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爱恨交加的二人,同为一代文豪又是一代朝臣栋梁,

王安石、苏轼同为唐宋八大家,二人在同一个时代都为才华横溢的诗词大家,二人还同为宋神宗时期的朝中重臣,文学上两人共领风骚,朝政上的政见却是针锋相对。宋神宗时期的北宋内忧外患,积贫积弱,两人也陷入到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的党派之争中,这使得两人既有爱又有恨。

唐宋八大家,爱恨交加的二人,同为一代文豪又是一代朝臣栋梁,

1.恨的源头:党派之争

王安石是改革派的领袖,但是变法改革在执行落地的过程中,被小人利用,成为其贪赃枉法、剥削百姓的有力工具,而苏轼在目睹了这些事实情况,实在不能认同王安石略激进的改革作风,毅然的站在了王安石变法对立面。

交锋一:公元1069年,王安石准备对科举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在科举考试中废除诗词歌赋类科目,专以经义、论、策等科目来考试。苏轼立刻上奏反对,论述贡举之法已行之百年不可轻改,宋神宗也是对此犹豫不决,不愿冒风险,召见苏轼进行商议。王安石得知后极为不满。不久之后,宋神宗打算任命苏轼做谏官,王安石得知后极力阻止,成功的将苏轼派去做了推官。

交锋二:苏轼在任推官期间,并没有闲着,一有机会就抨击新法。都是大文豪,奏折的的文采那是非同一般。连续呈上了《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神宗皇帝书》这是一个系列的奏折。最让王安石忍无可忍的是苏轼的《拟进士对御试策》,其中的措辞过于激烈,让王安石大为恼火。“晋武平吴,独断而克;苻坚伐晋,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功异。”就是赤裸裸的批判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的独断专行,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王安石闻之怒不可遏,直接向神宗谏言“轼才亦高,但所学不正.......请黜之!”直接要将苏轼罢官,这还不算完,过来几日之后,接着又向神宗谏言“如轼者,不困之使自悔而绌其不逞之心,安肯为陛下用?”可以看出大文豪为官时的性格,都是擅长连珠炮。恰好朝中有人告发苏轼兄弟在运父灵回乡的路上,偷运私盐,这在当时是重罪,王安石立即下令彻查,经过查明,此事苏轼被诬陷,但苏轼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交锋,自知无法在朝中待下去了,于是请求外放,出任杭州太守。

2.爱的缘由:惺惺相惜的文豪

王安石的变法,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而其变法的过程中过于激进也让老百姓的利益受损,既得利益派和保守派的反对变法一直高涨。王安石在遭受诬陷冤屈和丧子之痛后,终于心灰意冷,要辞相回乡。苏轼前脚去了杭州,而王安石不久后就回到江宁老家。

元丰初年,苏轼被人向神宗举报“谤讪朝廷”。神宗震怒,下旨将苏轼逮捕入狱,定罪后斩。除了弟弟苏辙求情外,满朝文武无人敢求情。而王安石身在江宁,当他得知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时,苏轼已经被定罪,性命危在旦夕。虽然两人相互争斗多年,但王安石认为国家正是多事之秋,两人的矛盾只是属于政见不同,苏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王安石派人将自己的亲笔书信快马加鞭赶至京城,呈给神宗。信中说到,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苏轼是难得的良才,不可因为一些诗词歪曲理解就错杀。神宗特别敬重王安石,看过信后,确实是言之有理,边下旨释放苏轼,贬至黄州。

几年后,苏轼从黄州移居至汝州。途径江宁,想起赋闲隐居至此的王安石,当年能够不计前嫌冒死相救感慨万千,正好趁此良机登门拜访感谢。王安石听到苏轼来到江宁,立即动身赶到渡口与苏轼相见。两人在江边煮酒吟诗,畅谈甚欢,共游数日难道离别。陈年隔阂以消云散。

唐宋八大家,爱恨交加的二人,同为一代文豪又是一代朝臣栋梁,

王安石、苏轼两人都是集深厚的文学底蕴与政治卓见于一身的风流人物,二人的矛盾也只是限于政见上不同,但无小人之心,二人都是为国为民。两人在文学上相互钦佩,政治上的彼此宽容,这才是文人重臣惺惺相惜的重要缘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