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以春为贵,春分采茶忙。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茶以春为贵,春分采茶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茶以春为贵,春分采茶忙。

春分养生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使“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保持平衡。

茶以春为贵,春分采茶忙。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

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茶以春为贵,春分采茶忙。

白茶采摘季

对于白茶而言,春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春分前后,正是白茶采摘期。跨入春分,意味着白茶正式开始采摘或者达到了高峰期。

有茶谚说:“惊蛰过,茶脱壳;春分茶冒尖,清明茶开园。春分,昼夜平分,春色与茶色平分,茶芽肥硕,茶叶浓绿而柔软。”春分前后,茶芽吐新,如果没有大的倒春寒现象,就是采制白茶的最佳时机。

茶以春为贵,春分采茶忙。

此时,气温适中,雨水充沛,使得茶芽肥硕,茶叶浓绿而柔软,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高,茶味也鲜活,香气扑鼻。

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其茶多酚、维生素含量高,美容效果尤其好。

茶以春为贵,春分采茶忙。

茶以春为贵,春贵在其时。春分时节,气候宜人,正是啜茗品茶的好时光。

沏上一杯石古兰春茶,静坐于绿色盎然的美景里,沐浴着柔和暖阳,看茶雾袅袅,见嫩绿碧汤,真怡然自得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