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戰勝兒童“頭號殺手”腦腫瘤?世界神經外科醫生在努力

曾經,白血病是兒童惡性腫瘤第一殺手。近年來隨著醫學進展和國家大力投入,白血病治療水平長足進步,多數兒童白血病可以治癒。而另一種不為人關注的兒童腫瘤--腦腫瘤卻成了兒童致死率、致殘率極高的惡性腫瘤。近年來更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至少有0-19歲兒童腦腫瘤/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新增患者病例5萬多人,並有快速增長之趨勢。

這些“早期信號”提示兒童腦腫瘤

不同腦腫瘤的症狀表現都不一樣,很多孩子可能根本無症狀或症狀較輕,如何幫自家孩子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呢?國內外神經外科專家提醒,隨著腦腫瘤的生長,當孩子出現頭痛、視力下降、視野缺損、耳鳴、聽力下降、面部麻木、肢體無力/麻木、走路不穩、癲癇等,這些可能是腦瘤的早期信號,此外,也有一些比較少見的症狀家長也應警惕,如肥胖(一段時間內體重明顯增加)、手腳變大、聲音嘶啞、飲水嗆咳、頭部變大(大頭娃娃)、小兒發育遲緩或身高增長迅速、尿崩、兒童性早熟等,這時候也應儘快就醫排查腦腫瘤。

如何战胜儿童“头号杀手”脑肿瘤?世界神经外科医生在努力

良性可治癒,惡性5年生存率逐步提高

兒童腦腫瘤含有多種不同的腫瘤,如髓母細胞瘤、室管膜瘤、腦幹膠質瘤、星形細胞瘤、顱咽管瘤及生殖細胞瘤等,其中惡性腫瘤佔60%-70%,其中髓母細胞瘤惡性程度最高。手術切除是兒童腦腫瘤的首要治療方式,良性腦腫瘤患兒手術治療即可痊癒,而惡性腦瘤患兒一般需要進一步放化療。臨床上,部分患者無法通過手術及立體定向活檢明確病理診斷,或患者本身不同意手術或活檢,則需行試驗性化療。

“治癒兒童腦瘤,有可能有希望!隨著腫瘤研究的深入和治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完善,通過科學治療,孩子們將得到越來越好的治療!”正如INC世界神經外科顧問團之世界神經外科學院前院長、世界知名神外雜誌《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主編加拿大James T.Rutka教授所說,目前,隨著手術技術的進步以及後續的放療、化療發展,加上一些新的靶向藥問世,免疫治療、電場治療等的臨床研究加強等,在各種創新技術的協同開展下,目前兒童腦腫瘤的治療效果,已經比過去取得了非常成熟的進步。對於一些如髓母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等惡性腦腫瘤,目前術後的生存期和生存質量都還是有明顯的提升。

而在James T.Rutka教授領銜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兒童醫院(SickKids) Arthur 與Sonia Labatt腦瘤研究中心,其新近對兒童髓母細胞瘤臨床研究發現,經過有效治療,WNT型的髓母細胞瘤5年生存率可達90%。低風險組患者5年生存率高於80%,高風險組5年生存率高於60%,這在世界範圍內都處於領先水平。

該腦瘤研究中心是加拿大知名的兒童腦瘤研究實驗室,James T. Rutka教授通過MR光譜學、免疫組織化學和計算機建模等技術,監督腦積水的研究項目,並將分子生物學技術用於確定兒童腦腫瘤的病因,目前還正在開發幾種新的治療惡性腦腫瘤的方法。此外,James T. Rutka教授的實驗室在研究腦腫瘤生長和侵襲的機制方面頗有成就,並在Sunnybrook健康科學中心和多倫多大學生物材料和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合作下,正在設計一種基於納米顆粒的輸送系統,作為治療膠質瘤的一種新方法。

世界小兒神經外科在努力

兒童腦瘤的發病率、病理形態、分子特徵和治療都與成人完全不同,這也就需要治療時注意兒童的特殊性,與成人腦瘤區別對待。小兒神經外科就是專注解決包括兒童腦腫瘤、腦積水、小兒癲癇等在內的兒童諸多神經外科疾病,一直以來被稱為難度最大的外科專業之一。小兒神經外科醫生的培養也是週期最長的,在國外通常需要有10年以上的成人神經外科工作經歷的醫生,才能從事小兒神經外科臨床工作。

小兒神經外科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它是綜合了小兒內科、小兒外科和神經外科的一門綜合學科體系,是神經外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小兒神經外科」這一概念由美國的神經外科大師 Harvey Cushing教授,在1926年某次神經外科大會上首次上提及。1954年,Ingraham和Matson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小兒神經外科學》, 奠定了小兒神經外科的事業地位。1973年,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diatric Neurosurgery(世界小兒神經外科學會,簡稱ISPN,目前小兒神經外科領域中最重要的國際學術團體)成立並每年召開年會,出版Child’s Nervous System雜誌。該雜誌的現任主編即為INC世界神經外科顧問團成員、國際兒童顱底學會創始人意大利Concezio Di Rocco教授,他還曾任ISPN主席和世界神經外科聯合(WFNS)教育委員會主席。

“兒童腦瘤中遺傳突變特別多,這需要綜合多學科進行早期診斷和精準治療,這包括第一步的手術精準切除以及術後的個性化綜合治療。在當前術中磁共振、術中CT、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術中神經導航等術中同步影像技術的一體化應用下,手術的每一刀都能定位精準,這能避免損傷腦內正常組織,有效減少出血和術後併發症,切除效果也在逐年進步。而手術外的放化療及一些康復治療,仍需要多學科配合完成。這是一整套工作,需要神經外科醫生、神經內科醫生、神經腫瘤科、康復科醫生的共同密切配合。”談及世界小兒神經外科如何治療兒童腦腫瘤,Concezio Di Rocco教授在北京2019WFNS全球特別大會上的學術講演中表示。

國內外雙向交流通道已開啟

抗擊兒童腦腫瘤難題,為孩子爭取更長的生存期和更佳的預後,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巨大挑戰,這需要全世界神經外科醫生齊心協、互相交流分享前沿學術成果和先進治療理念,儘可能地採用各種有效手段最大程度治癒小兒腦瘤。隨著“神經外科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目前這個國內外前沿治療理念、有效經驗的雙向交流通道已然開啟

如何战胜儿童“头号杀手”脑肿瘤?世界神经外科医生在努力

以上提及的JamesT.Rutka教授和ConcezioDiRocco教授作為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旗下世界神經外科顧問團(WANG)的成員,曾經常來華參加國內小兒腦腫瘤方面的學術會議、論壇、沙龍等,同國內醫生共享攻克小兒腦瘤的最新進展和治療碩果。除了這兩位教授,INC世界神經外科顧問團還有10多位來自德國、日本、法國、加拿大等歐美及日本等的世界神經外科大師,他們均為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FNS)及各種國際神經外科學術組織的主席級別成員、世界神經外科各大知名專業雜誌主編以及神經外科教科書中以其本人名字命名手術方式和解剖結構的教科書級神經外科巨擘。

推進神經外科學術與技術的無國界交流,促進世界神經外科“全球化”,一直是INC的使命所在。相信在國內外神經外科醫生的共同努力下,全球腦腫瘤患者的治療困境將有更多新的突破。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