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就是為他人考慮?教娃學會共情是好事,把握好度很關鍵

兒童教育原則講究“感同身受”,在現代社會,這種教育技能被稱之為家長和孩子的“共情”。所謂的“共情”,就是能夠對於他人的情緒體驗能夠做到換位思考,風靡國內外的《陳情令》讓很多人明白了這種極致地感同身受的方法,但是很多家長卻又有了另外一種煩惱:孩子一直為他人考慮,真的對嗎?

隔壁小王是位女強人,每天的工作非常忙碌,但是自從家裡的小寶剛上了幼兒園小班,她的生活就完全變成了陀螺連軸轉。這不今天幼兒園老師說小寶又跟別人打架了,小王急匆匆的趕到幼兒園:

  • 寶寶,你為什麼跟小朋友打架呢?
  • 他搶我從家裡帶的玩具!
  • 寶寶,老師不讓從家裡帶玩具,而且小朋友沒有見過,你就給他玩一下唄?

小王的工作節奏非常繁忙,她希望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息事寧人,趕快回家,可是沒想到小王剛說完這句話,小小的寶寶就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怎麼勸都勸不住,最後小王尷尬的離開之後,路上把寶寶狠狠的批評了一頓。

小王和中國很多傳統家長一樣,認為遇到事情就要儘量保持事態平和,能謙讓就謙讓,這些家長不明白,孩子對於自己玩具有自主權,他們只是希望能夠儘快的讓事情平息下來,卻沒有想到這種方式令孩子對於他人行為和自我情緒的管理變得無所適從。


“共情”就是為他人考慮?教娃學會共情是好事,把握好度很關鍵


共情的前提是瞭解孩子自己的情緒內容

新一代的父母特別注意對孩子情感的體驗細緻入微的觀察,同時這些父母也意識到了,對於他人的情緒應該換位思考,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如果想要融入幼兒園的小社會,那麼首先就要了解別人的想法,儘可能讓老師和小朋友喜歡自己。

但是新一代的父母作為新新人類,同時也有自己個性化的發展需求,因此,很多父母在教導孩子的時候總是覺得,如果總是讓自己的孩子沒有個性的顧慮別人的想法,那麼是不是會讓孩子感覺身心疲憊呢?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這是因為這些新時代的父母對於“共情”有一個很大的誤解,真正意義上的“共情”是需要在瞭解自身情緒發展特點前提之下發生的。換句話說,要了解他人的情感,首先應該自己對於各種類型的情感有一個體驗的過程。

孩子和成年人一樣,只有瞭解這種情感所指代的真正含義,才能夠在處理情感體驗的時候,獲得不一樣的感受。就像經典動漫《頭腦特工隊》中的一樣,每一種不同的情感有不同的體驗方式,而同樣作為憤怒或喜悅,在每一個不同的人頭腦中會有不同的感受。

如果想要讓兒童瞭解其同伴或者是成年人社會內的具體情感,首先應該使幼兒有內心穩定的情感狀態。幼兒的內心堅定而純真,並不意味著其性格更為強勢或自私而是,他明白看到其他人的某些情感感受,並不一定就需要馬上遷移到自己身上。


“共情”就是為他人考慮?教娃學會共情是好事,把握好度很關鍵


讓孩子瞭解共情的核心是體驗他人的情感

所謂的“共情”,雖然是基於自身情感的基礎之上,但是作為一種明確的心靈解讀方式,孩子需要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體驗。由於兒童的閱歷比較少,自己所身處的家庭結構和社會結構相對比較簡單,而來到幼兒園之後,幼兒常常要與他人發生人際關係,但是沒有同樣的經歷就很難讓幼兒完全領會情緒的細節。這也就是為什麼兒童常常不能理解大人不能理解父母良苦用心的原因。

因此,父母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應該讓他明白,雖然某些事情並不一定是兒童親身經歷的,但是對於感情的選擇和趨向是人類共同的感受。比如說,當幼兒在背誦古詩的時候,可能就會因為古詩非常難以背誦而情緒不佳,這種委屈和憤怒與成年人在工作中遇到挫折的感受一樣的。又或者,幼兒在過生日的時候拿到生日蛋糕非常開心,這種快樂,在當幼兒看到其他小朋友過生日的時候,也是同樣的感覺。

