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企:堂食緩慢“解凍”“外賣救了我們”

餐企:堂食緩慢“解凍”“外賣救了我們”

“現在很多餐廳恢復堂食了,你會經常去嗎?”

“忍不住的時候會去,肯定沒有以前頻率高。”

3月初,90後林靈(化名)全副武裝一個人去吃了次火鍋,她難以按捺內心的饞蟲,“我還記得2月初的時候,走了兩條街,終於找到了一個開放堂食的牛肉麵館,但是當我看到裡面只有四五個老年人分散坐著在吃麵的時候,我看著麵條的熱氣和食客呼出的氣體混在一起,沒等到服務員過來給我測體溫,我就跑了。”

隨著初春的到來,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戰也步入下半場,各行各業開啟復工復產模式。不過,一些食客對餐企恢復堂食的態度,就像落跑的林靈一樣。

而到店用餐人次的減少,也讓在虧損中掙扎的餐企陷入尷尬的境地。開業還是不開業?抉擇的難度不亞於無法開業期間,苦思最有效可執行且適合自己的自救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終結,對餐飲業來說,消費者信心回暖需要的時間可能更長。

餐企:堂食缓慢“解冻”“外卖救了我们”

堂食恢復中

測溫、消毒成標配,有的店搞起“神秘顧客制度”

餐飲業正在復工中。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餐飲業陸續恢復堂食。

3月11日,海底撈通過官方微博宣佈“3月12日起,海底撈火鍋在15個城市,首批85家門店將恢復營業、提供堂食。”疫情中董事長給顧客和員工寫信的西貝,也在3月10日通過官方微信宣佈,“目前,全國有167家西貝筱面村對外營業”。

“2月中旬有一家店應商場要求,開始恢復營業,3月初逐步恢復了70%的門店,預計4月15日全面恢復堂食。”楊記興創始人楊金祥告訴新京報記者。

3月17日中午,新京報記者來到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合生匯商場,看到商場裡多數餐廳已經恢復堂食,但用餐者寥寥。

消費者趙亮(化名)指著一家餐廳門口貼著的標語“疫情期間,請您在一米線以外等候,感謝您的諒解”,他告訴記者,“以前來這兒吃飯,排隊要近1個小時,現在哪有人等位,這張紙真多餘。”

餐企:堂食缓慢“解冻”“外卖救了我们”

“現在客人的確不需要排隊了,這個主要是給騎手和自己取餐不堂食的顧客看。”該店服務員表示。

記者注意到,為了保障堂食期間消費者可以安心就餐,餐廳方面主動採取了諸多防疫措施,測量體溫和消毒成為標配。有的餐廳還會要求用餐者登記姓名、電話、來源地等信息,門店服務員還積極引導消費者掃碼點餐,以減少人員接觸。

“我們的桌椅上都貼著明確的消毒日期、時間和責任人,顧客離店時一座一清一消毒;餐廳區域每2小時消毒一次,消毒公示每日張貼;洗手間每15分鐘消毒一次,並有專人負責……”楊金祥稱。

3月14日,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疾控中心發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餐飲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餐飲服務單位要控制餐廳就餐人數,停止接待群體性聚餐;拉開桌椅間距,確保餐位間隔在1米以上,如桌椅固定無法移動,要明確標識出非就餐座位等。

餐企:堂食缓慢“解冻”“外卖救了我们”

在走訪中,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很多餐廳調整了桌椅間距,部分適合多人聚餐的區域已經關燈停止使用。

“不敢讓發燒的人進餐廳,只要有一家店出事了,我們就完了!”渝鄉辣婆婆創始人李進飛說,為了能夠確保員工在服務過程中嚴格遵守抗疫規範,“我們專門成立了一個督導小組,並且制定了一個‘神秘顧客制度’,這些經過篩選的消費者可以免費去我們店堂食,暗中觀察店員是否給每個進店的客人都量了體溫、消了毒,按照我們的要求做了一系列防疫手段,一旦發現有員工不合規範,‘神秘體驗官’就會通知我們,我們核實之後會嚴肅處理。”

難避免的客流量下滑

半個月等來首個堂食顧客,有的店開了又關

對於餐飲行業而言,恢復堂食對餐企的幫助有多大?疫情堆積在餐飲業的“冰川”,真的隨著堂食的恢復開始消融了嗎?

