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經常見父母吵架是一種什麼感受?

周課通趙長松


小時候經常見父母吵架讓我很自卑。從小到大,我能感受到父母對我的愛,但是我沒感覺到他們對彼此的愛,每次吵架說的都是狠話,感覺他們不是夫妻,是仇人,有時候甚至摔東西。雖然沒有缺失父愛母愛,但沒有感受到家庭溫馨的氣氛,比起他們對我無私的愛,我更想他們相親相愛。在父母吵架的氛圍裡,我不敢說話,我也不敢和別人交朋友,因為不想讓別人知道我的父母愛吵架。在這種氛圍裡,我沒有幾個朋友,也不敢表達自己,生怕暴露什麼 ,久而久之,就養成自卑甚至有點自閉的性格。


三小嘆


我爸媽從我小時候就吵架,嗯,從我能記事起,一直到現在,我十七歲。昨天我在房間裡面聽到他們很大聲的講話我還以為他們又吵架了,神經馬上緊繃起來,心臟一下子就像要炸裂了,趕緊跑過去看,幸好沒有,但是那種心有餘悸的感覺真的…很痛苦……

小時候他們一吵架,我就特害怕,因為他們吵架的場面很恐怖,我很怕我爸打我媽,然後我又小勸不住,我就坐在家門口哭,故意哭得很大聲,撕心裂肺,目的是為了引起鄰居注意來勸架。

然後現在,他們吵架,我就在門口看著他們吵,只要不動手,我就默默哭著看著他們吵,一動手我就去拉架,所以混亂中的耳光什麼的少不了我的。

小時候就覺得千萬別離婚,離了婚我就得天就塌了,現在覺得,要離就痛痛快快的離吧,不要在這樣傷害對方了…有時候看他們吵架覺得萬念俱灰……挺想離開這個吵吵鬧鬧的世界的…

在這樣一個家庭里長大,除了有輕微的抑鬱之外我還特別排斥婚姻這件事,我都想好了我肯定不結婚,我真的沒有能力去喜歡別人…結婚太可怕了…你想想啊,兩個本來好好的人為了錢為了信任危機吵架,然後吵架然後動手,比賽誰更能傷害到對方,然後劃分財產,兩個人都想多得,然後拼命問孩子:你要跟爸爸還是跟媽媽……拜託了別問了別問了我真的,兩個人都不想要,我不能一個人嗎……


小輝帶你世界


我爸脾氣暴虐,唯我獨尊,大男子主義嚴重,經常沒有任何理由的找事,一言不合。就吵起來了。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也是我現在還會想起來的,是大概我上小學還是初中的時候,我在自己房間裡,聽到我爸媽在樓上又開始吵架。剛開始是我爸的罵聲,然後我媽也罵,然後是砸東西的聲音,再後面是我媽的尖叫聲和哭聲。我在房間裡好怕,不敢上樓。等後來什麼聲音也沒有了,我跑上樓,看到我媽躺在我家廚房過道里,閉著眼睛。這一幕我永遠都記得,太可怕了……但是我當時很快反應過來,趕緊把我媽扶起來,我媽又開始哭,然後我也哭。

父母吵架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童年的陰影。不僅在過年吵,平時也吵。小時候不懂事,總以為父母吵架是因為我,所以就努力地讓自己不犯錯,想盡一切辦法讓父母開心,不吵架,也因為這樣從小到底都表現得比同齡人更懂事一點。


小的時候的體驗是恐懼,大一點了是失望和煩躁,後來長大了發現一直跟著自己趕不走的感覺是孤獨。真的是孤獨,長久的孤獨。因為沒有人聽我說話,沒有人在乎我的感受。


那時候的我,對很多事情也提不起興趣,別人覺得自己過個生日如果父母能來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可是對於我來說就是感覺來與不來都沒有太大影響。平時對一些節日也不是很感興趣,感覺也就像平時那樣過,沒有什麼可慶祝的,就是所謂的儀式感不強。上學的時候也很自卑,性格內向,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


最後,我想說,無法改變從前,但將來是能改變的。真心希望看到這些的人能夠把這些給孩子帶來的恐懼就留在這一代,讓它成為歷史,再也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承受你們忍受過這些痛苦。共勉!


思如泉湧意如飄風


見到父母吵架很難受,很傷心。作為孩子,很希望父母恩愛,家庭美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不好。有的朋友就是因為小時候一直看到爸媽吵架,長大後對婚姻有了畏懼情緒。

夫妻之間也要以和為貴,凡事可以共同商量,互相包容。



俯瞰自我


很擔心,很煩惱,不希望任何一個受到傷害,內心很希望他們能互相忍讓,妥協!可是那時候太小不知道該怎麼對著生氣的父母表達,只能是一片憂慮,無奈,無助!只能力所能及做點小事,希望父母能有點寬心!童年不開心的時候,現在回想也是一片淡淡愁雲籠罩!父母都不在,回想一切都期望能夠重來,一定會有更美好的不同時光!


許棋淚


我認為棍棒教育才會影響孩子一生,但從小看到父母吵架更會影響孩子一生


癲癇病人1993


小時候父母吵架自己很無嘗和苦腦,長大了支持他分開,過不了別再互相折磨。


好馬識途1


不想讓吵架開開心心🥰所有身邊的人都開心連空氣都是清新的


曹睿26


不懂事,叛逆,感覺父母的觀點與習慣與自己的看法不一樣,難以理解


A1314世豪


給人感覺就是世界大概就是這樣的吧,不吵架不正常。所以這是小孩成長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