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怎麼樣?

guangberber


攀枝花的現況

攀枝花以前叫渡口市,形成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的前身為四川省西昌專區會理縣和德昌縣及雲南省部分地區。在新中國成立後,地質礦產專家在攀枝花市區域發現大量鐵礦石儲量,對國家建設對鋼鐵需要有著非常巨大的戰略意義,所以國家調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到攀枝花進行建設和開採,攀枝花為國家的建設和鋼鐵的需求做出了非常非常大的貢獻,老一代來自全國各地的攀枝花建設者們把他們自己美好的青春及夢想都奉獻給了攀枝花。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攀枝花的鋼鐵市場地位逐步的降了下來,再加上地處偏遠山區,地理環境沒有什麼優勢,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人口流失比轉大,重而影響著新攀枝花的繁榮發展,但老攀枝花人始終知道,雖然現在攀枝花的市場位降了,但攀枝花鋼鐵是國家鋼鐵戰略儲備的地位永遠也不會變!。攀枝花是英雄的攀枝花!!。


方程式182855835


我是在攀枝花出生的第一批本土人。攀枝花1965年建市,(最早就叫攀枝花,期間為了工業戰略保密曾改名一段時間叫渡口市)建市前幾乎是原始荒山,因本土世界級別的礦藏量才被開發建設。所以城市文化底蘊是純粹的中國工業文化,也因此導致城市的民生類基礎建設品質很低。雖然21世紀城市轉型開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但受到已定型的城市基礎限制,城市的交通負載長期難以改善,城市建築觀賞性低(包括新區),城市景觀質量不高,轉型定位選擇…槽點太多,差點沒收住。簡單的說就是一座工業名城,氣候很適合過冬,夏天熱但也還能承受,陽光曬人不刺人,水果很便宜,吃的沒什麼特色也沒什麼問題。但這座城市真正的魅力是在於老城內可以看到各種表現力極強的工業構築物,以及令人震撼的礦山遺址。本來還有城市的文化向心力也是一大特色,早幾年能看見滿大街都穿著藍制服的攀鋼工人讓人感覺城市是一個大家庭,可惜現在感覺不到了了。還能感受到別處難比的裂谷風光。最後關於炒的最火的“陽光”資源,無霜期300多天的攀枝花適合過冬就像昆明適合避暑一樣,同理,夏天的攀枝花也像昆明的冬天一樣,很熱(冷)但不會受不了。可以說現在的攀枝花就像年輕的城市在快速的時代受利益的影響缺乏吸引人的閃光點。儘管如此,一座年僅54歲的“幼兒”城市已經從爬行學會了走路,雖姿勢不對,但時間還長,未來可期!(附上一張答辯照~想進一步瞭解攀枝花的朋友歡迎去知網看我論文的第二章哦)



hello東君


既然江裡沒有金子,那麼多人湧這裡做什麼?

多年前,一位攀枝花詩人如此叩問這座萬里長江第一城。

在中國的幾百個城市中,輕易就可以數出好些個攀枝花的與眾不同之處比如,它是全國唯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一座在60年代以前的地圖上找不到的新興城市,一座因大型企業而興建的城市,一座建立在自然環境惡劣地區的城市,等等。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攀枝花離它所在的四川省省會成都已經十分遙遠,它就那麼有點離群索居地落在了川西南伸向滇北的角落裡,這裡地處攀西裂谷中南段,山高谷深、盆地交錯是它的地理特點。這一點,只要到過攀枝花市區的人都能從城市沿著狹窄而陡峭的河谷一層層地分佈在河谷兩岸中感覺到。

無論從乾熱的氣候還是從多泥石流的地理條件來講,攀枝花都不適合人類居住,但由於有了地下的礦產,這裡在50多年的時間裡被建成了川西南和滇北幾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最大的城市而且,它的偉大設想還更要雄心勃勃,那就是建成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域市,要蓋過相距不遠的西昌、麗江、大理和昭通等古城。

如果選擇在夜晚信步走到攀枝花市區的某個較高位置的空地,可以看到金沙江兩岸燈火通明,一座座高大的煙滷像一些黑乎乎的巨手伸手天空,終年不斷地噴吐著黃色和灰色的煙霧。要是居住在靠近這些煙囪的地方,剛洗過的衣服放到露天裡,要不了半個時辰,衣服上就會落滿了細小的灰塵。每一座煙囪下都有一些車間在晝夜不停地生產著,機器的轟鳴聲和鐵道專用線上火車的呼嘯聲,二者含混地夾雜著金沙江的咆哮聲此起彼伏。50多年來,這個城市天天如此,夜夜如此,彷彿一座永遠不會熄火的巨大工廠。

1954年6月,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許克勤帶著一些學生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畔一帶普查找礦。就是這次原本為學生實習性質的普查,他們發現了攀枝花地表下深埋的礦產。他們在報告中指出這一帶蘊藏著豐富的釩鈦磁鐵礦,估計在1億噸以上。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1964年,國家三線建設進程中,開發攀西礦再次提上了議事日程。據說,毛主席在此前聽取地質部長李四光有關攀西地區發現大量礦產的彙報時,曾隨口問那裡叫什麼名字?彙報的人都回答不上來,因為那時的攀枝花還是完全沒影兒的事。人們只好回答主席說,那裡是一條裂谷,只有七戶人家和一棵大樹。毛主席饒有興趣地問那是棵什麼大樹?人們回答說,那樹的名字叫攀枝花。主席想了想說,那就把那裡命名為攀枝花吧。

