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不是一個球體嗎?為什麼有人覺得可以穿過去並且還能到另一個世界?

白楊e


黑體不是簡單的球體,而是質量很大的天體,太陽要形成黑洞,質量起碼是現在的三倍。

黑洞穿越只是理論上的推導。

黑洞的中心處就是奇點,奇點不斷吞噬物質,這些物質在理論上會被釋放到白洞。

白洞與黑洞是兩個性質完全相反的天體。

黑洞只吸收物質,白洞只釋放物質。

在理論上,黑洞吸收的物質需要被白洞釋放出,這樣才能滿足守恆定律。

而從黑洞到白洞之間有個通道,這個通道就是蟲洞。

蟲洞只是一個多維的空間隧道,黑洞吸收的物質就是依靠蟲洞轉移到白洞的。

既然物質可以依靠蟲洞瞬時轉移,也就是超越時空了。我們有理由相信可以通過蟲洞穿越。

而為此蟲洞開啟的是奇異物質和負能量。

黑洞和白洞本身不支持穿越,而它們直接的通道—蟲洞支持穿越。

蟲洞也是愛因斯坦和羅森等人在求解引力場方程時發現的一個數學解。

而愛因斯坦本人並不認為白洞真實存在,他覺得這只是一個數學伎倆而已。

事實上,我們沒有必要直接進入黑洞就可以間接穿越到未來。

黑洞視界外的引力場很強,引力場越強,時間流逝越慢。

可以通過宇宙飛船在黑洞視界周圍溜達幾圈。再回到地球,你就會來到未來1000年,或者一萬年。

這取決於:

環繞黑洞的質量大小

距離黑洞視界邊緣的位置

以及停留時長

就目前為止,最容易實現,在理論上完全成立的穿越方式就只有兩個:

一:打造亞光速飛船,通過時間膨脹穿越。

二:通過接近黑洞視界的強引力場,穿越到未來。

其餘的穿越方式,比如蟲洞,平行宇宙都不怎麼靠譜,比較這些都還未被證實。

以目前的方案,只能穿越到未來,穿越到過去只能通過蟲洞,而蟲洞還尚未被發現。


科學認識論


黑洞是宇宙中的一種天體,這已經是被大量證據證實的事情,而且首張黑洞照片也已經公佈,但是我們對它的形狀、特性,以及裡面的世界,仍然還是所知甚少。



黑洞通常也被認為是一個球體,其實這是以它的視界體積來說的,也就是光在黑洞周圍無法逃脫黑洞引力的邊界,由於黑洞也有著引力的各向均衡性,因此它的視界體積也被認為是一個球體,然而如果以黑洞實體來說的話,我們是說不清它到底是個什麼形狀的。


黑洞中的物質主要集中於視界體積以內,並且天文物理學家認為物質最終都會匯聚到中心的起點上,然而這個中心奇點被認為其體積為0,因此才說黑洞奇點的特性是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高,至於它到底是什麼形狀的,是根本說不清的,因為一個沒有體積的事物,我們怎麼去形容它的形狀是怎樣的呢?所以黑洞實體實際上既不是球體也不是洞。

有些朋友認為進入黑洞將會穿越到另一個世界,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需要我們對“另一個世界”進行定義,如果另一個世界指的是像我們地球這樣的可供生命生存的世界,那麼很顯然黑洞不會帶我們到這樣的世界的。



即便另一個世界指的是我們所認為的平行宇宙,黑洞也無法給我們提供穿越的通道,一般認為黑洞製造出來的蟲洞(愛因斯坦-羅森橋)才可以穿越,但是也有種種條件的限制,更不可能在宇宙中對任意時空點進行穿梭,所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穿越,目前從理論上來看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另一個世界指的是黑洞中的世界,那麼很顯然是可以輕鬆地“穿越”到黑洞中的,因為某種事物只需要來到黑洞附近,黑洞的強大引力就會將其拉進去,也就相當於是穿越到黑洞中啊。而黑洞中的世界與外界空間中迥然不同,可以說黑洞就是一個獨特的世界,黑洞中的物質永遠不會再逃出黑洞,因為那裡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空間,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我們這個宇宙之外的另一個世界,只是那個世界中到底是什麼樣的景象?還沒有人知道!