楊記興 臭鱖魚(合生匯店)於2月9日開始恢復堂食。該店店長張廣闊告訴新京報記者,“商場開放的時候,我們也開業了,一開始一個客人都沒有,直到月底才迎來了首個堂食的消費者,還是我們的老顧客。”

“以往這個時候(午飯時間),店裡都是爆滿的,現在我們恢復堂食這麼久了,客流量大概是原來的十分之一吧。”張廣闊感慨道。

他預計,要恢復往日的客流量,至少要到4月中旬。

餐企:堂食缓慢“解冻”“外卖救了我们”

某消費者紀念自己兩個月來首次進餐廳的堂食圖片。

渝鄉辣婆婆的10多家門店也已經恢復堂食,但是客流量稀少。“僅有平時進店顧客數量的1/5左右。”李進飛稱,“為了給這些門店配齊防疫用品,我們就花了幾十萬。”

“堂食雖然恢復,但是客人非常少,同比下降了90%左右,對門店營收幫助微乎其微。”楊金祥坦言。

目前由於各地出臺的政策不同等原因,餐企恢復堂食的節奏也有所不同。陸續恢復的堂食對餐飲企業的業績能有多大貢獻?

真功夫方面告訴新京報記者,“部分門店恢復堂食之後,單店營業額較完全閉店期間,略有好轉,但整體而言,受疫情影響,營業額與去年同期對比下降70%,預計2020年一季度營業額與去年同期對比亦下降70%。”

趕場子運營總監江女士稱,“雖然已經恢復了營業,但整體來講,由於客流量低,不足以支撐整體的門店運營成本。”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由於到店消費者嚴重下滑,而餐廳恢復堂食前採買防疫物資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等原因,有些餐廳即使被允許恢復堂食了,依然沒有開業計劃,也有些餐廳開了幾天又默默關掉了。

“開了幾天堂食,每天營業額只有幾百元,不算食材成本、人工那些,我這兒房租每個月就兩萬五,還是關著吧,省點水電費。”一家包子鋪老闆無奈搖頭。

“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徹底結束,消費者消費信心的回暖也需要時間,恢復堂食初期,客流量下滑是必然結果,也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程鋼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對於恢復堂食這件事,很多餐企是持觀望態度,準確的說,當前應該是處於堂食測試階段,因為開店之後,人力、食材、防疫用品等成本的支出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當堂食客流量不足的時候,餐廳原本的經營戰略和盈利模式必須做出調整,更要重視精細化管理。”程鋼建議。

疫情下加速佈局

“沒想到外賣救了我們”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便有多位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由於餐飲是一個重現金流的行業,長期關閉堂食將導致一批餐企直接死亡,但是,這些死亡的企業中,部分自身也存在問題,疫情不過是催化劑,並非致命死因。“對風險毫無抵禦能力的企業死亡,屬於行業正常洗牌。”

“真正看好和看懂餐飲的機構會繼續下注,而且認為是介入的好機會。”某投行人士表示,“這次疫情對行業未嘗不是一次‘閱兵’,餐飲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戰略定力和組織能力等都可以檢驗。”

事實上,的確有部分餐企在積極自救止損的時候,也在積極反思從疫情中獲得的經驗教訓,甚至開始著手佈局搶佔疫後市場。

楊金祥認為,經此一“疫”,“輕資產的商業模式會是餐飲企業的發展方向,單一線下門店收益會向線上延伸,餐飲新零售真正開始。”

他表示,楊記興會“快速成立電商事業部,加大to C產品的開發和銷售;建立私域流量的‘優選商城’和小程序銷售平臺;在外賣方面,要進行多平臺運作,加大外賣銷售佔比;我們還會快速打造四代店,開放合作及加盟模式。”

3月18日,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宣佈,“老鄉雞已經獲得銀行授信以及戰略投資總計10億元,老鄉雞將加速全國市場的佈局,老鄉雞乾淨衛生戰略將全面升級。”

