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都挺好》說起,如何打造高品質的現實題材電視劇?

顓治國


雖然我不是影視領域的專業人員,但作為一個普通觀眾,我想說說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1.從《都挺好》開始再往前推,去年年底播出的《大江大河》、前年的《我的前半生》、再往前的《歡樂頌》等劇的爆紅,都說明了一個問題:觀眾還是比較喜愛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因為,現實就是生活,將日常生活搬上熒幕不僅可以娛樂、也可以給人思考和指引。而且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受眾人群會比較廣泛,從20-60歲之間的人應該都是比較理性和成熟的。相比較於偶像劇或者玄幻劇等等,這些電視劇的受眾群體就是那麼一撥年輕人,而且虛構的故事情節假又離譜,帶不來真實的東西。

從這點可以說,這是社會的一種進步,思想的成熟也促進文化產業的成熟和發展。

2.高品質的劇人人都喜歡,畢竟現在的觀眾對於影視作品的質量是越來越挑剔。而要如何打造高品質的劇,就需要製作方和演出方都高規格的運作才能完成。具體從以下幾點來說一下:

***1.一部好的作品,首先要有好的劇本,這個好到底是什麼標準,就是要切近現實生活,語言和情節不要過於離譜,符合主流價值觀,有的劇的作品從大體上就是說不通的,這種情況千萬不要出現,好好的摳字眼、摳劇本,這才是好劇的第一步;

***2.儘量尋找好的專業團隊來製作,無須華麗,但要真實,就像年代劇《大江大河》一樣,能夠將那個年代的景呈現的如此貼切,肯定是要花費大量的財力和心力的,但這也是製作一部好劇至關重要的一點;

***3.選角要謹慎,好的劇本最終要用演員來呈現,口碑好演技好的實力派演員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但是人物貼切也很重要。不一定要大牌要流量,能將人物靈魂傳達出來的演員就是好演員。

總之,影視劇的春天來了,好演員的春天來了,雖然競爭很激烈,但是製作精良的品質好劇一定會受大眾喜愛的。


月牙談娛樂


電視劇《都挺好》第一遍播完了,但是其熱度依然不減。

回頭看看正午陽光的作品《歡樂頌》《琅琊榜》《大江大河》《知否》等等,每一部的口碑都不錯,而且都能掀起一股熱潮。

有道是正午陽光,必出精品!

這是對正午陽光的評價,實至名歸。

正午陽光,能做到如此,必然是這個團隊精益求精的態度,才能部部精作!不管是什麼題材,都需要用心才 能製作出一部好的電視劇。

演員好看,演技炸裂,才能製作出更好的作品

正午陽光的作品,有一個共同點,演員們可是不是大紅大紫的人,但是顏值要高,尤其是演技要好。

《都挺好》,蘇明玉讓人心疼,又讓多少人羨慕。

經歷了那麼不公平的待遇,又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人生經營成了許多人想要的樣子。

遇事不驚,處事穩妥,治得了無賴,談得了客戶,有錢又有顏。關鍵是還那麼有情有義!

小蒙總上班遲到,聽聞要扣薪水以後,小蒙總一點也不生氣。告訴蘇明玉要把剩下的錢都給她買花。明玉轉身微微一笑,友善的提醒小蒙總,工資是他這個月唯一的經濟收入。

這一招,氣得小蒙總直跺腳。明玉真是很厲害。

蘇明成被很多網友罵,因為郭京飛演得太好了!所以代入感特別強,觀眾也容易入戲。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演員好看,演得又好,當然深得觀眾喜歡。大家喜歡不就愛看了嗎?

再有,正午陽光也會啟用小演員,年輕的演員飾演劇中人物不同的階段。

如此,人物形象塑造就更完美了。

青年時期的明玉,明成和明哲,都是啟用的年輕演員。這樣更能塑造出真實的人物。


劇情節好,跌宕起伏吸引觀眾

劇情節奏好,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當然高品質。誰不喜歡好故事?

《都挺好》裡,劇情矛盾點太多了,高潮起伏不斷,真是看得讓人生氣。可是,這一些事情卻又那麼現實。

說說這個劇的開篇,蘇明哲一家準備去露營,和諧、歡樂的氛圍。

明哲因為回屋拿東西,一陣刺耳的電話鈴聲響起。

這個鈴聲就是整個故事的開端了,蘇母去世了。遠在美國的他,要趕回去辦理母親的喪事。

機場接機口,明玉一直在打電話,然後明哲走到她面前準備要擁抱一下妹妹時,蘇三妹視而不見,明哲卻只得兩手僵持在空氣裡。

車上,明玉向大哥明哲彙報著母親喪事的安排,說得不帶有任何情感。大哥說:“怎麼感覺你像是在說別人家的事。”

接下來,明哲與明玉去了明成家。到這,一家人都聚集齊了。

明成對明玉看不慣,各種說話諷刺。明玉對他們視而不見,一直看手機。

電視劇播放到這裡,其實已經把這個複雜的家庭表現出來了,大哥對家裡的情況一無所知,二哥對明玉討厭至極,蘇三妹對這些事兒看似無動於衷,其實一直在做事。

二嫂朱麗給明玉端去一杯咖啡,又交代了二哥結婚明玉都沒有去。矛盾點很多,隨便一點就能著。

明玉送蘇大強回老宅,當蘇明玉又在巷子裡,遇見了曾經的那個姑娘。

一場關於家庭的鬥爭就拉開了序幕。如此操作,可謂行雲流水!