人類的方向



我們說的黑洞只是看起來像個二維平面罷了,實際上他是一個三維球體,和我們的地球太陽等天體沒有什麼區別,無非就是質量大一點黑一點引力強一點罷了。

然而宇宙最看重的就是質量,因為質量可以帶來引力,而引力又決定著天體是被別的天體捕獲還是去捕獲別的天體,因此黑洞作為宇宙中引力最強的天體一向就是“宇宙食物鏈”的頂級掠食者,小到隕石大到恆星,任何物質在過於靠近黑洞後都會被其引力拉伸再撕碎最後無情吞噬。



之所以有人覺得黑洞是通往新世界大門是因為黑洞太神秘了,現有物理學理論根本無法描述黑洞內的狀況,現有觀測手段也只能在事件視界範圍外觀測。

作為引力最強的天體,想要保持形狀進入黑洞是不可能的,再堅固的探測器遇到黑洞都會被撕碎成基本粒子,電影《星際穿越》中男主穿過黑洞是純碎的科幻情節,實際上縱然卡岡圖雅是老年溫和黑洞,男主開著地球制飛船闖進去也是不可能的。


有理論認為從黑洞進去的物質會在白洞被吐出來,但如果這個理論是真的那麼我們應該在宇宙中發現一系列向外噴射物質和能量的天體才對,可是我們什麼都沒看到。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糾正一下,黑洞只是呈球形,不是一個實質上的球體。

黑洞是由於引力太大,在一定範圍內光速以及電磁波統統都達不到逃逸速度,因而這個區域內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探測不到,這個區域的“外觀”是呈球狀的——從任意方向看,都像是一個圓形漆黑的“洞口”。



至於這個球狀區域的中心究竟是什麼至今尚無定論。

目前存在的一種推論是所有被黑洞捕獲的能量和物質統統被壓縮到了一個質量無限大、引力無限大的奇點上面,但沒有任何觀測證據能證明這一點。

還有一種推論是被吸入黑洞的物質會從黑洞的另一端被“噴”出,也就是類似一個單向通行的管道般,一端入;一端出。而噴出物質的這一端,理論上會由於光線過於密集,而導致亮度無窮大,因此就被稱為白洞。但同樣沒有任何觀測證據能夠證明這一點。




因此,黑洞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了,畢竟已經被人類觀測到了,但黑洞的中心究竟是奇點還是通道,至今也找不到驗證的方法,因而始終是個謎。


科學矩陣


你把鉛球放在海綿墊上,海綿墊上會出現一個坑;把這個鉛球縮小到針尖那麼大,就會戳穿海綿墊。這跟黑洞放在宇宙空間的道理是一樣的。黑洞會把空間戳穿,你就可以穿過去了。


大洋芋師傅


黑洞不是一個球體嗎?為什麼有人覺得可以穿過去並且還能到另一個世界?

從天體外觀形狀以及表現方式上來理解的話,將黑洞稱為“黑球”會更形象一些,儘管黑洞是一個沒有直徑的質點,但它在宇宙空間中有一個大致球體狀的“絕對勢力範圍”,因此用“黑球”形容看起來是最貼切的!

一、黑洞是個什麼樣的天體?

除了天文學家猜測中的原初黑洞由宇宙誕生時形成的之外,其他的恆星型黑洞都是內核坍縮而成,簡單的理解就是引力坍縮超過了組成物質的粒子的簡併態支撐力,從突破電子簡併態形成中子星,到突破中子簡併態到“夸克星”,從突破夸克簡併態到黑洞!一路下來是對物質不斷的壓縮過程,一直到物質內部的“支撐力”無法撐住引力坍縮形成的一個特殊天體!

二、黑洞在空間中是如何表現的?

也許那句描繪空間與質量關係的“質量告訴空間如何彎曲、空間告訴質量如何運動”,無論多大的質量對會在空間中產生影響,而在黑洞那個質心的周圍將會存在一個上文提到過的“絕對勢力範圍”,即在質心周圍會產生一個重力梯度變化的空間!

這是一個質量體在空間中的表現,而對於平面圖表現不足,因此用三維動圖會更直觀一些,黑洞給人洞的那個感覺是平面效果所展現的!

因此給很多朋友的錯覺就是黑洞真的是一個洞,它似乎可以通向某個空間區域!
二、黑洞能產生蟲洞或者說愛因斯坦-羅森橋嗎?

其實這是愛因斯坦和羅森發現的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特殊解而已,我們知道黑洞也是引力場方程的一個解,是史瓦西大神在一戰戰場上解出來的,但傳說中的愛因斯坦-羅森橋也是一個數學解,我們都知道數學中能解出來的答案用現實空間來表現,這是不是對宇宙的要求有些苛刻?因此它並不一定是存在,而且有極大的概率是不存在的!

那麼不顧一切穿越黑洞能造成什麼結果?

