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旅游景点陈望道故居

陈望道故居分水塘是城西街道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周围山峦重叠,邻着浦江县。因这里的水流分别流入义乌和浦江,故称分水塘。

义乌旅游景点陈望道故居

陈望道故居是一幢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间的前廊式天井院二层砖木结构庭院。故居通面阔17.3米,进深8.25米,建筑面积294平方米。房屋坐北朝南,呈“凹”字形布局,正室5间,前设开堂,左右厢房各两间。明、次间底层开敞,梢间隔断。明间五架抬梁前后月梁,用冬瓜月梁。次间及厢房为穿斗式,梢间为减柱造。前檐施牛腿出挑。南面山墙辟石库大门,门前设照壁,正堂明间门口上方悬挂汪道涵题写的“陈望道故居”匾额。房屋前为一小花园,用鹅卵石铺路,四面围墙,南面辟单间屋宇式院门。

义乌旅游景点陈望道故居

古居右角不远处是陈家的柴屋。1919年,陈望道从日本留学回来,因提倡思想解放,被当局以“非孝”、“废孔”和“共产”、“共妻”的罪名而遭查办时,回到家乡,并在这柴屋中首译了《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后来,柴屋焚于火中,而他翻译的经典著作,却为中国革命“盗取”了“天火”,照亮了革命者的道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就是写这本书。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义乌旅游景点陈望道故居


 陈望道故居陈列着他的生平事迹、照片和部分珍贵书籍,是让人们了解革命的绝好教材。陈望道故居是义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义乌旅游景点陈望道故居

陈望道原名参一,笔名陈佛突、陈雪帆、南山、张华、一介、焦风、晓风、龙贡公等。浙江省义乌人。1891年1月18日(清光绪十六年农历腊月初九)出生于农民家庭,早年毕业于金华中学,曾赴日本留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撰写了《漫谈“马氏文通”》等论文和《修辞学发凡》等专著。1977年,他在病榻上完成了他最后一部著作《文法简论》(1978)的定稿工作。这本书共分7章,其中不少地方是30年代末40年代初一些见解的进一步发挥。书中对词类问题用了较多的笔墨,既讲了词类区分的依据,又讲了汉语的词类系统。他把汉语的实词分为体词、用词、点词、副词 4大类。体词包括名词、代词;用词包括动词、形容词、断词、衡词;点词包括数词、指词;加上副词,合为9类。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3类。在实词、虚词之外另立感词一类,共计13类。句法部分讲得比较简单,他把复合谓语分为并列、顺递、接合、提带4种。这本书是他继《修辞学发凡》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

义乌旅游景点陈望道故居

此外,他还有许多篇论文。他的论著均已收入四卷本《陈望道文集》中或依专题而分别收入《陈望道语文论集》《陈望道修辞论集》等当中。 陈望道曾任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