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清朝滅亡後,很多漢人誓死不剪辮子?

靜夜史



這個問題是不是太武斷了呢,不願意剪辮子的漢人只是極少數,而且原因也很清楚,怎麼問題貌似就成了所有漢人了呢?

接下來宋安之來大概說說吧。

一部分不願意剪辮子的人,怎麼說呢,就跟今天打籃球的某坤的腦殘粉絲一樣,沒有自己的判斷力,連父母的死活都不管,那些人就跟今天的腦殘粉一般幼稚,啥也不懂,認為這條辮子這麼多年了,剪了很不習慣,所以就抵制唄。

剩下一部分就是古代教育培養出來的忠君愛國之人,跳出民族範圍,歷朝歷代都推行的是忠君愛國的教育,這樣下來肯定有受了清庭恩惠,對於清庭忠心耿耿的人,不割辮子很正常。

畢竟哪個朝代沒有自己的擁護者呢?

就是再少也是有的。

清朝存在268年,自然也有這種死忠分子,以不割辮子來表示對清朝的忠誠或者懷念。

這類人有時候是不能用民族劃分來衡量的。

最後說說雖然清朝亡國以後,有漢人拒絕剪辮子,但只是極少數,畢竟又不是說恢復明朝髮型,不會引發滿漢爭議的,而是直接換成短髮。


宋安之


從今天的觀念看來,清朝被推翻,號召剪辮子,漢族人應該踴躍才是,可是,事實是,很多漢人並不願意把這清朝的標誌剪掉。漢人為什麼不願剪辮子?這既不是漢人傻,也不是漢人痴,而是已經形成了習慣。一個人的習慣一旦形成,要讓他自覺改變是相當困難的。

誰都知道,滿清入關後,為徹底消除漢人對明朝的懷念,從而達到統治的穩定,統治者發佈了“剃髮易服”令,並採取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強制措施,因南方漢人絕不剃髮,還發生了“江陰十一日”、“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大屠殺事件。漢人當年為何如此堅決維護自己的文化傳統?因為聖人曾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可想而知,連自己都不能隨意毀傷的頭髮,竟然要被外族侵略者剃掉,這是莫大的恥辱啊!於是,寧願殺頭也不願剃髮。

不過,在強大的暴力機器碾壓下,怎樣堅強的意志最終都會被摧毀,畢竟真正徹底反抗剃髮令的只是讀書人,大部分的平民見著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慘烈場面,還是顫抖的。既然無力抵抗,又何必做無謂的抵抗呢?頭髮雖然重要,怎麼也不能與性命相比,就算為了剃髮而死,也無法改變當時洶湧澎湃的歷史洪流。因此,在殺了一大批不聽話的漢人後,南方各地便乖乖地剃髮易服了。

從滿清入關頒佈“剃髮易服”令到清朝滅亡,時間長達兩百多年之久,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曾經歷“剃髮易服”時代的人早已作古,即使通過口傳,祖上曾遭受滿清殺戮,那也就如聽一個久遠的故事。後世的漢人雖是漢人,卻早已認同自己作為清朝國民的事實,明朝不過是清朝前的一個朝代,與自己並無什麼瓜葛。

從現在的審美角度看,清朝服飾和髮式,的確是中國曆朝最醜的,但是,又能怎麼樣呢?再醜,通過三百年的習慣,清朝漢人不但不覺得醜,而且感覺不錯,並把它當成了華夏文化的傳承。於是,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被要求剪辮子時,漢人又想起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豈敢毀傷”的聖人教誨,他們覺得自己是中國人,怎麼能像老毛子一樣不留髮辮呢?於是他們便有意識地保護起那豬尾巴似的辮子來了。


若愚趣談


一大多數人當時未必瞭解辮子和民族壓迫有何關係(或許這種所謂的“壓迫”只是革命黨的想象與刻意宣傳);

二來是因為漢人本就有蓄髮的傳統,即使其當年反抗清軍,也只是反對薙髮(即剃去前額頭髮),並不是整個反對蓄髮,而辮子只是一種髮型,之前則是將長髮打包或塞入帽子。


三是習慣,當時的國人從小就蓄髮留辮子,一旦剪去,反而不習慣,這是一種慣性。更何況,剪與不剪純屬個人自由,強迫剪辮以象徵支持革命的做法,本身就和當年的剃髮令無本質區別。

