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周”唐寧佈道,宜信成立12年所有心得全在這

“英國周”唐寧佈道,宜信成立12年所有心得全在這

除了宜信公司創始人、CEO以及頂尖天使投資人這兩個身份之外,唐寧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昔日新東方名師。這段參與新東方早期創業的經歷,不但為他後來做天使投資人打下基礎,也成為他心繫教育,成為深受學子歡迎的“導師”的緣起。

英國當地時間5月22日和5月25日,“宜信十二週年英國周”活動期間,“導師”唐寧應邀相繼走進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倫敦商學院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並作講座,圍繞個人創業經歷、宜信12年的發展歷程,以及對中國金融市場新時代的觀察和思考等內容,為三所頂級學府的眾多學子帶去分享,並與大家展開深入交流,同時也歡迎學生們加入宜信的事業中。

“英國周”唐寧佈道,宜信成立12年所有心得全在這

唐寧在牛津大學和同學們暢談中國金融科技

繼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別在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發表演講後,這是唐寧再一次把課堂“搬”到海外。唐寧這次帶來哪些精彩分享?乾貨全在這裡。

創業、創新,就是要“彎下身來把手弄髒”

唐寧回顧了創辦宜信,將P2P模式引入中國的故事。2006年,預見到中國將進入信用社會,從華爾街歸來的唐寧創立了宜信公司,最初是以P2P(個人對個人)的模式,為出借人和借款人搭建個人信用借貸交易的橋樑。

“英國周”唐寧佈道,宜信成立12年所有心得全在這

唐寧介紹稱,由於當時國內還沒有P2P概念和模式,作為中國P2P領域的先行者,宜信在創業之初用“摸著石頭過河”,彎下身來把手弄髒的方式,努力探索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的新路徑,並逐漸發展為全球最大的P2P公司,旗下宜人貸在2015年登陸紐交所,成為國內第一家赴美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

唐寧指出,圍繞資產配置和多層次金融服務邏輯,宜信也抓住了財富管理的契機並不斷髮力加碼,“普惠金融+財富管理”雙翼並舉的發展戰略之下,宜信成為中國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的金融科技旗艦企業。

“英國周”唐寧佈道,宜信成立12年所有心得全在這

由倫敦商學院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商業論壇”上,唐寧在眾多參會巨頭企業中是唯一一位主旨演講嘉賓

唐寧在談到財富管理行業時表示,真正的財富管理應該是一個平衡的、穩健的、具有多種不同資產類別的組合,而宜信財富也是國內最早踐行這一理念的企業之一。也正是因為宜信在中國長期的金融實踐,哈佛商學院兩度將宜信案例載入哈佛商學院案例庫,全面梳理了宜信在普惠金融、財富管理、金融科技等領域的新戰略、新模式、新技術。

新經濟,新時代,新金融

“英國周”唐寧佈道,宜信成立12年所有心得全在這

唐寧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為學生們授課

唐寧講述了中國新經濟時代中金融市場最新的發展情況和機遇,以及自己對此的思考。

唐寧首先表示,十九大提出了中國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表明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新經濟發展勢頭非常強勁。“新經濟有兩個強大的助推引擎,一個引擎是中國2億多的中產階層和超過200萬的高淨值人群,他們在醫療保健、教育、金融服務等方面追求更高質量的服務;另一個引擎是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製造業為代表的技術,這兩大引擎對中國新經濟起著強大的推動作用,也由此出現了很多蓬勃發展的行業。”

唐寧稱,新經濟大背景下,中國正經歷著從傳統金融體系向新金融體系的巨大轉型。他以由技術驅動、有著創新的商業模式的公司為例指出,這類公司固定資產不多,更多的是擁有品牌、知識產權和技術,由於產品研發週期長、風險大,這些誕生於新經濟中的公司比其他公司需要更多的發展時間,通常可達七、八年甚至更久,這種特質使得這類公司難以像其他公司那樣憑藉較多的固定資產享受傳統金融體系的服務。

“英國周”唐寧佈道,宜信成立12年所有心得全在這

唐寧授課現場

唐寧說,這一新趨勢對現有金融系統也提出新要求,新經濟需要新的投融資體系和新金融模式的支撐,這需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小微融資、私募股權等直接投資方式,也包括與之相匹配的全球資產配置,新金融市場也因此迎來三大機遇,即在資源配置和分散風險等方面具備極佳優勢的市場化母基金(Fund of Funds)、能夠從資金、管理、人脈、洞察力上給予創業者支持的天使投資人群體的培養,以及能夠讓金融變得更加美好,滿足新金融和新經濟要求的科技。