如同當年大慶和石河子等性質相近的幾座資源城市的初建一樣,建設者的大軍開進了攀西的這條陡峭河谷。今天,當年荒涼的河谷兩旁已見縫插針式地建起了眾多的廠房、宿舍和公共設施,但仍可從不遠處的山坡上遙想原初的攀枝花是何等模樣。這裡是水土流失極其嚴重的金沙江干熱河谷,每年的漫長夏季裡,悶熱的風順著河谷吹拂,讓人感覺到的不是涼爽,而是難以承受的氣悶。兩岸都是高聳的山峰,由於水土流失嚴重,幾乎全是些光禿禿的連草也不長的荒山,每到雨季,失去了森林羈絆的泥石流便橫衝直撞地滑進了湍急的金沙江。

這的確不是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但礦石在這裡,資源在這裡,除了讓人去適應環境並改造環境,建設者們沒有其它辦法。最終,西南地區最大的鋼鐵基地就建在了金沙江畔一個叫做弄弄坪的地方。這是一個小山坡,長不過三四公里,寬不過一公里,高差卻達80多米,它的陡峭可想而知。

就像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以色列,竟然通過他們的聰明才智成為世界上出口鮮花創匯最多的國家之一一樣,在攀西大裂谷這個不宜人居的地方,攀枝花也在悄悄地改變著它原有的模樣。儘管這種變化還無法和以色列在沙漠裡培育鮮花的人間奇蹟相比,但攀枝花,它不僅在狹長的河谷地帶擺開了現代鋼鐵企業的陣勢,並在30來年的光陰裡成為西部最重要的資源基地。而且,利用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這裡已成為四川的熱帶亞熱帶農業大本營。每年初春,當成都平原上的蔬菜還是細小的幼苗,水果還是花褪殘紅時,憑藉全年2300~2700小時的日照和從河谷到高山具有的亞熱帶至溫帶的多種氣候類型,攀枝花的番茄、辣椒等喜溫蔬菜,以及香蕉、石榴、葡萄、芒果、番木瓜等熱帶、亞熱帶水果紛紛通過成昆鐵路一路北上,帶著陽光的鮮活生動,出現在了霧靄濛濛的老成都和四川其它城市市民的餐桌上、果盤裡。

那株陪伴著大裂谷七戶人家休養生息的攀枝花,它既是這個城市的名稱,也是這座城市的象徵。攀枝花又名木棉,高大、筆直,紅碩的花朵具有一種普通的花兒所沒有的陽剛之氣。也許,它正好象徵了這座城市:作為西部鋼城,攀枝花是工業的,雄性的,甚至也是粗魯的,帶著烈火淬過的堅硬質地。但是,當這座城市在這條不宜人居也不宜農耕的河谷裡建立起了現代化的亞熱帶和熱帶農業,當鮮花從這裡託運到遙遠的大都市,甚至,當群下了晚班的年輕女工洗盡了身上的灰塵,行走在金沙江邊那一方方雖然稱不上寬闊,但卻十分秀美的花園裡,你沒法不感到這個城市那勃勃的生機。


上聊歷史下談地理


攀枝花一一長江第一城

        長江第一城,實際上應該是麗江城。

        長江的上游金沙江,和怒江,瀾滄江由北向南,三江並流,似乎要衝出中國地圖。在石鼓鎮,金沙江轉了一個大彎----號稱天下第一灣,掉頭180度向北。江水衝過虎跳峽,又轉了一個大彎,再掉頭180度向南。河流像一個剖開的花生殼,-把麗江和玉龍雪山夾裹在中央。離開麗江後,金沙江才一路向東,終於成就了楊升庵的滾滾長江東逝水。

  

        麗江腳下有一座大型水電站----金安橋水電站,常水位1418米。 從攀枝花走省道去麗江,跨過金沙江上的金安橋,客車要艱難的爬一個小時的坡,終於到了海撥2416米的麗江城。這一上一下,差了一千米高程。

         記憶裡面,去麗江,也只有到了石鼓鎮和虎跳峽,才能和金沙江親近。回到麗江城裡,不太容易找到金沙江的符號。

        但攀枝花就不一樣了。以前有一個玩笑,說攀枝花城市很大,有50多公里長,就是不告訴你有好寬。實際上,攀枝花市區沿金沙江而建,串珠狀城市建成區。市民們生活和工作,一天不跨幾次金沙江,好像就不正常。在城區,要找到金沙江的文化符號,那就多得很了。這就不難理解攀枝花人對金沙江的感情。於是哈,自己給自己的城市封了一個特別好聽的名字:長江第一城。

         誰是第一不重要,重要的是麗攀高速快要通車了,麗江和攀枝花就成了一對姐妹城市。至於他們有什麼不一樣,那肯定是有的,攀枝花屬陽,麗江屬陰,這個你懂。

       