四是審美,現在的人覺得一百多年前的辮子其醜無比,但當時的國人早已習慣了辮子,並不覺得留辮子醜,反而覺得剪了辮子頭光禿禿的難看無比,因為當時只有犯人才被剪成這樣。


不過就安全方便而言,還是剪了辮子的好。如金啟孮在《談北京的滿族》中說的:

民國改元后,年輕人的辮子剪得快是因為打架方便,最開始剃光頭,全是禿子;中年人剪得慢,老年人則很晚才剪,因為怕冷。即使剪,後腦勺一般也留一圍頭髮,以御早寒。堅決不剪辨的,是營房裡的山東人。

相對而言,民國後北方仍留辮子的人相對更多,如山西、陝西等地,留辮子和仍纏足的現象十分普遍,甚至到二三十年代,仍有不少地方保持此陋習。

如蔣經國1940年在贛州搞幹部訓練班時,也曾看到一個船伕仍舊留著辮子,當時他派了兩個學員去勸他將辮子剪去,但船伕卻說,今天日子不好,到明天再來剪,並答應剪了後去專員公署給蔣經國看。但此事似乎又沒有了下文。

就過程而言,辮子大約在民國十年內陸續消失,但這是一個過程,而非辛亥革命一爆發或民國政府一成立就完成了這一進程,更不代表當時的國人熱切於此事。纏足也是一樣,其過程拉得更長,真正廢除辮子和纏足,是1949年後的事了


我們是鈉梨子


衣冠服飾,對漢族來說,是千百年來的禮制,是區別“華與夷”的重要體現,也是孝道的象徵。漢人在過去幾千年所接受的觀念也教育中,即主張“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男子成年後就不可剃髮。

所以,清朝入關後的“剃髮令”是對漢族數千年來禮法的徹底顛覆,因而激起了極大的牴觸和反抗,嘉定三屠、江陰抗清皆因此而起。可以說,漢人把剃髮令視作一種屈辱和對祖先的辱沒。

那為什麼清朝滅亡後,人們又不願意剪掉辮子了呢?

辛亥革命以後,南京臨時政府頒佈《大總統令內務部曉示人民一律剪辮文》,全國由南向北掀起剪辮熱潮。但就如同清朝入關之初下達“剃髮令”時一樣,“剪辮令”居然也遭到了不少人的強烈抵制。

究其原因,大體有兩種情形:第一種是對革命黨不信任,擔心一旦剪掉辮子,他日帝制復辟,會導致殺身之禍,因而持謹慎觀望態度,不敢剪掉象徵臣服的“鼠尾辮”;第二種情況就有意思的多了,與清初抵制“剃髮令”的原因一樣:祖宗之法不可改。這些人認為,辮子是祖宗留下來的,豈能輕易剪掉?

這其中還出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場景:滿人認為辮子這種醜陋的東西是從漢人那裡學來的,因而紛紛剪掉,反倒是不少漢人覺得這是我們祖先傳下來的髮式,堅持不剪。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還得從清朝的專制統治說起。從晚明到清末,是我國專制主義的頂峰,皇權加強,思想禁錮,特別是文字獄興起之後,作為清朝治下的百姓,根本無法接觸和了解到控制之外的世界。所以,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們幾千年來一直是留著辮子的樣子,甚至不知道“揚州十日”這個歷史事件。

周星馳電影《大話西遊》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臺詞:“我是男人怎麼做奶媽?孩子是我們帶大的,你不跟他說,他怎麼知道男人不能做奶媽?”


秦皇漢武


清代建立初期,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這種殘酷的高壓措施和改變漢族人髮飾的政策,激起了江南士紳集團很大的暴力反抗。

但不到三十年,到了康熙年間,中國老百姓是一種順從的性格,基本已經習慣了留著髮辮生活了,大部分人對留辮子已經不反感了。乾隆時期發生的叫魂案件,就與剪髮辮的蔓延息息相關。因為,是否留髮辮是滿清政治合法性的象徵。一旦有人試圖剪去髮辮,那麼這種行為就會被看作挑戰政治權威和叛亂的側面表徵。

有人剪頭髮逐步演變為一種政治恐慌,有髮辮代表著安全與政治正確。故而,留髮辮是政治正確這種歷史記憶不斷強化和延續,逐步成為一種慣性和制度化的理念而存在。晚清西方勢力湧入,留髮辮被看作不衛生,中國人散漫,不精神,不利於工作勞動,甚至是愚昧不文明的象徵。剪去髮辮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關河南望


清朝滅亡後,很多漢族人成為了遺老,不僅不剪辮子,有的還在張勳復辟、成立“偽滿洲國”時一馬當先,充當馬前卒。

是不是很奇怪?

