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东莞吹响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号角

打开微信朋友圈,东莞的美丽“大片”经常刷屏。如今的东莞,城市道路更洁净,中心城区夜晚星光璀璨,还有随处可见的“高颜值”彩色林,让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多了。

东莞的美丽,离不开精细化管理。2020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对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作出了安排部署。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郭怀晋表示,2020年东莞全市城管系统将紧紧围绕“干净、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目标,聚焦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千景绣东莞”等民生工作,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

东莞东城梨川社区垃圾分类收集点

松山湖等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

垃圾分类,是2020年东莞城市管理的一场重头戏。早在2019年,东莞市就致力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持续提升,建成2个餐厨垃圾处理厂,厚街环保热电厂一期技改增容工程(700吨/日)投产运行,东莞全市生活垃圾焚烧能力达到1.2万吨/日,实现产生量和处理量相对平衡。垃圾分类方面,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有序推进。

垃圾分类的后端处置能力增强后,2020年东莞吹响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的号角。记者了解到,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正在抓紧牵头草拟《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同步制定《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年度考核评估方案》《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工作手册》等一系列文件,年内将重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1+4”(松山湖及四个街道)、“1+1”(滨海湾新区及各镇的中心区、1个农村)示范片区建设。

为配合相关工作开展,将推进建立全程分类体系。按照“四分类”标准,通过推行“楼层撤桶”、安排专人现场督导、规范源头分类投放、合理配备分类收集容器、科学设置分类收集点、推行“桶车同色”分类运输、增配小型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等举措,逐步扩大分类收运处理覆盖范围。

“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应该怎么干?这需要大家开动脑筋,按照即将出台的《东莞市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制定符合本辖区实际的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同时加快配置厨余垃圾处置设备,就近、就地处理农贸市场、住宅小区等产生的厨余垃圾。在此基础上,做好宣传引导,真正让垃圾分类从‘新时尚’成为大家的‘新习惯’。”郭怀晋说。

新建或升级改造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转运站

谈起“厕所革命”,2019年东莞建设或升级改造了1100多座公厕,在广东全省居于首位。2020年,东莞全市将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年内新建或升级改造不少于600座公共厕所,其中包括34座“星级公厕”,继续助力城市品质蝶变。同时,将所有新建、升级改造的公厕切实“管”起来,为市民营造舒适、整洁的如厕环境。

为全面提升公厕的洁净度,城管部门2020年将推行“所长制”。2019年东莞市中心广场公厕率先试点推行“所长制”,对公厕监督管理有较大促进作用。2020年在此基础上,东莞将借鉴河长制的做法,建立市、镇、村三级公共厕所所长机制,加强对公共厕所管养工作的监督考核。

为便于市民共同参与公厕管理,城管部门还将对“东莞公厕地图”小程序进行优化,细化市民监督反馈板块,市民可以通过小程序,对公厕管理进行实时评价和反映问题,公厕管理部门将根据市民意见,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置。

2020年开始,东莞全市生活垃圾转运站也将陆续迎来“大变身”。东莞市将通过改建、改造或整合的方式,启动不少于300座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建设运营标准,力求干净、整洁。

在东莞全市范围内建设或升级改造1000个街头小景

如今,市民在中心城区的地铁口周边、重要路口街角或转角处绿地,随处可见现代、活力、开放、多彩的街头小景。除了“城区街头处处是景”,东莞50个公园(景点)、168个彩色林、东莞大道绿脉提升、中心城区夜景灯光提升等项目,让城市颜值大为提升,“十步一景、四季有花”的缤纷东莞初现雏形。

“点睛亮景”这一动作,2020年将深化延伸成“千景绣东莞”。据介绍,2020年城管部门将进一步开展“千景绣东莞”专项行动,在东莞全市范围内建设或升级改造1000个街头小景。东莞各园区、镇(街)将在各高速路口、城市出入口、主干道转角带、公园周边道路、镇际村标主要路口、立交护栏、人行天桥、建筑外立面等区域,融合本土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故事,通过植物与园建小品搭配、微地形塑造等方式,形成“一园一特色、一景一故事”的街头小景,集中体现区域特色,提升东莞城市景观效果和品位。

“行走东莞”“洁净城市”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深化

2019年,东莞市创新开展“行走东莞”“洁净城市”等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标准最高、考核最严、曝光最多的“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活动,城市环境面貌改善明显。2020年,针对市民切身感受最深的“洁净”问题,城管部门再出新招。

“城管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城管工作的成效直接反映在城市的面貌上、大街小巷的细微处,市民群众都会看在眼里、体会在心里。所以,在开展工作时,我们要将重心放在出实招、下实力、办实事和求实效上面。”郭怀晋表示。

“行走东莞”专项行动将进一步优化。推动“全民行走”,建立暗访行走、现场反馈、立行立改、跟踪督办、邀请媒体直播等机制,对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城中村、插花地、公厕、垃圾转运站等容易出现“脏乱差”问题的区域进行“翻箱倒柜”查找,着力解决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

“洁净城市”专项行动亦将进一步深化。每月10日的“洁净城市活动日”,将以“洁净东莞指数测评”及“红黑榜”为活动范围,对东莞各园区、镇(街)洁净日开展情况进行清单化、具体化,以实现精准整改、精准治理的效果。同时,持续开展“洁净东莞·城市论坛”活动,市民可以与城管部门一道,共商共治各类突出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