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艙友”們說:感謝你,東莞醫療隊!明年此時,一起相約看櫻花

“艙友”們說:感謝你,東莞醫療隊!明年此時,一起相約看櫻花

“等到明年此時,我們相約來看櫻花!”

“相隔萬里,但我們的心始終連在一起。”

“感謝負重逆行的你們!”

在東莞第二批援助醫療隊隊員即將離開武漢踏上歸途之際,很多他們曾經救治過的“艙友”,向他們訴說了心中的感激之情。在方艙,患者被稱為“艙友”。這些艙友目前有的已經治癒在隔離點觀察,有的已經回家,還有部分在其他醫院繼續接受治療。

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護理副院長周俊輝:

“考不倒”東莞醫療隊,相約明年此時來漢看櫻花

“東莞醫療隊的表現真的很突出,不僅有精湛的護理技術,更有人文關懷之心,給患者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呵護,獲得醫護人員和患者的一致好評。”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護理部總護士長、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即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護理副院長周俊輝如此評價。

作為東莞市護理學會理事長、廣東護理團隊的總領隊,東莞第二批支援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隊長師清蓮給周俊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帶領的199人廣東護理團隊,也是我們方艙醫院最大的護理團隊,工作井井有條,科學規範,還能把大家都統籌協調好,真的不容易。”

周俊輝表示,東莞醫療隊進艙後分到了C艙,東莞隊有一半隊員是C倉B區的核心管理人員。

她從C艙負責人處瞭解到,東莞隊的護理骨幹把管理做得非常到位,分工明確,不僅工作紮實、踏實,更會有自己的創新之處,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對患者非常熱心、細心,把病人病情掌握得非常全面,對病情的瞭解很透徹,更懂得及時關注病人病情的變化。”

周俊輝說,她每天都會進艙督導,會現場隨時抽調提問,能明顯感覺到東莞隊隊員的專業和務實,對每個患者的病情都能夠準確掌握,隨問隨答。

能做到這點,“真的不容易。”周俊輝坦言,可見東莞隊員在背後下了很多功夫和用心在護理。

更讓周俊輝感動的是,“師隊長是來武漢支援的護理人員中年齡最大的,也是職稱最高的,本可以不用進艙,但她卻主動進艙,到一線去查看廣東隊隊員的工作,及時發現問題,手把手為護士做指導示範。”周俊輝說,在師清蓮的帶動下,其他醫療隊的護理領隊也紛紛進艙檢查和指導隊員工作。

師清蓮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對方艙醫院聯合護理團隊的快速融合,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能快速把管理架構理順,師隊長功不可沒。”周俊輝說。

東莞醫療隊要離開武漢,周俊輝非常不捨,“祝東莞醫療隊隊員身體健康、闔家幸福,我們相約明年這個時候來武漢看櫻花,你們一定要來。”

“舱友”们说:感谢你,东莞医疗队!明年此时,一起相约看樱花

艙友韓玲:

提前感受醫務工作者肩上的使命與責任

“我是一名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醫學生,患病是不幸的,但能得到治療是幸運的,而且進入方艙醫院後我提前感受到了作為醫務工作者肩上的責任與使命。”韓玲說,這次疫情感覺自己作為醫學生的“開學第一課”。

她2月22日確診轉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艙,心情很焦慮,也有些情緒低落。“要不就想蒙著頭睡覺,要麼就突然發呆走神了。這時,醫生和護士每次來查床都會很細心地問我的身體狀況,有什麼身體上的不適,然後很耐心地給我解釋。”慢慢地,在悉心照顧下,她說自己平靜了很多。

“當時,看著醫療隊隊員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艙內為我們測量體溫,血壓和血氧,發放食物和藥品並叮囑我們服藥劑量和時間。醫生會定時查床,詢問我們的身體情況並記錄以調整用藥,日夜穿梭的忙碌,工作量非常大。我說你們辛苦了,他們給我的回答是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這個崗位,就同時選擇一份責任,一份擔當。”

通過他們,韓玲說也逐漸明白“健康所繫,性命相托”展現的責任擔當與無私奉獻。“醫學生的這句誓言這群可愛的人正在恪守與踐行著。未來的我,也希望以前輩老師們為楷模。”

在此期間,方艙裡舉辦了一場詩歌朗誦會。韓玲錄下了東莞醫療隊集體朗誦時的一幕。“同心抗疫,我們在一起,我們明天會更好。我很感動。”

“雖然看不見你們的樣子,但我能看到你們清澈的雙眸。如今方艙醫院關閉了,但這段記憶會一直留存在腦海中。”韓玲說,聽到東莞醫療隊即將返程等消息時,感覺很惆悵。

“儘管不捨離別,但正意味著在疫情阻擊戰中取得了重大勝利!願你們歸途一路平安,早日回家與親人團聚。雖然我們相隔萬里,但心始終連在一起。希望下一個春暖花開之季,我們相約湖北,相約武漢!”

