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全球股市動盪下資產投資首推中國


唐寧:全球股市動盪下資產投資首推中國

《人民政協報》2020年首場“雲座談會”直播現場

經濟穩則社會穩。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如何立體評價中國經濟2020年發展的“危”與“機”,從中發現抗疫之下中國經濟的創新活力、中國金融業的使命擔當,理性看待消費習慣之變對中國未來相關產業發展帶來的啟示,成為各方聚焦所在。

基於這一背景,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於3月20日下午舉辦2020首場“雲座談會”,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受邀參加,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全國政協委員、中投公司原副董事長屠光紹,全國政協常委、財政部管理會計諮詢專家張連起,人民政協報社黨組書記、社長王相偉等經濟和媒體界“大咖”,在線共議抗擊疫情、促進經濟快速恢復健康發展相關議題。

對於此次雲座談會,3月23日的人民政協報以整版篇幅進行了報道。

唐寧:全球股市動盪下資產投資首推中國

以下是部分與會嘉賓觀點摘要。


肖鋼:加快資本市場改革開放 推進基礎制度建設      

疫情暴發以來,中國資本市場也經歷了跌宕起伏,市場交易量迅速增加,從經濟基本面看,我們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從全球市場環境來看,當負利率和量化寬鬆加劇了資產荒,中國的金融資產吸引力反而顯著增強了。在市場面臨衝擊時,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需要謹慎決策理性分析,保持定力,增強信心。

建議進一步加快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大力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建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積極拓展直接融資,通過發展資本市場,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屠光紹:增進溝通 為疫後外貿投資奠定基礎     

針對疫情對全球帶來的影響,我國需要做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和研判:

第一,這次疫情之後,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這需要及時做好研判;

第二,疫情之後,一些國家和地區有可能根據自身判斷,進一步使全球化進程減速,我們也需要前瞻性地安排對策;

第三,各國在貨幣政策上採取了不同的措施,這對疫情後的全球金融環境和市場會造成哪些影響,對進一步開放中的中國金融市場會帶來哪些影響,都需要我們加緊研判。

唐寧:全球股市動盪下 資產投資首推中國

全球股市動盪之下,圍繞投資理財方向,我首推中國。因為中國是抗疫工作做得最好,復工復產也最快。同時,我們還把抗疫經驗積極對接給全球其他國家,贏得了更多外國夥伴的信任。

經此一疫,未來還將有更多資金配置到中國市場。大家的注意力很可能是中國科技創新領域,因為經此一疫,這些領域化危為機的能力有目共睹。  

在此建議,全球股市震盪之下,投資理財者眼光要長遠,從科技研發創新到創造價值,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還存在著較大的風險,因此投資者要有5-10年的耐心,才能真正去伴隨這些高科技創新企業從小到大成長起來,因此市場也需要長期資金。


張連起:被疫情壓抑的消費大項有望得以釋放

疫情之下,不僅一些新業態、新模式提高了市場主體運營效率,新產業發展的必要性也得到了凸顯。同時,疫情下,我們的數字化治理能力也有提升。

建議,我們要繼續在鼓勵消費上做文章,疫情之下,我國百姓幾個比較大的消費被抑制住了:比如說汽車消費,改善型住房需求,我們不是要用房地產刺激經濟,而是因城施策,特別是因疫施策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信息僅供參考,據此投資交易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