有能抓住觀眾的故事情節電視劇,抓住了人心!能抓住人心,也就很走心了,當然可以做出高品質的電視劇。

服化道講究,良心製作,方能更好的彰顯品質

正午陽光的劇製作很講究,服化道都非常用心。

舉個例子,《歡樂頌》裡五個姑娘,各有各的特色。根據她們的工作場景,人物性格,收入等各個方面的綜合考慮,才能讓幾個姑娘都那麼出彩。

安迪,不善於人際交往,但是她是集團公司財務執行官。所以,安迪的衣服都是大品牌,職業裝,基本上以黑白色為主。

曲筱綃的性格活潑一些,腦子裡的各種奇奇怪怪的想法很多。所以曲筱綃的衣服顏色比較明亮,款式大多是不規則裁剪的。

再說說《都挺好》裡蘇明玉,吳非,朱麗三個女性的著裝又有不同的處理。

蘇明玉的大氣,顯氣質,更彰顯出明玉堅毅的性格。搭配絲巾,又把她的柔和與重情義的性格體現出來。

吳非主要以休閒為主,充分體現出她看似隨意,卻在很多時候只要自己舒服的性格。

朱麗的顏色比較明亮,款式多,整體都有些小家碧玉型的,也是符合朱麗的性格。

所以,這個劇組的服化道真的是很講究,很精緻。

演員們演技好,顏值高,劇情扣人心絃,貼近生活,服化道精良,如此種種製作出來的電視劇,自然是高品質。

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正是這個道理。好劇,大家看得見!


無心浪味仙


作為電影專業院校的畢業生,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隨著《雙面膠》《蝸居》《王貴與安娜》《奮鬥》《我的前半生》《歡樂頌》《大江大河》《都挺好》等熱播現實題材向的電影的出現,說明現在觀眾口味更傾向於真實貼近生活的電視劇,漸漸拋棄那些撒狗血豪門虐戀的電視劇。

這一切都說明,觀眾的口味和欣賞水平漸漸提高。


而如果打造高品質的現實題材電視劇?


我覺得在以下幾個方面要下功夫。


一、紮實的劇本


高品質電視劇一定要有一個紮實的劇本做基礎。離開好劇本,其它都是空中閣樓,霧裡探花。


最近被打造成爆款的電視劇跟劇本有很大關係,比如《雙面膠》《蝸居》《王貴與安娜》的作者是六六,《歡樂頌》《大江大河》《都挺好》的作者是阿耐。

一個好的現實題材劇本,要貼切人們關心的生活,體察普通人們的情感和喜怒哀樂,從而觀眾在電視劇中看到和思考自己的生活。


比如《蝸居》聚焦買房難;《歡樂頌》聚焦都市女性生活和重男輕女;《大江大河》

聚焦改革開放後的時代變遷;《都挺好》聚焦重男輕女與養老;《我的前半生》聚焦家庭婦女和出軌。


在這些聚焦的問題中,觀眾很容易產生共鳴和話題,從而引發自傳播,形成口碑效應。


二、精良的製作


同時高品質電視劇一定要有精良的製作團隊,這是把劇本完美呈現出來必不可少的一環。


首先是演員選角,演技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演員氣質要貼合角色。


比如《我的前半生》選擇袁泉扮演職場女精英,袁泉的穿著打扮、形體儀表就名副其實是這個角色。

比如《雙面膠》《王貴與安娜》《蝸居》選擇海清,那是因為海清是“國民媳婦”,觀眾會有代入感。

比如姚晨本可以連少年時代都演了,但姚晨自己感覺她這個年紀演不出少女感,所以才有了少年組演員,而這一細節才真正保證了電視劇細節的真實性。畢竟有些電視劇因為成人演員硬演少年時代而被瘋狂吐槽。

其次是細節還原,做到這一點才能讓觀眾相信是真實的。


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因為演員成本高,製作團隊在製作上偷工減料,導致吐槽聲一片。


而現實向題材更要避免這一點,畢竟是生活,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如果不真實,很容易引發觀眾吐槽不專業和不用心。


《大江大河》作為一部反映改革開放時代變遷的電視劇,細節讓人相信。

《都挺好》裡蘇明玉小時候居住的地方也是專門找有那個年代感覺的地方拍攝。

每一個細節都讓人相信。


最後是把握改編尺度,注重思想內容傳達,傳達正確價值觀。


一部高品質現實向電視劇一定要傳遞給觀眾正確的價值觀。離開這一點一切都是白談。


比如《我的前半生》傳遞女人要工作要奮鬥不能只是依附男人的價值觀。

《都挺好》傳遞要注重關注老年父母精神的價值觀。

還有哪些高品質現實向電視劇?還有哪些是打造高品質現實向電視劇的必要條件?歡迎留言區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