這些是一般讀者大眾都瞭解的,一般讀者可能不太瞭解的,還有在元朝滅亡後,很多元朝的漢族官僚士大夫,同樣在明朝堅決不出仕,成為元朝的遺老,被稱作“元遺民”。

元遺民、清遺老,這兩種現象要結合起來看,結合起來評價。

現在有很多論調,都認為元朝、清朝不屬於中國,不屬於中國歷史,而是屬於蒙古征服史、滿清征服史。

這種論調,有的屬於思維比較簡單的民間話語,特別是網絡上,充斥著這類民族主義的論調,認為元、清是屈辱的被征服史。這種論調其實在古代“夷夏之防”的理論中就有,並不新鮮;

有的則是比如新元史、新清史帶來的學術範式的新進展,當然也不是多新,在大陸傳播影響也有十多年了。這是基於學者的判斷,認為元、清都是二元帝國,中國史是其帝國史的一部分,不能等同。

上述兩種觀點,雖然層次差別很大,但卻構成了同樣的一種圖景,構建了同樣的想象:元、清兩個朝代與華夏族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緊張關係。

而事實上,元遺民、清遺老的現象,則以不可辯駁的歷史事實,對上述純粹民族主義的想象進行了修正。

元遺民、清遺老的現象說明:在古代中國的個體與朝廷、新朝與舊朝、民族與文化之間,有著複雜的關係。對於漢族士大夫來說,更多影響他們的,是文化而非種族。

這種文化,一方面,是強調儒家的正統。元、清都是外族,但也同樣都尊崇儒學。也就是從文化上歸化於華土,這是被當時的大多數士大夫認可的;

另一方面,代替元朝的明朝發起於民間,是貧民、流民等底層人士構建的王朝;而民國則徹底取消了傳統倫理,連皇帝都取消了,這種巨大的變革,也使得固守儒家精英主義的士大夫,不會認同明朝和民國。

此外,中國確實有遺民傳統,既不關係種族,也不關係文化,純粹是一種從一而終的遺民倫理。


下面這本書可以參考,很好看:


danyboy


如題主所問,無非證明了兩件事。

一、清朝的奴役政策成功了

二、不願剪辮子的都為清朝統治階級的利益即得者。

一個民族要統治另外一個民族,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文化上的閹割和扭曲。具體到個人身上,表現在思想上和日常行為上。

剃頭留辮,扭轉了漢民族幾千年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思想觀念。按現在的說法應該是:人的整個世界觀都被摧毀了。而滿清就用自己的手段重新建一套利於自己統治的思想強加在別人家的民族身上。

除裝易服,這是改變人生活習慣。有一個測驗,養成一個習慣只需要21天。清朝早期高壓殘暴的統治使得長江以南地區很快淪陷,最好的證明就是順治到康熙前期短短十幾年間,江南那些文人紛紛參加科考,根本不會表現出抗拒的意思。

利益既得者,作為清朝統治的利益集團,是基本是最早一批或者是在滿清規則內得到利益的那些人。抗拒剪辮子,當然是害怕失去已經得到的利益。


言午野記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古代女人纏足這個陋習,清朝入關後,曾下令讓漢族女人放足,不用再纏足了,可是收效甚微,漢族的女人們還是纏足,並且延續到了清末民初,看《白鹿原》這出戏的時候,白靈的奶奶和媽媽還在強迫白靈纏足,可見當時除掉纏足的陋習是多麼的困難。其實看歷史上,哪個朝代也沒有命令必須纏足,可是自從纏足出現後,蔚然成風,延續了那麼多年,因為在那時女人以小腳為美。再想到現在的有些女人穿高跟鞋,帶耳墜,穿緊身褲,整容,身體也不舒服,可是也沒人再說啥了,風氣使然。女為悅己者容。