“共情”就是為他人考慮?教娃學會共情是好事,把握好度很關鍵

心理學研究者認為,幼兒能夠了解他人情感是“共情”的基礎,要一種能夠體諒他人的能力,而幼兒這種感同身受和主動心疼及幫助他人的能力,常常來源自原生家庭對其的態度。在平常的生活中,父母和家庭環境應該儘可能為幼兒營造一個平和而寬容的生存空間,幼兒在心情難過的時候,可以讓她先靜一靜或者擁抱一下、說一句安慰的話,又或者讓幼兒在溫柔的歌曲中,自己反思一下,整件事情的過程體會自己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


避免“共情”行為的過度敏感和氾濫

共情雖然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情感和交流的過程,但是目前絕對不是對於孩子過度的保護。在生活中總要有這樣的一種父母,他們在與孩子相互交流的時候對孩子過度保護,生怕孩子冷了、熱了、燙了、不開心了,把孩子放在一個類似於保護罩一樣的生存環境裡,導致孩子在與他人交流和接觸的時候,性格特別古怪。如果別人對自己照顧不周,那麼這個幼兒就很可能與他人發生非常激烈的衝突,這是因為整個的社會並不會因為某一個個體而發生改變,但是過度被保護的幼兒卻形成了非常敏感的性格。

“共情”就是為他人考慮?教娃學會共情是好事,把握好度很關鍵

事實上,過於顧及他人的感受,而不認知自己的情感,可能成為職場中的“老好人”,這種沒有原則,順應他人想法的行為,常常會使自己在生活中變得非常被動,而且對於周圍的人而言,共情過度,常常使得這個人無關緊要。

當父母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有時父母可能會被孩子氣的發抖,此刻父母感受到了孩子的情緒,體會到了孩子的焦急,自己也變得非常焦慮。又或者有時候看到一些非常令人感動的宣傳片或影視情節,當這些情節與自己的人生經歷有關聯的時候,成年人很有可能突然之間潸然淚下。

“共情”就是為他人考慮?教娃學會共情是好事,把握好度很關鍵

在現代生活中,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所有的成就和進步都是因為今天的努力而獲得,這難免會使得有的人情緒過度敏感,在體會到他人悲傷的時候,自己心裡可能更難受。

在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教會孩子一個非常重要的情商觀念:我此刻的情緒是因為我體會到了對方的痛苦?還是因為對方的不開心情緒,讓我感覺自身不自在?

當然在大部分時候,這種所謂的共情並不是因為痛苦情緒對自己有實際的干擾,而是因為這種不開心的情緒可能會使得幼兒覺得很彆扭。

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體驗他人的情感,在痛苦的時候安慰他人,在快樂的時候擁抱他人,並不等於無原則的同情和包容他人,情感的交流是應該建立在堅定的原則和雙方平等基礎之上的,即使是共情的狀態,也應該有自己的心理界限。

“共情”就是為他人考慮?教娃學會共情是好事,把握好度很關鍵

說在最後的話

每個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對於情感的敏銳度和情感體驗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作為共情的雙方,一方面是主體,一方面是客體,孩子在不斷地與家長溝通和反饋的過程中,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有意識的多多回應孩子的訴求,同時也應該讓孩子明白,家長有時也會面臨困擾和迷惑。以一種更為公平和平等的態度相互溝通,是新型家長和幼兒之間關係的相處法則,共情就是應該讓孩子們意識到自己是自己的情緒負責人,而在體驗他人情感的時候,他人是自身情緒的負責人。幼兒不能完全明白自身情感和其他人情感之間的界限,家長應該幫助幼兒瞭解並不是因為一次情緒體驗就要否定他人的,也並不是因為情緒感受過深而就否定一切。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限度,即使是在非常難過的情況下,也應該對行為負責,避免衝動的行為。以更為客觀的方式生活,是家長應該教導幼兒體驗情感共情的同時,又不會揹負過多壓力,不會讓自己過於身心疲憊的良好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