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早恋”的初中生,大多有“3特征”,班主任:还是太年轻

每天都有新闻:某学校初中学生出现早恋现象,当今社会早恋已成为各位家长议论的话题,是家长管教不严?是学校师资不够?班主任只能说:“还是太年轻”。

出现早恋,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特征一家庭:

早恋的孩子是有象征意义的,出现这种状态意味着早熟与早接触社会,他们想在家庭以外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假设孩子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长大,父母都很关爱自己,不如享受在安乐窝里不是吗,这样就避免过早的接触到家庭以外的需求。

青春期少年们都有一些特点,无聊和空虚!虽然学业沉重,还是会空出时间来玩手机、打游戏。没有人帮他们营造一个倾吐心声的环境,用来缓解积累大量的压力,用来抒泄一些感情。除此之外,成绩不理想、没有了学习的乐趣,固然会空虚和无聊了,所有找个小情人可以为他们排遣无聊、倾吐心声、排解压力。找个知心朋友成为了中学生恋爱的主要目标,父母如果能代替这位知心朋友,孩子自然放下自己的压力、全心投入学习中来。

陷入“早恋”的初中生,大多有“3特征”,班主任:还是太年轻

为了避免孩子早恋,首先:父母不要给太大的压力给孩子,家长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不要让孩子去分担。其次: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去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多跟孩子一起去完成喜欢的事情,积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而不是只看考试的分数。最后:发现孩子早恋,作为父母只会指责孩子或拆散他们是不对,而是要了解问题严重性,如何去解决,什么原因以致于孩子投向于别人的怀抱。要理性解决早恋问题,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孩子才会回到你的怀抱。

特征二年龄:

性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驱使青春期孩子作出本能反应。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在进入青春期会产生性意识、也开始叛逆的时期。初中生这时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才刚开始逐渐形成,容易受到误导,接触到不良的群体,沾染不好的陋习。早恋是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屡禁不止的。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经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小孩子从小接触到的信息更多了,也容易变的早熟。小学阶段都出现所谓的早恋了,初中之后,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荷尔蒙的产生,会让学生对于早恋更加容易好奇和着迷。

陷入“早恋”的初中生,大多有“3特征”,班主任:还是太年轻

对待男女关系非常敏感,非常关注异性同学的各类行为。慢慢的有群体好感转化为对个人有好感,演变为一对一的交流,最后发展为恋爱。没有自控力、好奇心、欲望都会激发荷尔蒙对异性的渴望,甚至初尝禁果。在异性交往期间,如何做到不越线、只限于纯真的友谊,作为家长、学校都必须控制好这些行为规范,多教导两性健康、如果保持距离等知识。作为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应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锻炼,不要对成人世界有盲目向往和追求,不要以为有了恋爱就代表自己已经成熟了。

特征三环境:

校园里一些同学公开早恋的诱惑等,都是促成中学生早恋的因素。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好的学校里,学生都专注于学业,少部分是表现消极的。所有校园里都有早恋现象,不限于好差的学校。差的学校出现这种现象已经是通病了。在这信息发达的时代,中学生也会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影视书刊、淫秽录像以及不良网站的影响。网络上的不良图片、视频,公安部门也是屡禁不止。

出于青春期 的好奇心,时常有人去体验,去模仿,结果也是浪费了大好光阴。聊天工具的大力推广,很容易成为中学生网恋的桥梁,让早恋隐藏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中学生入世未深,很容易接触到网络诈骗,骗感情、骗金钱、骗身体,最后粉碎了大好前途。作为父母理应教育孩子是非对错,认清事实,控制接触网络的时间,把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

陷入“早恋”的初中生,大多有“3特征”,班主任:还是太年轻

总结: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注重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父母怎么教孩子,怎么引导孩子,是最关键的。打骂很多时候只会得到反作用。学校的职责也应该多注重学生的品性和价值观引导,不要唯成绩和升学率论。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避免学生出现不好的陋习!



我是虾米生活,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