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

雙小魚看世界


韓國因為在造字上面,選用了不同的辦法,所以最終算是比較徹底地廢除了漢字,在發音、字形上面,和漢語迥異,而日本因為深受中國影響,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廢除漢字。

文字的起源

似乎所有的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只有自己的“音”,第二個階段才有自己的文字。

日本早就有了自己的土語,但是直到漢語詞彙的大量傳入,他們才逐漸借鑑,然後有了表達自己發音的文字,最終形成了自己的語言。

韓國也是如此,韓語其實早先都是被稱為“朝鮮語”的,歷史上他們說了很長時間的朝鮮語,但是在朝廷、民間卻一直都是在使用漢字,直到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世界各國都追求民族的獨立,有意識地在文字上追求獨立,韓國也不例外,於是創造了一套相對獨立的語言。因為有了日本的教訓,所以他們在造字的時候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歷史上朝鮮語人民如何造字

早期的朝鮮語種人如何使用漢語呢?他們原本沒有文字,在記錄自己的發音的時候,一直在嘗試著使用漢字來描述。

但是從6世紀開始,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這個工作一直都很困難,因為漢字是用來描述漢語的,所以用漢字來表達朝鮮語,那是極為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於是經過長期的嘗試以後,他們就發現了兩種辦法。

一個是去處某些漢字的漢語意思,將朝鮮語的一些意義賦予這些漢字上,並用這些漢字來表達相應的朝鮮語的意思。

另一個就是放棄漢字的讀音,只採用其意義,以此來描述朝鮮語的某些發音和表述內容。

韓文文字的分類

在1945朝鮮獲得了獨立,1948年的時候,他們開始提出文字上的獨立,也就是要徹底廢除漢字。後來經過研究,他們推出了一套全新的文字,這些文字包括三類,固有詞、漢字詞、外來詞。

1、固有詞

這類詞組成和英語相似,在基本構成上和我們使用的漢語拼音相似。這類詞由24個字母組成,包括了10個元音字母,還有14個輔音字母,由這些字母構成不同的組合後,就是韓國人使用的韓文,這些文字和漢字是毫無關係的。

2、漢字詞

這些字就是早期人們使用的時候,主要用漢語的音、意逐漸發明出來的一些字,這些和我們漢字有關的字,在這類字中佔比很高,高達70%。

3、外來詞

這就和我們漢語裡面逐漸冒出來的外國詞一樣,比如我們經常說“酷”,就是從英語的“cool”轉換而來的,只不過,韓語還會給這些詞專門弄個新的樣子。

也就是說,韓語的改革,除了讀音上幾乎完全不同以外,造字的時候,採用的辦法也和日本完全不同,他們現行文字的主體是固有詞,而這些文字和漢字完全不同,所以他們就很好地廢除掉了漢字。


小小嬴政


提前需要說明的是:日本不可能廢除漢字的。之前日本也有討論過廢除漢字的事情,但是由於各種阻力沒有完成。韓國的國情和日本不同,能夠廢除漢字和其自身有很大的原因。

韓語中的漢字

在說韓國徹底廢除漢字之前,先了解一下廢除之前韓語中漢字的情況。原本的韓語中分為三種詞彙構成:漢字語、固有語和外來語。顧名思義,漢字語就是用漢字構成的詞語,能夠用韓文和漢字兩種方式書寫;固有語就是韓語中固有的詞語,只能用韓文書寫;外來語是外國傳入韓國的語言,同樣只能用韓文書寫。根據韓國國立國語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廢除漢字之前漢字語所佔比例為66%,固有語約有26%,外來語大約有4%,還有一部分是漢字和韓語固有文字構成的詞語。由此可以看出,漢字詞彙在韓語中所佔的地位還是十分重要的,廢除漢字一事也不是十分簡單。

韓國使用漢字大約是在三國時期,受到中國的文化影響,推崇儒學,修習漢文化。世宗大王在頒佈訓民正音(1443年)之時,還是以漢文化為中心的。訓民正音之後,韓國獨有的文字就出現了。直到1894年的甲午更張之時,還是以漢字為中心的語言。在1895年韓國頒佈了《高宗勅令》,其中的“第86號第9條”中,將韓國的公用文改為“漢字和韓文共用”。不過,在日本殖民時代,日本推崇的是漢字文化,韓文並未有太大的發展。韓國解放以後,其“使用固有文字”的意識逐漸增強,也是韓文得到發展的重要時期。

韓國初代領導人李承晚政權時,就曾經主張廢除漢字,然而並沒有按照他所設想的廢除掉。上圖是韓國新聞中使用漢字和韓文的比例變遷,可以看出來,到1963年的時候,韓文的使用比例已經接近30%。

漢字的廢除

漢字的教育在1945年以後貫穿了韓國小學、中學和高中。上圖是韓國從1945年~1980年之間,在教育方面使用文字的變遷。可以看出,隨著韓文的影響力增強,在1970年的一段時間內,採用全部韓文教育的方式。直接導致這一代人對於漢字的斷層,這也是後來推行漢字廢除政策時阻力較少的人。

韓國第五代領導人朴正熙(1963年12月17日 – 1979年10月26日),是軍人出身,延續了李承晚的漢字廢除政策。從他在位的時間來看,剛好是韓國教育全部使用韓文教育的階段。1970年,韓國政府正式發佈宣言,廢除漢字。但是輿論的反映十分強烈,1972年被迫更改。但是更改以後的漢字課程,只是作為選擇科目,不作為考試必考科目,而且在現實的社會中也不會使用,學生學習的動機不足。而且小學階段完全是韓文的教學,並不會教漢字。韓國還有規定,隨意教小學生漢字的學校,會被處以十分嚴格的處罰。所以逐漸漢字在韓國的地位越來越低,直到近年的韓國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夠用漢字寫名字的。