        

       


guangberber


我來到攀枝花已經有四十四年了。最早叫渡口市,初來乍到的時候,這個地方夏天的氣候極度的炎熱,柏油上的燋化瀝青都曬化了。那個時候的基礎設施很差,交通也落後。進入新世紀後攀枝花也在逐漸的改變,自然氣候隨著兩個大型水電站的蓄水發電,人工蓄水面積的增大,加上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有了根本的改變。攀枝花有川、滇、渝三地的美食集合,有移民城市的包容文化,幾乎天南地北的人在這裡都能找到你的同鄉,最顯著的優點就是它特別的特別的適合過冬,僅氣侯一方面不知道要比三亞優越多少。我去過二次三亞,它是海洋性氣候,雖然溫暖但溼度大,一天不洗兩個澡就不舒服。而攀枝花溫暖而乾爽,近些年,每到冬天來臨,有不少省內外的中老年人在此過冬,很多條件好一點的山莊一房難求,往往都是今年已把明年的房間先定了。冬日裡來攀枝花曬太陽那真是一種享受,暖暖的陽光曬得你慵懶而愜意!


無為好靜



攀枝花優點:冬天非常溫暖,陽光明媚,花團錦簇,最冷大概在1月中旬,早上6-8溫度相對較低一點,9點過開始升溫,下午最高可達25度左右,非常舒服。這段時間幾乎不會下雨,每天都是藍天白雲。攀枝花由於氣候獨特水果非常豐富,特別是芒果,相較於其他產地要甜一些。房價低,新房大概在6000~8000左右,舊房4000多。

缺點:夏季來的較早,4~5月是最熱季節,最高溫度可達40度,6-8月為雨季,溫度就會下降很多了。交通還比較欠缺,道路狹窄,坡坡坎坎也多,只有仁和廣場一帶比較平坦,旅遊景點相對較少,並且離攀枝花市區較遠,物價也不便宜


大夏新視線


攀枝花市位於四川省西南部,金沙江和雅礱江交匯處,是中國唯一以花名命名的城市,為“南方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物資集散地。攀枝花礦產資源豐富,是是中國西部最大的鋼鐵釩鈦和能源基地,被譽為“富甲天下的聚寶盆”、“中國西部工業明珠”。攀枝花市旅遊資源豐富而獨特,擁有國家、省級森林公園多處,被稱為植物學家的天堂,有驚險刺激的“萬里長江第一漂”,以及紅格溫泉、蘇鐵林、米易望月樓、青龍洞等景點。攀枝花氣候宜人,四季瓜果飄香。特別要推薦攀枝花芒果,香甜可口。


海之藍217741756


一個移民城市,全市主要由工業移民構成。城市化|率較早也很高,在四川位居經濟社會發展前三。優點是市民整體素質高、開放友好不排外丶城市公共衛生整潔丶教育醫療省內前列,冬暖夏涼,水果蔬菜品種多質量上佳,一年四季不斷。缺點遠離省人口腹地和省城,交通距離運(雖然通高速丶火車、飛機)不方便,城區在金沙江谷不平、佈局分散不集中,產業主要為重工業,受環保影響大關閉多(鋼鐵丶煤礦、水泥、火電,水電限量),現產業是重點釩丶鈦丶高速重軌,特色農業丶康養產業。本人現在退休在成都、攀枝花兩地輪流居住,冬夏攀枝花丶春在成都丶兒女在成都,但不捨攀枝花冬暖夏涼及新鮮高品質的蔬菜水果。個人幾十年感受丶不喜勿噴!


手機用戶6034769959


2018年7月,開始斷道維修渡口大橋下穿雙向四車道公路路面,目測長度大約200~250m,一直到2019年1月底春節前完工,工期六個月。

2019年2月24日,又開始斷道修繕渡口橋南至南山腳底仁和溝段雙向兩車道路面,長度最多200m,計劃5月14日完工,工期大致70日曆天。

這兩段路都是攀枝花比較重要的交通咽喉之處。

就舉這兩個例子。你說,攀枝花怎麼樣呢?


JackalWolf


攀枝花,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是釩鈦儲量豐富,鈦儲量居世界第一,釩儲量居世界第一,是“釩鈦之都”,百米鋼軌助高速,全國高速鐵路的大部分鐵軌產出攀枝花,是國內第一、世界頂級的鋼軌生產基地,攀鋼生產的含釩百米鋼軌,作為國內唯一獲得“國家出口免檢”證書的頂級鋼軌。

康養勝地——陽光康養宜人住。年日照2700小時,無霜期300天以上,特別是冬季,溫暖如春,北方冰天雪地,這裡陽光明媚。亞熱帶氣候,一年四季盛產水果,盛產芒果、枇杷、石榴、櫻桃等優質水果。

包容性城市。98%的城鎮人口來自全國各地,東西南北彙集,是包容度極高的城市氣質,絕無排外。

不足之處:交通不便。雖然有鐵路、高速公路、飛機,但由於地處西南山區,比起平原城市,凸顯交通不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