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名小留学生滞留英国,父母隔着屏幕大哭,过早留学有何益

经济的发展让家庭富裕起了,也让不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更高的追求。不知何时起,出国留学成为了一种潮流,而且低龄化留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欧洲,中国主要的留学目的地英国,大约有超过20万的留学生,其中就有约1.5万名平均年龄在14岁的小留学生。

小留学生被困英国,家长隔着屏幕大哭

但最近这群小留学生们遇到了麻烦,3月18日英国宣布关闭所有学校,他们无法留在学校,部分原来的寄宿家庭也拒绝接收,想要回国部分航班取消,回国的机票一票难求,身边又没有家人照顾,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压力,而他们的年龄都在10-17岁之间。

国内的父母也万分焦急,父母与孩子隔着屏幕大哭,熬着时差看着孩子流泪;目前已有166个家庭实名签字申请政府能够包机将这群未成年的孩子接回来。但目前的情况,要把如此大规模的群体包机接回来谈何容易,何况仅英国就还有将近20万的成年留学生,他们又该怎么办。目前驻英大使馆已将情况反映给国内,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尽快得到妥善的安排。

15000名小留学生滞留英国,父母隔着屏幕大哭,过早留学有何益

出国留学呈现低龄化趋势

值得反思的是,如此多家庭把未成年孩子送出国留学。据《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数据显示,近两年,赴美读小学6年级至初中7-8年级的人数由10%上涨到17%。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开始尝试低年级的申请,提早送孩子进入美国教育系统学习。在家长们的观念中,把孩子送出国学习,能够让孩子在语言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到更好锻炼,同时,孩子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成长,也有利于提升国际视野和思维能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用面对国内激烈的高考竞争,为将来申请国外名校做准备。

15000名小留学生滞留英国,父母隔着屏幕大哭,过早留学有何益

低龄化留学面临的问题

但这样的做法也引起了不少质疑。首先是家庭教育与父母关爱的缺失。成长的关键期,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引导,缺失了家庭的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缺失,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的时候,却把孩子送到国外,完全依靠孩子的自觉自律,这显然有些不现实。

其次,中西文化的差异让不少孩子难以适应。一是语言障碍,也许部分家庭从小就开始外语学习,但是文化差异并不容易消除,沟通和融合就是非常大的问题;二是家庭氛围的差异,在国内大部分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而在国外大部分孩子是寄宿在当地的家庭中,实现角色转变并不容易。

15000名小留学生滞留英国,父母隔着屏幕大哭,过早留学有何益

在2019年初,“低龄留学‘广州’国际高峰论坛”上,美国剑桥高中联盟全球副总裁梁怡对低龄留学生跨文化交流及融入问题进行了分析。她列举了与哈佛大学一起调查得出的数据:就到美国的低龄留学生而言,有45%的学生面临着情绪挑战的问题,有25%的留学生会在入学第一年转学。“主要原因就是家庭和孩子本身对出国留学准备不充分,难以适应。


15000名小留学生滞留英国,父母隔着屏幕大哭,过早留学有何益


第三,从小接受西方文化教育,祖国文化和历史教育的缺失,难言培养爱国热情。重庆某大学的一位教授就表示,这些孩子在国外,全盘西化的教育理念,完全没有接受过爱国主义和中国历史教育,有多少孩子会认同祖国,认同我国的体制、文化和观念。最近回国的人员中,就出现了不少不受欢迎的“麻烦制造者”:不配合防疫检查,嫌弃隔离条件差,喝不下白开水,动辄拿人权说事,要求超国人待遇,对待工作人员端着高高在上,拒不配合的态度等。之所以这样,只能理解为这部分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个人的利益面前,可以罔顾他人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也无视法律规矩,更不论公共秩序和道德。


15000名小留学生滞留英国,父母隔着屏幕大哭,过早留学有何益

当然,这样的人只是少数,不代表绝大部分留学生,在武汉刚出现情况的时候,不少在国外的华侨和留学生积极捐款捐物,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如今他们面临困难,祖国自然是最坚强的后盾,我们也希望他们都健康平安,能够早日平安回家。

家长希望孩子成才,接受更好教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更希望家长在选择的时候多些理性,少些盲目跟风,国外的教育只是跟国内不同,是否有优势真的很难说,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实验品。


我们更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够多学习和了解一些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在这里给所有的家长和学生推荐一套历史丛书,希望所有人,特别是青少年都能够读读中国的历史,了解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