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學】考研失利,我如何安排自己的日本讀研之路?

今天採訪到了我的一個朋友小南,他在去日本前是正兒八經的國內社畜一枚。

作為非日語專業,且脫離學習環境較久的工作黨,在來日本後10個月,合格了日語N1以及所有的志願大學院,今天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


以下是小南的分享。

我自己本科是播音主持專業,畢業後在廣告公司做了三年文案,來日本想考的修士是偏傳播學的,在不同的大學裡,這個方向屬於不同的研究科:文學、社會學、甚至是法學???

一番糾結之後,去年冬天出願了兩個:明治大學的情報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科和立命館大學的媒體社會學。

其實我的本科專業、工作經歷以及最後要考的研究科關係都不是特別密切,但在出願前,我花了將近一週的時間,把自己所有的經歷串起來,找了幾個小點,捋出了一條邏輯。

後來仔細想想,這應該是我的研究計劃書和教授不是非常合拍的前提下打動教授的原因之一吧......

好了!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以下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是如何浪費和利用這10個月的時間的。

1、從“工作腦”到“學習腦”

我是2019年4月份來到東京的,飛日本的前一個月才辭職。

雖然來日本前,我就決定了一定要出明治大學(理由:本人是山下智久的fan),但由於沒有及時的從“工作腦”換成“學習腦”,前三個月的時間,全被我浪費掉了。(悔恨!)

工作時,每段時間都會有目標,而且壓力大多是從外部施壓的。然而學習中所有知識的輸入和輸出以及學習目標都需要自己制定,因為沒有快速內部施壓,我悠閒了很久......

當然這和我當時語言學校班級的氛圍也有關係。

來日本前我沒有系統學習過日語,僅僅五十音圖爛熟於心,靠著多年觀看日劇日影的經驗,2018年12月底的N2竟然低分飄過。但由於對語法一竅不通,甚至不懂任何動詞的變形,所以毫不意外的被分到最初級的班級,從五十音圖再次學起.....

初級班除了中國人還是很多其他國家的同學,上課基本上就是聊聊天啥的,而且身邊都是打算一年後考學的人,自然也就緊張不起來。

7月的N1考試給我敲了一次警鐘,考完之後我就很清楚自己完蛋了

N1過不了,這意味著在冬季我沒辦法出願那些有日語N1要求的大學院。這個時候我才火急火燎的去仔細研究明治大學的出院要項。看到他們託業750可以免英語校內考,迅速臨時抱佛腳去考了託業,擦著線拿到了775分。

2、情報收集——我瞎了,但也變強了

好消息是,明治大學的情報研究科出院要項中沒有日語成績提交要求,而是主要在校內筆試的兩篇小論文中感受你的日語水平。

壞消息是,我當時連論文的である體都不懂。

雪上加霜的是,根據在校前輩的說法,這個研究科開始縮小招生人數,確實,去年夏季最終合格的人數確實很少。

綜合一看,明治對我來說其實很危險了,所以不得不再去找一所同時去考。

在各個學校官網搜索出願情報的時候,既讓人頭疼又讓人眼睛疼,我身邊很多人在這一關都很痛苦。他們的要求實在是太!繁!瑣!了!一個PDF就幾十頁,看完誰不瞎????

但是!在準備大學院考試中,自己的情報收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沒有人會比你自己對自己更上心,而你要成為對自己志願研究科最熟悉的人。

雖然很痛苦,但經歷兩三輪之後,你會發現自己逐漸輕車熟路,並且對每個學校的研究課特色都略有了解,這對於將來的面試非常有用。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選定了第二個志願:立命館大學。

立命館指明需要提前和指導教授面談才可以出願,也就是說,教授看完研究計劃書同意你和他面談,並且聊得還挺愉快的話,你只用筆試努力就OK,面試基本上不會再卡你。

萬事俱備,只差研究計劃書了,而我,還沒開始寫呢。

3、研究計劃——屎也要屎得有邏輯

看過我研究計劃書的人,都會露出便秘的表情。

當然,我自己也承認這就是一坨屎。可是沒辦法,時間不夠,只能用它來出願。

所以我一遍又一遍理順它的邏輯,或許我的研究內容還並不完善,但至少它確實有被研究的價值。而正是因為我還有這麼多的不足,所以才想要進大學院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

