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湯湯止沸”:宜人貸暴力催收、砍頭息投訴不斷 遭資本市場唱衰

近日,宜人貸因暴力裁員站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家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已經走過5個年頭的企業,在不斷下滑的業績和用戶的口誅筆伐中顯得有些尷尬。

裁員負面頻出 人事、業務多次變動

天眼查顯示,宜人貸隸屬恆誠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2015年12月18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是“中國互聯網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

日前,在脈脈平臺上,一位網友爆料稱,自己是宜信員工,因不同意口頭裁員和0賠償,被關閉所有工作權限,踢出了工作群,目前準備維權求支招。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網友對此表示“疫情期間暴力裁員不可取”“錄音、蒐集證據、勞動仲裁”,甚至有網友稱,自己就是宜信員工,目前面臨失業。

事實上,這並非宜人貸首次傳出裁員消息,早在2019年年底,脈脈上就有宜信員工爆料其內部開始進行裁員,比例在25%-30%左右,並給出了N+1的賠償方案。

而裁員瘦身其實一直充斥在宜信的2019年,根據宜信2019年Q3財報可以看出,其行政管理費用為1.681億元人民幣,佔淨收入總額的8.2%,而2018年同期,該費用佔比為16.8%,已經砍掉了50%。。

此外,過去一年,宜信高層也出現了多次變動。2019年3月,曹陽辭任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宜人貸財務副總裁劉佳出任聯合首席財務官,協助原宜人貸首席財務官叢鬱工作。7月,宜人貸與宜信部分業務重組,升級為宜人金科後,宜人金科前CEO方以涵辭職。11月,繼任首席財務官僅8個月的劉佳辭職。

伴隨人事變動而來的實際是宜信業務的大面積調整。2019年3月,宜人貸官網發佈信息進行業務整合,整合完成之後,宜信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唐寧將出任整合後業務板塊的CEO。宜信惠民、宜信普惠、指旺財富三大板塊將被整合納入上市公司體系。宜信方面稱,只是將上述幾個板塊併入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業務層面還是合作關係,各自獨立運作。

2019年7月11日,宜人金科收購道口貸,但在收購發生之前,由於道口貸借款方北京童創童欣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逾期違約,出現兌付危機。

收購後的第二天,宜信旗下子公司易信財富就被曝出投資者維權的負面,7月12日,宜信財富官方的公告證實:客戶經理劉業成因涉嫌詐騙,向警方自首。據多位受害人收集的數據,這次事件受騙人數達到數十人,“被騙資金起碼上億元”。

2019年年底,有媒體報道稱,宜信將接手美利車金融,作為其大股東牽頭成立一個新的公司,將藉助原美利車金融的技術和渠道資源,繼續開展車貸業務。但目前該消息未得到證實。而此前,美利車因創始人劉雁南被警方調查,在美上市行程也因此擱淺。

砍頭息、暴力催收投訴層出不窮

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充斥著大量對宜人貸的投訴信息,其中僅在聚投訴平臺就有10000條,而在黑貓投訴平臺也已經超過2000條。“陰陽合同”“砍頭息”“ 暴力催收”是投訴關鍵詞。

2020年3月16日,據中國質量萬里行報道稱,一位用戶於2018年4月向宜人貸借款,合同金額77380.95元,其中信息諮詢費收8511.90元,前期服務費收3869.05元,到手金額只有65000元,分36期還款,用戶每期還款2976.88元,總計需還107557.03元。“已經還不動了,把人逼得沒活路了。我要投訴宜人貸,這實屬高利貸,基本上年化利率超過百分之四五十以上了”該用戶說。

而這並非個例,據新華網(603888,股吧)報道稱,去年7月,孫悅(化名)通過“宜人貸”APP借款80000元,分36期償還。合同顯示的本金卻是103896.10元,其中23896.10元為信息諮詢服務費。而孫悅每月需償還3974.22元,總共需還款143071.98元。

孫悅投訴後,“宜人貸”客服回應稱,用戶在借款操作時已對年綜合費率、月還款金額、合同金額、到手金額、期限等內容進行頁面告知,經過客戶本人確認後簽署合同。但是孫悅卻表示在辦理貸款時,並未有任何關於信息諮詢服務費的頁面提示。

根據2015年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七條,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

而在2017年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發佈《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禁止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以及設定高額逾期利息、滯納金、罰息等。

營收下滑、市值縮水 投行紛紛下調宜人貸評級

投訴頻出的背後,宜人貸的真實業績暴露在公眾面前。根據宜人貸發佈的最新財報顯示, 2019年Q3,宜人貸營收為57.47億,而2018年同期營收為84.6億美元,同比下滑32.07%。其中,2019年Q3,宜人貸的市場、銷售和管理費用高達40.98億美元,佔總營收比重的71.3%。

此外,宜人貸的股價表現也是一塌糊塗。截至發稿前,宜人貸股價報3.06美元,下跌4.97%,目前總市值僅剩2.88億美元,相比上市估值的24.4億美元來說,縮水超八成。

不得不說的是,瑞銀投資和瑞士信貸均在近日下調了宜人金科的評級,但未公佈評級下調的原因。而在2月4日,UBS將宜人金科評級從中性下調為賣出,目標價從9.20美元下調至3.70美元。實際上,早在1月22日,Credit Suisse瑞士信貸就已下調宜人金科評級為遜於大盤。

和訊科技認為,唐寧眼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制止宜人貸亂象,助其成功轉型。而作為正規持牌消費金融企業,宜人貸更需要明白牌照本身是行業准入許可,並非“免死金牌”,約束自身的經營行為,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營造有序的消費金融市場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