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我有一個朋友,她特別喜歡逛李佳琦直播間。曾經有一個星期天天守在李佳琦直播間前面,還對李佳琦即將要上架的物品研究透徹,安利給朋友們。

於是,在那個星期裡,我經常聽到她說“哎呀,我要不要買這個”,“要不我把這個面霜買了吧”,“買買買!”。有一次她問我某件化妝品要不要買,我說:“需要買的話就買。”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其實她這種“看什麼都想買”的理念我們也普遍具有。比如你刷抖音的時候,看到某個博主安利化妝品,聽博主講得這個產品好像很適合我,買買買!反正不上班,也花不了多少錢!

最近袁詠儀上了《吐槽大會》,眾所周知,袁詠儀是娛樂圈的買包狂魔。然後主持人張紹剛說,袁詠儀上吐槽大會的通告是張智霖接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袁詠儀的購物時間。沒想到,李佳琦就在現場,直接改成現場訂購。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不過這些例子都還不算太糟糕,對於瘋狂網購這件事,每年淘寶購物節都在上演。前有90後護士瘋狂購物欠債幾十萬,被母親掃地出門,後有老婆瘋狂購物,導致家中破產。

為什麼,人們的購物行為,開始變得有些瘋狂?這其實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什麼是充欲主義?

這個概念是日本學者佐藤毅在1986年提出的,他認為大眾媒介,例如電視、電影,是喚起和引發人們慾望的媒介。它把充滿誘惑力的商品世界以鮮明的色彩、影像以及豐富意境展示在人們面前,直接刺激了他們對這種商品的佔有慾和享樂欲。儘管社會中依然存在著階層或收入的差別,卻出現了整齊劃一的追求奢侈化的傾向。

原本生活貧乏的年輕人,通過媒體見識到琳琅滿目的商品之後,消費慾望就可能會被瞬間點燃。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出現無節制消費呢?

在紀錄片《無節制消費的元兇》中,揭露了操控大眾消費的元兇。

1.現金支付成為過去式

現在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購物,基本上都使用支付寶、微信等方式進行付款,很少有現金交易。當信用卡出來時,人們發現

用現金支付比用信用卡支付更加痛苦。用支付寶舉例,你買東西,眼前看到的是一串數字流了出去,而不是一沓現金。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行為經濟學家德拉贊·普雷勒和他的同伴鄧肯·西梅斯特做過一個有關信用卡和現金支付的實驗。他們舉辦了一場關於體育比賽門票的拍賣會。讓有意願購買體育門票的學生分別進入兩個拍賣會,一邊的拍賣會被告知只能使用現金支付,另外一邊的拍賣會被告知使用信用卡支付。實驗結果顯示,

使用信用卡的那場拍賣會,門票被拍價格高達三四百美元,而使用現金支付的拍賣會,得標價不超過一百美元。使用信用卡支付時,你的購物慾望被更大程度得激發出來。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現在的支付手段更便捷。你都不用輸入密碼,刷臉支付,指紋支付,整個交易過程時間大大縮短,意味著在購買過程中,能夠給你停下來思考幾秒的時間幾乎沒有。

更別說我們現在還有花唄、分期付款等等。

花唄就像貸款消費,提前用你未來的錢來提前消費,立即得到你想要的。將痛苦延遲到你的還款日,而現在的你能即可享受當下快樂。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2.在追趕潮流中獲得優越感

在紀錄片中,拍攝者記錄了一次“瘋狂”的果粉買新機的行動。排在蘋果線下門店的第一位男士,已經在蘋果門店這裡待了18天。問他“iPhone5和iPhone5s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買iPhone5s”,這位男士回答說:“

或許沒什麼區別”還有人回答說“因為他們更新得非常快,我們不想落伍”,“蘋果已經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追趕潮流,是我們這一代人一直在做的事。