艙友華磊:

感謝負重逆行的你們

進入東西湖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後,37歲的華磊有了新身份—“方艙拍客”。他拍視頻記錄著方艙內醫護、志願者等的工作日常。從2月10日入艙,到3月4日轉診至雷神山醫院,他總共拍攝了92條短視頻,有數百萬瀏覽量。他說自己被醫護人員和很多人感動著,想讓更多人瞭解他們,要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不容易。

有一天,在C艙的一次探訪中,他碰到了正在帶著隊員們在場內粘貼小林漫畫的師清蓮。

“‘新的一年,多點溫暖’、‘因為有明天,我們才能熬過長夜’,這些語句生動感人,而這些漫畫讓方艙馬上變得生動、溫暖了起來,讓我非常觸動,我馬上就上前跟師護長交流起來。”華磊回憶說,師護士長當時說,醫療隊聯繫了漫畫家林帝浣,帶來了119份治癒系的小林漫畫,希望能給患者帶來正能量的鼓舞。“我馬上將部分漫畫拍了下來,發到了自己的抖音方艙日記裡,短短時間內就超過了60萬點擊量。”

華磊說,認識了師清蓮之後,兩個人很投機,經常會在一起探討武漢方艙裡邊的人和事。“師護士長是一個非常認真負責任的人,她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有時一看到哪個地方待完善或者哪裡有差錯,馬上就去處理。”

實際上,華磊是一名重症患者,他的病情也讓師清蓮牽掛在心。“我是素食者,她說要我加強營養。看到我就會問我需要些什麼,然後時不時給我帶她從家鄉帶來的食品。實際上,方艙醫院什麼都不缺,但是這份心讓我備感溫暖和力量。”

“抗疫勝利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感謝負重逆行的你們!你們辛苦了!感謝你們的付出!”華磊說,希望東莞醫療隊回去後好好休整,好好休息,待到明年春來再來武漢賞櫻!

“舱友”们说:感谢你,东莞医疗队!明年此时,一起相约看樱花

艙友羅芬:

你們是我最敬愛的人

“這個病毒來得很兇的。”羅芬回憶自己得病的那一刻。“我是2月1日傳染上這個病的,開始根本沒想到自己會得這個病,以為就是感冒,吃了點退燒藥就退下去了。結果2月4日,燒到了38度多,一直高燒不退。8號確診轉到了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羅芬在方艙醫院待了28天,在東莞醫療隊所負責的區域裡,“醫生和護士每天最少有4到5次給我們量體溫,測氧飽和度。還要給我們送飯,工作很繁瑣,而且強度也非常大。因為身上的裝備笨重,走路和說話都很費力,真的很辛苦。”羅芬說著還哽咽了起來。

“這場疫情讓一個個醫護醫員從四面八方趕到武漢,為了從‘死神’手中搶奪生命,她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險,做別人不敢做的事。”羅芬說,自己當時很心疼她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但是又怕他們被傳染。”

實際上,羅芬認不出照顧她的護士,只記得幾個名字,比如黃新武,“因為她們一個個帶著面罩,我們認不出昨天是誰給我送藥,今天是誰來給我送飯。她們的聲音是那麼的溫柔,是那麼甜美,從來沒有感覺她們有疲憊。”

聽說醫療隊要離開武漢了,羅芬說自己一方面很想他們回去與家人團聚,但內心又不捨得他們離去。“因為他們已經不是醫生護士,而是我的親人。”

“我想對這些親愛的醫護人員說,感謝你們在武漢最困難最危險的時候,逆流而上,不怕困難,不怕傳染。你們是我最敬愛的人,是我一生最感謝的人!”

艙友們的話

向向:王浩醫生,你很帥!雖然我沒有看見過你的臉,但是我就覺得你很帥!

李曉玲:昨天下午去醫院核酸檢測回到酒店,艙友說東莞來援助的團隊就要離開武漢了,心情非常傷感。不想跟大家說再見!在方艙裡的20多個日夜,感謝你們用生命守護著我們,感謝你們的照顧。

程靈:在方艙感受到的溫暖,會成為我一生難忘的回憶。感謝羅襯章護士長,感謝你的體貼和包容。

“舱友”们说:感谢你,东莞医疗队!明年此时,一起相约看樱花

黃凱:我感覺大家已經不是簡單的醫患關係,而是成了並肩作戰的戰友,你們的樂觀和堅強激勵了我們。今天突然聽聞你們準備回家,我內心既開心又難過,人生相遇,自是有時。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願她們都能平安回到家鄉,那裡還有掛念她們的家人和鄉親,待武漢鶯飛草長,春暖花開,那個車水馬龍,充滿生活氣息的城市再度回來的時候,歡迎你們回來重溫一下大家曾經並肩戰鬥過的地方,去看下心心念唸的櫻花,逛下美麗的黃鶴樓和東湖,吃上一口正宗的熱乾麵,咬上一口熱氣騰騰的小籠包,或者來一碗美味的牛肉麵,或是行走在這個城市,體會這個城市的風土人情,看一看街上那些來來往往,曾經拼過命去保護過的人們,我想下一次相會,我們都無需戴上口罩,可以看清各自的臉龐,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那般,真誠看著對方微笑。

全媒體記者 鍾晨 李春燕

醫療隊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