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133名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返渝

重慶133名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返渝

重慶133名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返渝


  3月18日傍晚,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重慶第四批、第九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33名隊員平安返渝。
  3月18日傍晚6時19分,滿天紅霞,一架白色的飛機緩緩降落在江北國際機場。
  “唰!”兩輛消防車在飛機兩側噴出高高的水柱,形成一道“水門”,重慶用民航界的最高級別禮儀“過水門”為凱旋的英雄“接風洗塵”。
  飛機上搭載的是重慶市第四批和第九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133名隊員,他們也是重慶首批從湖北返渝的醫療隊員。在湖北抗疫期間,他們主要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和沌口方艙醫院接治患者。
  三次請戰
  “只要國家需要,自己就到哪裡”
  走下飛機,重慶市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重醫附一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鈕柏琳滿心感慨地說:“一是感動,武漢經歷這麼大的磨難,但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武漢重新站起來了!二是感謝,我們全隊隊員齊心協力,克服困難,把各項任務出色完成了。”
  其實,面對未知的病毒,誰不害怕?“但作為醫生,我們責無旁貸。”鈕柏琳說,讓他最為自豪的是,隊員們都以主人翁的姿態,發揮各自最大的優勢,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重慶市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曾三次寫下請戰書。第一次是首次進東西湖方艙工作時,醫療隊19名黨員寫下請戰書,請求第一批進艙;第二次是醫療隊在完成東西湖方艙的工作後,醫療隊請戰用已有經驗去支援新的方艙醫院工作,並在從東西湖方艙撤出的當天就投入沌口方艙的工作;第三次是3月8日,隨著沌口方艙的休艙,醫療隊的工作暫告一段落,於駐地休息待命時再次寫下請戰書上前線。
  鈕柏琳介紹,在東西湖方艙醫院啟用初期,隊員們克服了物資、環境、心理三重壓力,成為首批入艙收治患者的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而在2月17日接到調令的當天,醫療隊未經休整直接奔赴沌口方艙醫院,作為當時該院唯一一支經歷過實戰的醫療隊,大家積極利用已有的經驗幫助醫院完成硬件環境改進、組織架構、制度流程等各方面的工作,被武漢當地稱為“半個東道主”。
  在鈕柏琳的帶領下,醫療隊組織擬定了方艙醫院的醫療核心制度,解決了醫療隊各自為政、信息不對稱的缺點,提高工作效率;組織成立醫療專家組,實時跟進診療指南,推進科學施治;每日會診討論複雜病歷,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這些管理運行模式也被國家衛健委列為學習的“樣板”。
  日前,重慶市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獲得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

  熱淚盈眶
  “我們只是做了醫者該做的事”
  “陽光讓白衣天使們的笑臉更燦爛了!武漢人民感謝你們!”“我們都想去送送你們。你們的勇敢和善良,我們銘記於心!”……在出發返渝前,重慶市第九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護理組組長闕秋紅不斷收到病友們的告別祝福。
  面對病友們最真摯的謝意和祝福,闕秋紅熱淚盈眶:“我們只是做了醫者應該做的事。武漢會越來越好的!”
  重慶市第九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負責沌口方艙醫院3個病區的213個床位,是方艙醫院5省(市)醫療隊中負責病區最大的一支醫療隊。
  200多號病人,情況各不相同。只有把所有病人的職業、年齡、病情等情況弄清楚,才能為後續的治療、心理援助等提供基礎。於是,闕秋紅花了兩天時間,仔細摸排每位病人的情況。
  瞭解到病區有23名黨員病人後,闕秋紅牽頭成立了病區臨時黨支部,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並選出了宣傳、組織、生活支委等。
  “我們還有黨員志願隊。”曾任病區臨時黨支部副書記的馮超(化名)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大家各自發揮特長,有的宣傳抗疫知識和政策,有的負責領飯、水電等生活服務,有的組織文娛活動……臨時黨支部將各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患者柳東(化名)說,3月8日病友們和醫護人員合唱了兩首歌曲——《我的祖國》《不放棄》。在醫療隊離開武漢的這天,柳東用微信再次把這段視頻發給闕秋紅,並說:“這是我們的心聲。謝謝祖國!謝謝所有醫護人員!”
  “同飲一江水,漢渝一家親。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我會把這段經歷,講給我的孩子聽,並告訴她,她有一個多麼偉大的祖國。”闕秋紅回覆。
  最大牽掛
  “淚點怎麼越來越低”

  面對病毒時,他們是勇猛的戰士,可內心卻有一片柔軟。
  在沌口方艙醫院時,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市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周麗麗有一次出消班(即給出院病人消毒)。病人由醫護人員送至大門口,安保人員核對其身份信息後再依次走出來,在指定的位置,周麗麗用酒精噴灑病人全身和隨身攜帶物品,並對每個人都由衷地道了一聲:“恭喜你出院了!”這時,病人卻對著她深鞠一躬,這一簡單的動作卻讓周麗麗淚目。“在武漢待久了,淚點怎麼越來越低?”周麗麗說。
  讓周麗麗最牽掛的是她15歲的兒子。出發去武漢前,她才將出征的消息告訴了兒子,兒子很支持她,還安慰她道:“媽媽你放心去吧,我在家裡一定好好學習。”

  在武漢時,周麗麗每隔一天都會與兒子通個電話,“你要認真學習,還要帶婆婆下樓走走,知道嗎?”
  兒子話不多,卻在母親離開後一夜長大。
  3月16日,周麗麗告訴兒子自己第二天就會回來,然而行程推遲了。兒子主動打來電話關心:“媽媽你怎麼還沒回來?”這讓周麗麗滿心感動。
  鈕柏琳內心的柔軟則是2歲的女兒。由於妻子也是醫生,工作非常忙,加上特殊時期要儘量少接觸家人,所以鈕柏琳一週只能通過視頻“見”女兒一面,可女兒頑皮,往往面對鏡頭,馬上就跑開了。但每次視頻結束後,女兒又會向媽媽嚷著“爸爸、爸爸在哪兒?”
  在凱旋的隊伍中,個子不高的尤清站在後排,和證件上的照片相比,她明顯瘦了許多。對尤清來說,她回家最希望的就是吃到媽媽做的菜,“出來這麼長時間,最想吃媽媽做的菜了,特別是回鍋肉、紅燒肉!”
  (來源:《重慶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