還記得最近很火的情緒小瓶子嗎?朋友圈刷屏文案,各種小瓶子版本湧現。快樂小瓶子,悲傷小瓶子,人生小瓶子等等,然後分享一張圖在朋友圈。這樣的例子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網易雲年度歌單,嗶哩嗶哩觀影報告,刷屏H5小遊戲等等。我敢打賭,幾乎沒有人沒參與過這種集體狂歡。

事實上,這是一種優越感。就像紀錄片中等候購買蘋果最新手機的顧客所說的“我們不想落伍”。不僅如此,這種優越感還提供了社交貨幣。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在KOL(關鍵意見領袖)的後面還有一群KOC。這些KOC就是關鍵意見消費者, 一般指能影響自己的朋友、粉絲,產生消費行為的消費者。說白了就是有話說,有人聽。當別人還不知道有這個東西的存在時,你知道了,並且還分享在朋友圈裡,那朋友就認為你擁有話語權,你有資格來談論商品的好與壞。

3.製造消費者的恐懼或焦慮

這就是我們經常“抨擊”的販賣焦慮。製造焦慮,利用顧客衰老,腦力,美麗,健康等各種焦慮,來售賣產品。不管是醫療行業,還是知識付費行業,販賣焦慮隨處可見。

在紀錄片裡,拍攝者做了一組實驗。科學家讓拍攝者的手放在紫外線下觀手上的細菌,然後一隻手用普通肥皂清洗,另外一隻手宣傳說殺菌效果比普通香皂強十倍的抗菌肥皂清洗。清洗完後再次放入紫外線下觀察,兩隻手殺菌效果差別不大。然後拍攝者就採訪生產抗菌肥皂公司的一名經理,問經理是不是利用公眾對細菌的恐懼來牟利。經理回答“不是”。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事實上,商家為我們創造或者放大了太多焦慮。維他命水真的能夠給你帶來能量嗎?這麼多功效的美白牙膏和普通牙膏差別有多大?你買的集美白、保溼、收縮毛孔、隔離防曬的護膚品,或許不過能給你的皮膚補補水。

我的爺爺奶奶買了一張價值八千的床墊。我聽到後驚訝到下巴都要掉了,什麼床墊這麼貴。我爺爺就說,這個床墊是能通電的,人躺上去就有治療功效,身上的小毛病就會消失的。

我明白我爺爺奶奶為什麼要買這些,因為他們對衰老、生病、死亡的恐懼。正是這些恐懼,才讓許多商家乘虛而入。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智商稅就是這麼來的。在心理學上有個“安慰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商家們正是利用了焦慮,來製造一瓶一瓶的安慰劑。好像你不買,你皮膚就會變差,你就會變得又老又醜。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既然商家給我們挖了這麼多“坑”,我們該如何避免踩雷呢?下面就來看一看避免無節制消費指南。

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無節制消費呢?

1.你買的東西是自己想要的嗎?

在《朋友圈的尖子生》中,投資天才馬文亞有一套獨特的花錢觀。他說:“在你花每一分錢的時候,問問自己的內心,你買到你想要的東西了嗎?還是隻是買到了別人覺得你應該要的東西。”他判斷一件東西值不值得買的標準是:你買了之後,如果不告訴任何人,不給任何人看,你心裡憋不憋得慌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我是一個不懂得拒絕的人。曾經和朋友們去商場裡買衣服。有家老闆娘就硬拉著我說給你最低價啦,別的家都沒有,這件衣服老好看了,買去不吃虧。當時,我還真就買下來,不是因為自己想要,是老闆在用她覺得我應該要買的想法來套牢我。

不僅僅是這種情況,更嚴重的是“憋不憋得慌”的問題。這就是和優越感掛鉤了。2019年,優衣庫的聯名款風波鬧得沸沸揚揚,顧客看是大牌聯名,如此少見,要是買到了一件,那可不得高興壞了。為什麼高興,因為限量款,別人沒有我有,事實上你是在為優越感買單,而不是自己真的想要。

問這個問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你買了事實上你不需要的東西。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2.使用複式記賬法

