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兒戰疫】麻醉科:全面防控抗擊疫情,力爭實現“零感染”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首兒所麻醉科工作人員團結一致、嚴密防控,最大限度地保障醫務人員和患兒的生命安全,為實現院內“零感染”的目標做出了努力。

【首兒戰疫】麻醉科:全面防控抗擊疫情,力爭實現“零感染”

制定相關流程,指導正確防護


按照我所新冠肺炎防控的統一部署,麻醉科迅速成立了以核心小組成員為主的“麻醉科手術室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疫情期間的人員排班、制度梳理、應急演練、文件學習等工作。

麻醉科主任歐陽川、副主任潘守東帶領大家用一天時間完成了負壓手術間整理、防護用品準備、新冠肺炎院外急診手術用物箱準備的工作。隨後,更新完善了《麻醉科手術室感染預防與控制制度》,包括《臨床麻醉感染控制制度》《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手術流程》《新冠肺炎手術的應急預案》《新冠肺炎手術器械的處理流程》等。

護士長吳新雁將所有下發文件整理成冊,採用多種形式帶領大家學習。在崗人員利用早交班進行文件學習和操作練習;不在崗人員進行分組,組長負責每天將學習內容通過微信反饋;全體人員通過線上考試查缺補漏,便於有針對性的進行再培訓。

助理護士長馮敏編寫了新冠患者手術演練腳本,在崗人員分批進行實地應急演練。全體醫護人員還參加了護理部組織的一級防護技術培訓,紮實各項防護知識及操作。

疫情期間,所領導非常關心麻醉科工作,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所長謝向輝和副所長於亞濱1月30日到負壓手術間進行現場督導,提出“保障醫務人員安全,實現院內零感染”的工作要求。院感處高度關注手術室的感染防控工作,多次參與負壓手術間使用流程的梳理,並提出更加完善的手術流程。


【首兒戰疫】麻醉科:全面防控抗擊疫情,力爭實現“零感染”

積極申請支援,勇擔白衣使命


為保障疫情期間正常工作,同時減少人員出行,麻醉科將班次改為24小時值班制,每個班次由2名麻醉醫生和2名護士組成。春節前夕,吳新雁護士長在科室微信群中發出了組建麻醉科護理應急小分隊的通知,大家積極踴躍報名,僅3小時就報名滿額。

在堅守崗位的同時,大家還想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護士胡帥帥在網上看到武漢疫區醫務人員大年三十吃泡麵,心裡很不是滋味,他立即給武漢協和門診的醫務人員網訂了10份夜宵和100瓶礦泉水,訂單留言寫到:“同為醫務工作者,只希望儘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你們不是自己在作戰。”

大年初五一早,作為第一批應急隊員的吳新雁參加新冠肺炎培訓後回到科室值班。下午,當家人把蛋糕送到醫院時,同事才知道這一天是她的生日,她許下的生日願望是“希望這次疫情快點結束,所有醫務人員平平安安”。

手術室消毒員張靜靜居住的小區管控嚴格,為了不耽誤正常工作,保障手術室的無菌物品供應,從2月14日上班至今沒有回過家,24小時長駐科裡。她開玩笑地說:“這樣挺好,能減少我在路上感染的風險。”

疫情形勢日趨嚴峻,按規定返京人員需要居家隔離14天后才能上崗。聽聞這個消息後,家在北京的王琨想到部分同事不能按時返京上班,於是就主動申請:“護士長,我入科室不到半年時間,但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隨時回醫院上班。”看到門診特別需要護理人員,王琨又主動請纓去門診支援。

截至目前,麻醉科共派出5名護士前往門診支援,今年9月即將退休的何西主動申請到院感處支援工作。


【首兒戰疫】麻醉科:全面防控抗擊疫情,力爭實現“零感染”

認真履職盡責,保障醫療工作平穩


疫情期間,麻醉科醫護人員堅守崗位,勇擔使命,共完成急診、限期手術、麻醉插管180餘例。其中,2月9日進行的氣管異物手術,患兒和家人是在新冠肺炎發病高峰期從山西乘坐公共長途汽車到北京,外地遷徙史、患兒發熱、咳嗽,任何一項對傳染病接觸史都是高危選項,而且氣管異物手術最容易產生氣溶膠播散。手術室和耳鼻喉科醫務人員都沒有猶豫和退縮,按規定做好防護,共同完成了急診手術。

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按上級要求麻醉科逐步有序推進復工復產。3月13日,麻醉科著手恢復日間手術中心工作。制定了“疫情期間日間手術患兒預約方案”,對篩選病人、每日預約人數、消毒流程等方面進行規範。建立了“日間手術預約排期群”,微信群由麻醉醫生和日間中心護士管理,家長將患兒相關化驗結果發到群中,麻醉醫生評估合格後,就可以在中心預約手術,減少了患兒和家長來醫院的出行次數。目前已有4名患者成功預約,將從3月16日起逐步開始進行手術。

【首兒戰疫】麻醉科:全面防控抗擊疫情,力爭實現“零感染”

文、攝 | 吳新雁、潘守東、馮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