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精湛醫術在血管裡埋管,助危重症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楚天都市報3月20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曾理)20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徐智教授介紹,目前醫療隊接手的患者以高齡重症患者居多。高齡重症患者往往會有其他併發症,針對這類患者建立中心靜脈通路,為患者提供必要的靜脈營養支持至關重要。這就涉及使用經外周靜脈到中心靜脈導管(PICC),相關操作對護理人員的技術要求頗高。由於訓練有素,護士們經常獲患者點贊。

施展精湛医术在血管里埋管,助危重症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你們在我血管裡埋下的這條管子,是幫我打通的生命通道!”在隔離病房,83歲的張爺爺完成輸液治療後,抬手向該醫療隊的醫護人員比了個大拇指。

據介紹,張爺爺由於飲食不佳,加上長期治療留置針穿刺範圍已經到了上臂,出現了輕度靜脈炎的表現,要在兩隻胳膊的皮膚下找到合適做靜脈穿刺的地方已十分困難。由於在隔離病區裡,穿著防護服、護目鏡、面屏和四層手套的護士再做穿刺操作時難度進一步加大,由於外周靜脈穿刺痛苦,張爺爺已經對輸液治療產生了抗拒心理。

為能給他更好的治療,病區羅春梅護士長牽頭為患者進行了PICC小組會診,在徵得患者和家屬同意後,與有PICC操作資質的杜欣、曾偉和陶俊協同作戰,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進行了高難度隔離病區內PICC置管操作,一次性解決了張爺爺靜脈營養支持的難題。

羅春梅護士長介紹說:“PICC置管是將管子通過患者手臂靜脈血管置入到胸口第三肋間下的上腔靜脈處,讓靜脈輸液治療使用的藥物直接注入到心臟發揮作用,通過在靜脈血管內套一根管子,從而對血管內壁形成一層保護。由於在隔離病區需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操作,所以護理組挑選了日常PICC操作經驗豐富的血液科專科護士杜欣和陶俊、急診科監護室專科護士曾偉成立攻關小組,挑戰穿著防護裝備下為患者進行PICC置管操作。”

3月11日,攻關小組先為張爺爺評估了血管條件,然後經過周密的準備後開始了置管操作。在操作中,曾偉沉穩地進行穿刺,在見回血後,陶俊迅速將導絲放入血管中,然後囑咐患者松拳、擴皮、插入穿刺鞘,放入PICC導管一氣呵成。期間,杜欣持續地觀察患者的情況並給予鼓勵,總共用時不超過30分鐘。

此外,為了更好地防護,在操作過程中一直保持患者配戴口罩和麵屏,並避免血液噴濺;操作結束後,馬上更換最外層手術衣和手套,洗手。

據瞭解,為更好地救治患者,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醫療隊護理部牽頭成立了“PICC置管小組”,7位小組成員均為通過專業PICC培訓、具有PICC資質、在臨床實踐多年經驗豐富的PICC專科護士組成。作為該專科小組組長,羅春梅護士長還專門組建了“PICC置管小組微信群”,商討並制定隔離病區操作及維護流程,為高齡危重症患者建立更好生命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