在《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分錢》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了一種不同於我們日常的記賬方法。平常來說,我們通常就記錄自己在什麼地方花了錢,什麼時候發了工資,多少錢,記錄在案,僅僅記錄數字,被稱為單式記賬法。

作者提出了會計學中用到的複式記賬法不僅記錄金錢的流入和流出,還要記錄金錢流入流出的原因和結果。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打個比方,單式記賬法僅僅將購物小票最後的消費的數字記錄下來,而複式記賬法是要記錄這些錢它換成了什麼東西,一斤水果、一袋抽紙等等。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明明沒花多少,但是錢少得很快。

這樣,當你做每週或者每月賬目彙總時,不是隻知道自己錢多了多少,花在哪裡,你還知道在什麼地方開銷最大,是不是有些東西不必買等等。知道了原因和結果後,才能對你的消費進一步優化。看到結果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將原因和結果兼顧,才知道如何優化。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3.制定浪費清單

浪費清單的制定也需要你充分利用複式記賬法,兩者相輔相成。顧名思義,在這張浪費清單上,是你覺得你沒必要買,但是在過往經驗中又開銷挺大的東西。比如說,每日一杯奶茶,又或者是看到滿減活動,為了湊單而多買的商品等等。

根據你的記賬結果,統計出應該列在浪費清單上的事件。還要特別小心日常生活中“一杯拿鐵的錢”陷阱。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當你買了3000元的手機時,老闆推薦你買個100元的充電寶吧,你心裡想,就一百元,那就買吧。如果沒有已經買了3000元手機的前提,你只不過買了20元的耳機,老闆再勸你買充電寶,想想就覺得不會答應。

同樣是花費一百元,為什麼差距這麼大?這裡就要提到沉沒成本的概念。 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從決策的角度看,以往發生的費用只是造成當前狀態的某個因素,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考慮以往發生的費用。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其實3000元的手機,已經成為你的沉沒成本,老闆推薦你再買個100元的充電寶,你想的不是反正都花了3000了,再花100也沒關係。人們會關注之前已經投入的沉沒成本來影響當前做出的決策。

就像有人問,明明男朋友已經做出了對不起女朋友的事,為什麼女朋友還要挽留他?因為女孩子在這個男孩子的身上耗費了很多心血,她就會覺得之前都花了這麼多心血在別人身上了,不如和好吧。我們買東西也會如此,你看著前面都花了這麼多了,再花點也沒關係。“再花點也沒關係”積少成多後,就是一筆鉅額財產。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如今,不管是電視還是手機,大量信息充斥在我們腦子裡。五花八門的商品,誘人的“OMG”,無一不在誘導我們消費。越來越方便的購物模式,動動手指,買的商品就在幾天後到達你家。在充欲主義的誘惑下,如果不使刻意的話,很難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真真假假的信息摻其中,不消費者的確難以分辨,唯有控制住無節制消費,才能解決衝動購物的問題。

每當你想要購物時,先問問自己是為了優越感買的,還是自己真的需要。消費後實時記錄這筆帳出現的原因和結果,同時警惕商家給你挖的“沉沒成本”陷阱。理性消費,已經不是大多數人能夠做到的事情。

山下英子曾在《斷舍離》中說: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

看李佳琦直播什麼都想買?這是充欲主義在作怪

總結一下,為什麼如今消費者更容易出現瘋狂購物的情況呢?因為深處媒體時代的我們,消費慾望被大大激發,這就是充欲主義。狡猾的商家也在通過各種手段減少你做決策時猶豫的時間。設置購買時間,策劃滿減活動,製作好看的宣傳海報,還有方便快捷的支付手段……

那麼在充欲主義盛行的現在,我們該如何避免無節制消費呢?購買某物前先思考自己時為了優越感而買,還是你真的需要。採用複式記賬法,將每一筆錢流入流出的原因及結果記錄在冊,根據你的賬本,製作自己的浪費清單,時刻提醒自己,曾經的我在這些事情上面浪費了這麼多的金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