再看清末有些人寧死不剪辮子,其實是有好多原因的,一是清朝國祚200多年,人們已經習慣了留辮子,已經變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突然把辮子剪了不適應。二是辛亥革命後,給當時的國民帶來的震動很大,兩千多年的歷史,改朝換代總有新皇帝出現,民國後突然沒了皇帝,而且兩千多年的孔孟之道也在新文化運動中受批判,有些人不知所從,不知道未來會如何發展,對未來充滿恐慌,怕會反覆,所以不願剪辮子。三就是有些文化人懷舊,畢竟到清朝末年,已經有幾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傳統了,沒了皇帝,這些文人熟悉的文化傳統,比如諡號制度,皇帝祈福制度,祭祀祖先的這些禮儀傳統就都中斷了,所以我們看到王國維跳湖了,辜鴻銘一輩子都留著他那條辮子。



其實如果要較真的話,長袍馬褂,旗袍這些滿人的東西,到了現在也有漢人在穿。所以留不留辮子只是個人選擇的問題,留著辮子也不一定就是甘願當奴才,其實是有著複雜的心理。


雄觀歷史


這個問題的出現其實是很諷刺的,因為最初滿清實行剃髮易服制度的時候,漢人寧可死都要反抗到底,在當時的歷史中發生了很多壯烈的事蹟。比如有一個縣城,為了反抗剃髮易服,男子全部戰死,女子全部抱著孩子自盡而亡,這種行為在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

清朝滅亡之後,開始剪辮子,人們卻不樂意了,在當時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滿族人都是非常痛快的剪了鞭子,溥儀更是帶頭剪辮子。漢人百姓們不樂意了,開始大規模的反對,最後逼的孫中山沒辦法了,強制讓警察上街,抓人開始剪辮子。

歷史往往就是這麼有意思,一開始寧願砍頭不剃髮,後來成為了寧願砍頭不剪辮子,孫中山都專門發佈了剪辮令。當時的歷史環境中,還發生了這樣一件有趣的事,辮子剪掉之後,有人會把辮子拿回去,自己死後讓人把辮子放入棺材,算是完完整整的離開人世。

有人為了躲避剪辮子還藏入了深山,很多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不用驚訝,真實的歷史的確如此,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原因很簡單,清朝統治了中國將近三百年,剃髮易服的制度是清軍剛剛入關便實行的。三百年後百姓的思想中,辮子才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絕對不能剪的。

說白了就是長期的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大家就認為這才是對的,剪了就不對了,並且中國古代的時候非常喜歡說這是祖宗留的怎麼怎麼樣,既然祖宗都有辮子,到自己這裡給剪了,那可是大不敬,他卻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祖宗本來就是沒辮子的。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習慣,習慣本來就是很難改變的,如果有人強行要你改,肯定會下意識的產生牴觸心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清亡後的剪辮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歷史上,漢人篤信儒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教訓,無論男女老幼皆不剪髮,甚至剪髮被視作一種刑罰;而周圍的少數民族,大多也多留一部分、剃一部分,如宋朝時金人頭頂的頭髮剔除,但周圍的頭髮留作辮子,元代的蒙古人頭髮被分作四份,腦後一束剃去,前面一束去留不定,兩側頭髮則編作辮髮,清代滿人僅留顱後發作為辮子。也就是說,無論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其實都會留辮子,只是有的是部分,有的是全留。清亡以後,倡導效仿西方,辮子全部剪掉,這個變革相較以前更大。換句話說,在以前是否剪髮還是漢族與少數民族之爭,民國時期開始演變成中西方之爭,這種情況下,部分留髮明志未為不可。

再者,習慣成自然,即使只從清代算起,留辮也是延續了二百多年的習俗,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所以在民國初期,政府在乎的往往只是軍隊、官員等是否剪辮,至於平民,不少地區是不管的,如上海軍政府在《通令軍人剪辮告示》中明確指出:

“對於普通人民, 剪辮與否, 原可聽其自然, 不以政令干涉, 而軍人為齊民之表率,肩光復之巨任, 不能稍事姑容。”

當然,留髮還有政治因素夾雜其中,就不多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