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扫码进入橙长ing(snetgsb)微信公众号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在对话框发送“口罩”

即可便宜购买正规渠道口罩

最低不到2块/个


从前慢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全文共1969字,预计读完需6分钟


最近这段时间,很多人的安全感都来自于口罩和消毒液。

一边祈盼奋战前线的医务人员们尽早打赢这场战役,一边在家好好隔离消毒不出去添乱。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然而,放眼历史,古人们却没有我们今天这么多的防护措施,甚至连最基本的口罩也没有。面对疾病,普通老百姓该怎么办呢?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残酷的现实:

不少人连生病的机会都没有!


对多数古人来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不少人可能连成年都活不到。


学者林万孝经过研究统计发现,古人的平均寿命是:先秦18岁,汉朝22岁,唐朝27岁,宋朝30岁,清朝33岁。


为何古人寿命这么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古代婴幼儿夭折率非常高,拉低了平均寿命。


根据人口学的寇尔-德曼模型生命表,在平均寿命为30岁的社会中,40%的人会在10岁前死亡。乾隆皇帝17个儿子,就有7个在8岁前夭折了。


即使好不容易活到成年,古人也不一定能寿终正寝,还有好多考验等着呢!比如频繁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


五胡乱华的魏晋、动乱不断的晚清时期以及自然灾害频发时期,我国的人均寿命都比较低。因此,很多古人可能还没有到生病的年纪,就先挂掉了!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古人生病怎么办?

“小病靠扛,大病等死”!


就算挺过了出生和战乱饥荒,真正面对疾病的时候,大部人还是无能为力,只能听天由命。


为什么?因为古代的医疗条件又贵又差!


在古代,看病是非常贵的。《红楼梦》里有说医生出诊一次要一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近半个月的收入,这还不算药费。


除了达官贵人等有钱人家,普通民众几乎看不起病。尽管古代也有慈善机构可以免费诊治,但仅限于大城市,且作用有限。

“小病靠扛,大病等死”,是中国古代的普遍医疗状况。


即使你看得起医生,能不能治好也要看运气,因为那时医术普遍不高。


在没有现代医学(西医)前,疾病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得个流感都可能会死。现在很多很好治的病,在古代都是要命的。比如伤寒、疟疾、肺结核。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红楼梦》林黛玉剧照


肺结核在古代叫肺痨,有分析认为林黛玉就是得这个病死的。还有天花,死亡率极高,以至于清朝皇帝立储时都会考虑皇子是否有熬过天花的经验。


好在古代这种死亡率极高的病,在现代都已经被根除消灭了。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瘟疫成灾怎么办?

社会救助来帮你!


当病情在整个社会层面扩散,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无法阻止病情时,就需要政府出面了。


古代国家会采取减免租税的政策,使人民休养生息,降低灾害的进一步扩大。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电视剧《锦衣之下》剧照


另外,古代也有社会救助制度,比较成熟的是宋代,人们不用担心看病没钱。政府设立的施药局,看病只收药材的成本费用,对于穷人更是免费。


另外,政府还新修公共墓地,名曰“漏泽园”,穷人和无家属者由政府负责安葬,不仅让死者体面入土,还能防止病情流行。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古代疾病怎么防?

基本卫生工作少不了!


今天,当我们提起预防疾病的时候,都会强调要戴口罩,用洗手液洗手,喷消毒水等。但古人并没有这些设施,他们该怎么预防疾病呢?


事实上,一些我们今天最基本的清洁卫生工作,古人也一直在做。


根据甲骨文和出土文物来看,早在夏商时期,人们已经养成了洗手、洗脚的卫生习惯。


除了洗手洗脚,古人还会用一些天然物质来清洗自己的身体,比如用皂角、木槿叶和草木灰做成洗发水洗头。今天,我国南方的一些地方,依然有七夕用木槿叶洗发的习俗。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古人刷牙(出自敦煌壁画中的揩齿图)


措施一、隔离


到了汉朝,还出现了专门的疾病隔离医院,防止疫情蔓延。


《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十二》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又如,《晋书•王彪之传》亦记载:“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说明晋代对传染性疾病的隔离要求更加严厉,只要有病人接触者,均需采取隔离措施。到了南北朝时期,“隔离防疫”已经成为了一种制度。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隋朝人会选用场地宽阔的地方做疠人坊


措施二、消毒


古人的消毒,一般是针对病人用过的所有衣物。大多用蒸煮的方法,进行高温灭菌。


比如,李时珍使用的,是蒸汽消毒法。而这个方法在清代也有记载,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说:“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


古人没有一次性衣服,更没有防护服。这种衣服蒸煮消毒的方法很有价值,远比今人的方法经济、实用,减少浪费。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由此可见,古人非常重视疫毒的防范。千百年来的抗疫实践证明这些古老的方法行之有效,即使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仍在被借鉴使用。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勤洗手,尽量少出门,不出门,不举办和参加集体活动。一起打赢这场“战疫”!

从前慢丨没口罩也没消毒液,古人遇到疫情也太太太太太南了!


来源:《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讲历史的王老师 著、京东读书(ID:jingdongtushu)、杭州图书馆、中国传统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