哪怕所有的人都質疑你的研究計劃,但只要你相信自己研究的意義,那它就不至於是一坨真正的屎。

對於考修士的人來說,只有兩個雷:

1、沒有熟練掌握自己學科的基礎知識。

2、沒有問題意識。

在整個備考的階段中,我時不時的拿出這兩點來鞭策自己,結合不同的教科書總結出傳播學的知識框架,避免出現基礎知識的盲區,並且一有時間就在腦中模擬教授對我研究計劃的拷問。

我個人的邏輯是,並非要做到最優秀,而是千萬千萬不能踩雷。

有了不踩雷這個明確的目標,你會想出很多隻適用於自己的方法。

4、面談——學會“拋球”

在說明會或者面談時,很多同學會覺得自己的口語很差,不好意思開口說。

去年參加明治冬季說明會的時候,最起碼有3分鐘的時候全場學生面面相覷,誰也不敢走向角落的老師們。

而第一次和立命館教授單獨面談前,我緊張到在地鐵站拉肚子.......

不過老師很親切,並且一開始就很直接的說:

“我在郵件中看過了你的研究計劃,覺得有在大學院研究的價值。事前的面談主要是想看看你實際的日語水平。之前有的學生見面後,只會一問一答,而真正的對話應該是像投球和接球一樣進行下去。”

可能是因為咖啡店的氛圍比較輕鬆,我和教授聊了一個小時。並且逐漸放開之後,也敢把話題往自己熟悉的領域帶,不時透露出自己的“賣點”。因為之前關注了老師的推特,也知道他的東京的講座,對於這個話題教授很是驚喜。

由此可見,事前的“視奸”很重要。

遇到自己不懂的詞,千萬不要裝作懂了,這樣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在什麼地方露餡。

真誠很重要。

你可以請教授再解釋一遍,他也會樂意用更簡單的詞彙為你說明。

面談的時候最好拿個筆記本,遇到老師說的一些新鮮詞彙或者他感興趣的課題可以記下來。

5、筆試——真題是唯一的法寶

接下來就是準備筆試,和國內的所有考試一樣,真題依然是最重要的資源。

做真題不僅可以練習日語和把握筆試時間,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往年真題推測出今年的大致考察方向。提前總結好不同題目的答題邏輯,能在考場上節省很多時間。

尤其像明治這種一個小時,兩道800字論述的死亡速度,拼的就是誰先打好嚴密的框架。

筆試日程,立命館要比明治早10天,所以我是先準備立命館。

立命館分名詞解釋和論述題。做完真題後,可以很明顯發現他們的論述題都可以從媒介技術發展史的角度來回答,我總結了自己的一套論文模板,從期刊、新聞和老師的論文中摘取了一些可以填充的例子後,重點放在了名詞解釋上。

首先自己總結出關鍵詞,記在便籤上,正面是名詞,背面是解釋的關鍵詞。隨身攜帶,走到哪裡背到哪裡。後來我找了個繩子把它串起來掛在脖子上。任何時候想起來都可以翻一翻。


【日本留學】考研失利,我如何安排自己的日本讀研之路?


立命館結束後,準備明治的筆試。

明治的論述題乍一看像是在考日語,只要會日語的人,都可以回答,很空泛。

但是對於想考高分的同學來說,就要要在空泛的主題中,找到和自己專業密切的相關點,並且提供新鮮的視角,我在考試前一週發現明治有個專門給學校老師和學生看的欄目,裡面各個研究科的老師都會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和新鮮話題發表評論和見解。

最絕的是,我在前兩年的文章中看到了完全和那年真題一樣的關鍵詞。

所以我用兩天的時間把情報研究科所有老師的文章都看了一遍,並且記了筆記,在筆試的時候派上了很大的用場。

寫在最後:

考試結果出來的時候,我長舒了一口氣。輕鬆的心情完全超過了開心。

前期浪費了三個月的時間後,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2020年4月能有大學院可以上。

在瘋狂準備大學院考試的時間裡,我去參加了N1考試,可能是因為寫研究計劃書和看了很多專業教科書的緣故,日語水平也在不知不覺提高,拿到一個還可以的總成績,但最後沒有任何一個學院出願用得上,有點遺憾。

如果7月份N1就合格的話,我的選擇會更多一點。不過時間畢竟不會重來,好在我嚐到了教訓,結果總是好的。

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到大家。也希望來年4月大家都可以在合格後快快樂樂看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