唐寧指出,宜信的許多高淨值和超高淨值客戶通過製造業、進出口等傳統行業起家,他們目前考慮的問題主要包括三個,一是如何實現自己的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二是如何進行全球資產配置,三是如何將自己的財富和價值觀傳承給下一代。

唐寧對此表示,宜信通過在行業內的多年深耕,有能力幫助傳統經濟的贏家投資於新經濟、擁抱新經濟,從而成為未來十年、二十年持續的財富贏家。

“英國周”唐寧佈道,宜信成立12年所有心得全在這

互動問答環節,學員們踴躍提問

唐寧特別指出科技對於解決新金融體系和“新經濟”瓶頸的重要性。他表示,在科技的力量下,中產階級可以通過手機端來投資,小企業可以通過手機端來借貸,此外,宜信與亞馬遜、ebay和paypal均有緊密合作,跨境電商賣家即便不擁有實體類型的資產,只需提供其運營數據,通過宜信強大的大數據和風控體系,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賣家即能享受到宜信提供即時貸款,融資難題得以有效解決。“我認為,科技可以實現中國的新經濟。”唐寧說。

唐寧同時表示,上述分享和個人思考能夠幫助大家瞭解中國的經濟、金融和財富管理趨勢,並歡迎有志於投身中國金融行業的學生加入宜信,抓住機遇,與宜信一同踐行“科技讓金融更美好,讓實體經濟更美好”的願景。

宜信領跑行業背後:

投資能力,科技能力,國際化能力

唐寧喜歡將自己的經驗與人分享,這種無私和慷慨在國外同樣受到聽眾的熱烈回應。在互動問答環節,有學生問起宜信的成功之道。

在介紹完宜信的投資能力和科技能力後,唐寧還談到了宜信國際化能力中的重要一環,那就是人才國際化,而“用對人”正是宜信創業至今堅持正確做事的保證。

唐寧強調,從事金融相關的工作一定要有最強的職業操守,此外要把專業的事交給最專業的人做,這也要求企業要打破國界,聚焦專業和能力,用對的人。

唐寧指出,宜信不斷吸引著全球的行業頂級人士加盟,例如宜信新金融產業基金以及母基金合夥人Anju Patwardhan女士,之前曾是渣打銀行前首席創新官,管理團隊中的不少人來自國內外各大金融機構,熟悉海外私募股權、資本市場、房地產金融、投資移民,以及海外生活相關各個領域,這些都體現著宜信人才觀和宜信國際化能力,以及“立足全球視野,深耕本地市場”的國際化邏輯。

唐寧以宜信的金融和科技實踐為例指出,過去兩年,宜信投資了金融科技領域的近30家公司,並一舉成為了最活躍的全美最大智庫投資者之一。唐寧表示,中國以創新、以科技驅動的新經濟,將提供高質量的增長,金融可以在其中起到根本性的幫助作用。“在科技金融和財富管理領域,我們都看到了不少偉大的企業和企業家,我們很願意與他們一起合作。”

唐寧還提到了宜信在投資者教育方面的深耕。唐寧稱,中國高淨值人群對財富管理多樣性和全球化訴求與日俱增,而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則是財富管理、資產類別的特性和投資邏輯在理解上的“高門檻”,這也成為財富管理機構身負的使命與責任。

為此,宜信財富以動漫視頻為切入點,通過輕鬆、有趣的方式看懂投資、瞭解資產配置,讓投資者教育和投資者溝通得到更好的落地和推廣。

“英國周”唐寧佈道,宜信成立12年所有心得全在這

唐寧的分享不時引發學生鼓掌稱讚

唐寧表示,投資能力、科技能力和國際化能力是宜信的三個核心能力,這也是宜信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企業的原因所在。

三場TED式的精彩講座結束後,由於唐寧的分享激情飽滿而又不失幽默,學生總會“包圍”他繼續提問,而唐寧則耐心的逐一解答,一展“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風采。

時值宜信成立十二週年之際,唐寧攜宜信公司高管赴英國頂級學府展開交流與合作,這是宜信國際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正是在這樣的契機下,宜信向牛津大學捐贈“宜信教室”當天,唐寧在這所千年學府鄭重提出:宜信要做“百年老店,千年企業”,用做好長久事業的決心,給客戶、合作伙伴和同事帶去最長情的“告白”。

——————【THE END】——————

圖片來源 宜信財富

作者 / 牧森

“英國周”唐寧佈道,宜信成立12年所有心得全在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