1.黑洞存在無限紅移的視界

2.黑洞引力場的不均性造成潮汐引力

前者只進不出,需要引入一個離奇的白洞來解釋,後者則是超強潮汐引力無論是飛船還是人體都不可能承受的!

三、既然黑洞的不靠譜,那麼蟲洞能開啟嗎?

傳說中開啟蟲洞需要奇異物質或者負能量物質,因為可穿越的蟲洞物質分佈會破壞零能量的條件,這需要“奇異物質”來打破這個零能量條件!因為在物理學意義中零點是真空來定義的,任何具有質量或者能量的物質,它都將具有正能量,但一個具有比真空零點能量還低的“奇異物質”也可能在數學中作為參數而存在!

似乎可以用真空不空的理論來解釋,因為在真空中有無數的虛粒子產生與湮滅,那麼如果在足夠速度的條件下借用與歸還即不造成能量守恆,又可以創造出負能量?繼而得以讓我們完成蟲洞大業?

曲速引擎飛行時的空間扭曲變化

當然在現代科學體系框架下,並不反對這種近乎神話的觀點,相反這是支持的,比如另一個傳說中的曲速引擎也是需要這種負能量才能開啟,可能與開啟蟲洞這種負能量級別相比曲速引擎可能會來得更容易一些,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的不靠譜的猜測下,曲速引擎將會早於蟲洞出現?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黑洞不能簡單的理解成球體,它是一個體積無限小,質量無限大的點,龐大的引力導致周圍的時空出現扭曲,導致連光都無法逃逸,你可以理解為在安全距離之外你從任何角度觀測它都是一個虛無的洞,視界之外之所以我們看見的那照片上的現象是因為黑洞在吞噬其他物質而產生的吸積盤,如果沒有物質正在吞噬的黑洞,理論上我們不能進行任何觀測,因為我們無法理解一個無法觀察的物體,至於黑洞之內的世界那已經超出了今天物理學的討論範圍,也就是說現有的物理理論在黑洞之內是失效的。可以這樣說,如果人類僥倖破解了黑洞的秘密,那人類的文明就應該是這個宇宙的造物主級別的文明,是超越我們所定義的神的那種存在。


諸葛YY


嚴格來說,黑洞不是球體,而是一個體積無限小的“點”,這個點被稱作奇點。而之所以,看起來像個“黑洞”,是因為靠近黑洞的中心區域內,光都無法逃逸黑洞的吸引。所以,才有了“視界”。

確實有人覺得黑洞可能就是“時空傳送門”。這跟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有關。簡單說,廣義相對論的意思就是質量會扭曲時空,質量越大,其周圍的時空扭曲越嚴重。

舉個例子,把鉛球使勁砸向地面的話,地面上就會被砸出一個坑來,這個坑就是時空扭曲的產物。鉛球越重,它砸出來的坑就越大。當你把鉛球砸下去後,只能看到它砸出來的坑而看不到鉛球了,那麼這個坑就是黑洞周圍的“視界”了。而當鉛球的重量大到足以砸穿地球,或者與對面的美國砸下去的鉛球在地球內部相遇了,那就等於開通了從中國到美國的新方式。這就是穿越。而這個洞就是傳說中的“蟲洞”。大小僅能通過一個粒子。

當然,這只是猜想而已,是不可能實現的猜想的那種。


陌上雲白


正面像寬闊水面中的巨大漩渦,反面則是磁場的形態拋向距離以光年計算的白洞。這一巨大帶狀磁場受到數量繁多其它黑白洞之間帶狀磁場的影響而具有不規則的彎曲。

這種帶狀磁場,就是我們隱約知曉的時光隧道。人類的飛行器一旦靠近該磁帶,就會超過光的速度而進入另外的宇宙空間。

與朋友們瞎攀,請勿見笑,純屬猜想。



誠心誠意7234


。那都是一些人的想象而已。誰又真正近距離觀察了黑洞。當你都被超級引力斯扯成一根納米線了,穿越過去未必還可以恢復正常?而且你進入黑洞也不是立刻進入中心奇點,而是會像衛星一樣在視界事件內環繞中心一段時間,逐漸接近。所需時間無法確定。難道在這個時間內,你能夠對抗引力保持身材?在一個四處充滿光的環內以最快速度旋轉,這個速度超過脈衝星自轉。當然我們在外面看到的是一片漆黑。而視界事件裡面則是一片光芒四射,可以一瞬間射瞎眼睛的亮度。(就算能穿越,真的能保證安全無損到達目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