在這次疫情中,外賣成為了渝鄉辣婆婆的救命稻草。

“疫情期間整體營業額下降約3000萬元,僅2月份經營虧損就有320萬元,3月份預計虧損200萬元,預計整體虧損700多萬元,預計6月份止損。”李進飛說。

能夠做出止損判斷,要歸功於外賣業務。“2020年2月15日—3月15日,渝鄉辣婆婆的外賣流水達到63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1%。”

李進飛告訴新京報記者:“幾年前,我們就開展了外賣業務,當時只是為了順應潮流,沒有想到如今會救了我們。經此一‘疫’,我們也會調整盈利模式,更加重視在外賣業務上的投入。”

與為了降低成本裁員的企業不同,渝鄉辣婆婆現在處於招人狀態,“我們打算開10個外賣體驗店,現有員工是不夠的,所以我們要招人,儲備人才。”

“疫情過去之後大家都摘下口罩了,外賣的市場份額一定也是有增無減的,大家會更加註重外賣的品質和整個配送流程。我們開外賣體驗店就是出於這個考慮,讓消費者對我們的食品更加放心。”李進飛表示。

對餐飲業的影響深遠

食品安全更受重視,餐飲業創業潮將來?

“天一亮就要支付250萬元”……疫情的確對餐飲業產生了衝擊。

3月16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0年1月和2月,我國餐飲收入為4194億元,同比下降43.1%。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飯店協會曾對餐飲企業進行過行業調查,其收集到的309份典型餐企問卷顯示,“營業額整體同比下降超九成,現金迴流艱難。”

餐企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從疫情開始便在積極自救,努力開源節流,比如大力發展外賣、積極推廣團餐、上線零接觸的自提、研究半成品菜品並銷售、試點生鮮食材的售賣業務等。

不過,現金流不足依然是餐企面臨的核心問題。

3月6日晚間,全聚德發佈公告稱,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結合公司所處行業變化和公司發展戰略需要,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董事會同意終止2014年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並將剩餘募集資金(含資金利息)合計39564.38萬元(具體以實施時實際結存數據為準)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全聚德稱,2020年1月下旬以來,公司餐飲及食品業務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全國範圍內大多數門店的堂食接待處於停滯狀態,食品業務銷售下滑較大。全聚德雖然積極應對疫情,採取了增加線上線下外賣、拓展社區消費、建立主食廚房等多項措施,並充分爭取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但經營仍受到較大程度影響,且預計上述情況將繼續延續。

在餐企自救之外,社會各界也在竭盡所能對餐飲業施以援手。在採訪過程中,多家餐企表示,在社保等政策的調整上得到了很大幫助。

“2月-6月,社保、三險、醫療等費用減免或減半,支付週期延期。”楊金祥說,“對於楊記興而言,一些商場給與了15天-2個月的租金減免,直接減少損失。”

那麼,本次疫情會對餐飲行業產生哪些深遠的影響?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告訴新京報記者:“本次疫情將加速餐飲行業綠色化、線上化、多業態化、食品工業化的速度,疫情後的餐飲業,將迎來新的結構性變革、健康消費、全渠道運營、食品工業化、零售化、供應鏈升級、品牌優化,將為有能力、有思路、有準備的餐飲企業帶來新的機會。”

程鋼表示:“首先,小型門店的連鎖企業會迎來發展機遇,因為他們的門店小,在疫情期間受到的房租等成本壓力小,另外他們在疫情之前,本身的盈利模式就重視外賣,對於堂食依賴小,所以熬過疫情之後可能會迎來大爆發。

第二,餐飲業特許經營的發展比重將進一步增大。一方面,經過這次疫情,很多餐企會為了提高抗風險能力,減少自己的直營門店,和加盟商合作來分攤風險;另一方面,經此一‘疫’,包括餐飲行業在內,很多行業的人才都會主動或者被動地失業,而餐飲行業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市場需求大且穩定,所以,疫情過後,餐飲業可能會迎來創業潮。”

除了在經營模式上會有調整,也有多位餐飲從業者表示,經歷過這次疫情的考驗,餐飲業會更加重視食品安全,公筷制、公勺制等餐桌文明禮儀在疫情期間得到了更大範圍的推廣,也有很大可能會長期保留下來。

新京報記者 閻俠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陳荻雁

郵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