喜歡親自衝鋒陷陣,由於他的武藝超群,往往可以戰無不勝。

可是,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的部下缺乏實戰鍛鍊的機會。而且呂布不但是一員猛將,還是他這個集團的君主。所以呂布也不可能向他們傳授武藝。這樣一來,呂布的手下將領,除了向其他人學習,就是靠自己的領悟。結果,呂布的武藝雖高,可是他的手下將領的武藝水平反而降低了。

那麼,張遼為何是一個例外呢?我們可以看到,張遼後來成為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曾經在白狼山單騎闖陣斬了蹋頓單于。後來在對吳作戰中,和太史慈、淩統交過手,表現出了單挑的才能。

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在剛開始的時候,張遼的武藝並不高。在白馬之戰中,他被文丑輕易殺敗。後來他的武藝為何突飛猛進了呢?這是因為關羽的傳授。在曹營中,關羽只有兩個人作為朋友,一個是張遼,一個是徐晃。關羽對他們的武藝做了指點,這才使得兩人的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在襄樊之戰中,徐晃還專門向關羽道謝,說當年的教誨,永誌不忘。

後來張遼單槍匹馬衝入烏桓軍中,陣斬蹋頓單于,就是關羽斬顏良的翻版。可以說,如果沒有關羽的教授,張遼的武藝也不會太高,最多和臧霸一樣,和樂進比肩。

我們從上面八健將的水平就能夠看出高順的武藝了。以和呂布能夠交手的夏侯惇,在四十回合打敗高順是輕鬆平常的事了。

結語:

呂布雖然是三國時期的一方諸侯,以驍勇善戰著稱。可是,他的手下的水平並不高。這是因為呂布不注意培養手下的軍事能力造成的。呂布作戰喜歡親力親為,在濮陽之戰中,他的手下沒打幾個回合,他就親自衝出來,打跑了對手。這就使得手下缺乏鍛鍊的機會,沒有提升的空間。

再加上呂布是一方君主,他也不會去給自己的部下傳授武藝。這使得他的部下無法得到他的真傳。最終造成了呂布武藝高強,他的手下將領反而水平低。這使得呂布在戰爭中疲於奔命,最後雙拳難敵四手,被曹操和劉備聯手所滅。夏侯惇是曹操手下有數的大將,武藝水平較高,面對水平較低的高順,四十回合取勝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三國演義中,呂布是天下第一高手,“馬中赤兔,人中呂布”,虎牢關前在劉關張三英手中全身而退,濮陽城外夏侯惇等曹營六將的圍攻中毫髮無傷,可知呂布第一高手的身份不是吹的,名不虛傳。

強將手下無弱兵,呂布手下有張遼、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八健將”。然而,呂布手下最厲害的武將卻不是這八個人,而是高順。高順地位高於張遼等八健將,確實有不凡的本領,他為何四十回合敗給夏侯惇?

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國順之所以四十回合敗給夏侯惇,分析如下三個原因。

其一,高順最大的倚仗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陷陣營”,並非個人武力。

高順,確實是呂布手下第一大將,他除了武功高強,最主要的依靠是自己的直屬部隊。他的直屬部隊大約有七百多人,鎧甲精良、軍紀嚴明,每次都能快速攻陷敵方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被稱為“陷陣營”。

高順的威名,最主要的也是依靠無往而不勝的陷陣營得來的。高順為人剛正不阿,對呂布也非常忠誠,是最好的大將。他還善於指揮作戰,為呂布分憂解難。

其二,高順詐敗,將夏侯惇引入包圍圈,曹性暗箭傷人。

劉備和呂布因為徐州,反目成仇。劉備暗中和曹操通信,想要藉助曹操的力量,重新奪回屬於自己的徐州。然而,事情洩露,呂布截獲了劉備的信使,勃然大怒,派出高順、張遼等人攻打劉備的小沛。劉備勢單力薄,擋不住呂布軍隊的侵犯,向曹操求援。

曹操於是派出手下大將高順,大戰夏侯惇援兵。兩軍在半路相遇,夏侯惇挺槍大戰高順。兩人僅僅打了四十個回合,高順便抵敵不住,轉身便逃。夏侯惇看見敵人逃走,心中大喜,騎著戰馬,追殺高順。追著追著,夏侯惇左眼突然中了一箭,原來是高順手下曹性暗中放箭,正好射中夏侯惇左眼。

一般人眼睛中箭,疼痛難忍,基本喪失戰鬥力,運氣好點,能逃得性命,運氣背點,很可能命喪當場。而夏侯惇卻是一個例外,他中箭之後,大叫一聲,急忙用手將箭拔出,拔得太急,連眼珠也拔出。

夏侯惇見自己的眼珠子被拔出,大呼著:”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他將其放入口中而食。這時,夏侯惇猶如天神附體,戰鬥力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更加強大。他再次“提槍縱馬”,殺向曹性。曹性被夏侯惇的舉動嚇著了,在不及提防之下,被其一槍刺中面門,死於馬下。

夏侯惇和高順兩邊的小兵們看呆了,被夏侯惇等的神勇所震懾,一動也不敢動。夏侯惇殺了曹性,還不知足,繼續追殺高順,大有將高順也一起斬殺的意思。高順看到夏侯惇如此神勇,眼睛卻受傷了,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圍攻夏侯惇軍隊。夏侯惇殺死曹性之後,潛力已盡,只能帶著軍隊逃走。演義中相關內容如下:

仍復提槍縱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槍搠透面門,死於馬下。兩邊軍士見者,無不駭然。夏侯惇既殺曹性,縱馬便回。高順從背後趕來,麾軍齊上,曹兵大敗。

其三,夏侯惇武功確實比高順厲害。

在演義中,夏侯惇被譽為曹氏宗親八虎騎之首,是一員悍將。他多次衝鋒陷陣,他曾主動單挑比自己厲害數倍的呂布和關羽,雖然不敵這兩人,卻敢勇於挑戰,這份勇氣就令人敬佩。

而高順雖然是呂布手下第一大將,卻被呂布的光輝所遮擋,沒有什麼單挑戰績。夏侯惇連呂布、關羽都敢單挑,對於沒什麼太出色大戰績的高順。他才敢出戰,並無所顧忌地追殺高順。他在被曹性射中眼睛之後,還能“拔矢啖睛”,殺了曹性,當場報了仇。

結語

高順雖然是呂布手下第一戰將,地位高於八健將,自然也高於八健將之首的張遼。張遼後成為曹魏五子良將之首,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大將,而高順地位還在張遼之上,不容小覷。

高順雖然四十回合敗給夏侯惇,那是因為高順詐敗,並非不敵夏侯惇。如果高順和夏侯惇正面單挑,即使敗給夏侯惇,也是一百回合以後的事了,不會僅僅四十回合便大敗而逃。

大家認為夏侯惇和高順,誰更厲害呢?

前往“魁哥說三國”公號,觀看更多三國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