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新冠疫情將成中西文明道路發展上的拐點?

臺媒:新冠疫情將成中西文明道路發展上的拐點?

廣州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研究員王正19日在“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說,隨著新冠疫情在歐美地區加速擴散,以及中國大陸防控疫情取得明顯成效,各方面跡象顯示歐美各國未來一個月恐將面臨疫情失控的風險,WHO官員表示全球疫情的中心已經從中國轉移到歐洲。

歐美防控不力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張彥發表評論文章《中國為西方贏得時間,西方卻辜負了它》,指出中國爆發疫情時西方國家只在旁邊觀望,甚至批評武漢的封城做法,對中國指指點點,既沒有伸出援手,也沒有抓緊時間佈防國內抗疫,浪費了抗擊疫情的寶貴時間。

對大陸而言,於春節前後突如其來的疫情無疑是一場措手不及的危機,但對歐美國家而言本該有足夠時間做好抗疫準備,可擺在世人面前的卻是歐美政客防控不力、不負責任的言行。

面對新冠疫情,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提出的“讓六成人染病以達到群體免疫”的方法令國際社會大跌眼鏡。這意味著英國將有大批人口感染並且自愈,才能實現無疫苗下的“群體免疫”,即便以較為低估的死亡率計算,莫非英國要放手讓幾十萬國民死於病毒之下?

美國總統特朗普除了給病毒冠以歧視性的稱謂“中國肺炎”,以及限制中歐旅客赴美之外,應對疫情指揮無方,與防疫總指揮副總統彭斯和疾控中心之間多頭馬車不同調。

美國疾控中心竟然自3月初便停止公佈新增確診病例統計,聲稱其下發的試劑檢驗盒有問題必須回收,而最早在美國僅僅做一次病毒檢驗費用便高達3600美元,個人負擔一半也要1800美元,試劑盒供給和檢測能力嚴重不足再加上檢驗費用過於高昂,導致美國接受檢測人次只有1萬多,這和英國採取的“群體免疫”政策一樣,均是國家級的公共衛生醜聞。

美英政府針對疫情防控的放任作法引發市場民眾的高度恐慌,歐美各國大賣場出現搶購潮,歐美股市信心幾乎崩盤。當國際油價、股市、金價同步下跌,標普全球評級機構和華府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均指出全球經濟衰退已經開始。

中國抗疫韌性

與此相對的是,中國市場除湖北外已開始有序復工,待疫情進一步穩定後將迎來一輪強勁的反彈性消費,釋放過去兩個月被抑制的消費,屆時即便對歐美出口受到衝擊,中國也能憑藉內部龐大的消費市場予以對沖。

相較於歐美國家防疫醫療和民生物資的不足,中國是WTO下唯一一個擁有所有制造業類別的國家,面對未來全球疫情的長期抗戰,中國的抗疫韌性和優勢都將全面展現。

面對病毒蔓延,國際合作尤為關鍵,有別於歐美各國“自掃門前雪”的態度,反而是中國從疫情峰值挺過來後,已開始向世界各國伸出援手,累計向26國援助試劑盒與防護物資,派遣醫療隊和專家小組前往伊朗、意大利、伊拉克等多個國家。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3月15日宣佈該國進入緊急狀態後主動向中國求援,他表示“歐洲團結是不存在的,寫在紙上的不過是童話罷了。今天我寄了一封特殊的信,我們對於在困境中唯一能提供幫助的人期望很高──那就是中國。”

英國經濟史學家麥迪森在著作《世界經濟千年史》中指出,歷史上中國一直是全球文明的領先者,21世紀將迎來中華文明的全面復興。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是一次中西文明在經濟發展上的拐點,而2020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以及隨之而來再一次的經濟危機,將會是中西文明在體制和道路發展上的又一次拐點。(編輯:李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