日本不會廢除漢字

首先日語中的發音來看,不像韓語的人為“造語”富有對變形,最簡單的例子就如同下圖一樣。

日語同樣的一個“こうしょう”的發音,在奈良時代的時候還有很多種寫法,但是到了江戶時代以後,就統一成一個了,如果沒有漢字,如此多的文字全部採用一種寫法,完全是亂了章法。而韓文則不同,雖然也有同音字,但是畢竟是少數,通過語義還是可以理解的。

關於日本會不會廢除漢字,我們看一下一位日本的論述:

そもそも、なんで廃止する必要があるのか? この質問を見たとき、最初に抱いた疑問はそれです。漢字は文化の根元に関わる文化、それも遺産ではなく生きている文化であり、漢字を廃止するということは、漢字に関連する文化全體を捨てる事です。本気で漢字の廃止を主張される方、日本語教育より英語教育を優先せよという暴論を平気で唱える方をたまに見かけます。殘念ながらそうした方々の主張には、文化に対する敬意やその価値に対する驚くべき見識の欠落が見られます。

大致翻譯:原本為何要廢除漢字?關於這個問題,我從最初就抱有疑問。漢字是文化的根本,不是一種遺產而是活著的文化,廢除漢字就意味著將漢字相關的文化全部拋棄。現在依然還有歌頌“英語教育優先的,廢除漢字”主張的人。很遺憾,對於這樣的主張,我認為他們缺乏對於文化的敬意和無法看到其中的價值。

結束語

韓文從其語言結構上來講,具備廢除漢字的條件。當然,也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著巨大的關係。只不過,日本是不可能廢除漢字的!

部分文章介紹:

《日本要收取二維碼使用費?真相究竟如何!》

《日本的不可思議:你的常識在日本行不通!》

《談日本人國民性:“忍”並非本意,“嫉妒”與生俱來?!》


日本二三事


首先你要搞清楚一點,韓國更徹底去除漢字,是他為了去除以前附庸國事實而放棄使用漢字!!現有的所謂韓語說白點就是韓語拼音。你能指望拼音表達正確意思?單獨一句話你拼音能理解啥意思,單獨一個拼音是啥意思鬼曉得!!所以你看韓國人的身份證名字會發現標註了漢字加韓文就是這個意思!!韓國徹底拋棄漢字的弊端就是我可以說全民都可以算是半文盲!試想下要是在中國,全民都只會漢語拼音會是啥樣子😊!哦,聽說近段時間韓國有關人士想恢復漢字,不過貌似蠻難!當初我國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等有識之士還主張廢除漢字全民英語的,還好沒成功!也算萬幸。


剪不斷的思緒2016


人與人之間更為友好,人本身也更為放鬆一些,街道乾淨,各種適合閒逛的小店,發達的商業和人文環境,讓韓國社會能夠更好地來處理面對一些事情和情緒。

而在韓國同樣能感受到中華傳統的影響,至於漢字的弱化乃至廢除,確實韓國做得相對更徹底一些,原因主要在兩點:

首先,韓文屬於孤立語,和其他語系沒有多少關係,書寫使用韓文字母。而日語屬於黏著語,它的書寫是片假名加漢字的混合。

其次,古日本受中國傳統的影響更大一些,保留了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一些古建築,古文化的名字都有濃重的中國意味。而韓國本身受到中國的影響沒有那麼大。

但無論是日本,還是韓國,要徹底廢除漢字,依舊需要很長時間。

你對韓國最深影響是什麼?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老李有刀


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個必然是……

民族自尊心。

然而,民族自尊心用在廢除漢字上是不對的。

因為文字這種東西,核心關鍵是:

用的人越多,越流行,含金量越高,越需要去學習。

我有預感:

未來韓國還要重新使用漢字。而那時,他們國家將付出極為巨大的學習成本。


其實不難理解。

就好比英語,這種語言與我們的漢語,毫不沾邊,但現在中國的教育怎樣?

幾乎所有的學校初中就開始學習英語,而不少是從小學開始學習。

我們的漢語那麼美,使用的人數又是全球第一,為什麼大家,以及國家還要鼓勵國人學英語?

這是因為:

早期,在國家還是非常貧困時,為了更好地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科技……

為了更好地與西方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更好地融入這個燦爛的世界,不得不採取的必要手段。

既然,我們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可以大力學習英語。

那麼可以肯定:

如果n年後,當中國步入發達國家的行列,經濟總量全球第一,傲視全球時……

韓國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為了更無縫地與中國有著更順暢的貿易往來,他們是不是有一天要鼓勵韓國人學漢語?

即使韓國政府不鼓勵,韓國的民眾也會為了自身的前途,獨自學習漢語。

這是可以想象出來的。


語言這種東西,本質上就是:

剩者為王。

中國北方的蒙古國,人口318萬,母語是蒙古語。

我們假設,蒙古國這318萬人口中,有五千人精通漢語,那麼憑感覺,你認為這五千人是不是蒙古國的中上階層?

大概率是這樣的。

原因是,只有較為明智的蒙古父母才會發自內心地認識到漢語的極端重要性,並堅持自己的下一代學習漢語。

試想一下,以你對中國的瞭解,假如現在你換成是蒙古國某個家庭的父親,你是否會強迫自己的孩子也學習漢語?

我想是的。

在互聯網上,關於漢語的內容數不勝數。

而使用蒙古語創造的內容少之又少。

假如不學習漢語,你就是給他一臺超級計算機,就是給他提供1G的寬帶,也是沒多大用的。

不說什麼,一個外國人,他只要會漢語,則中國數以億萬的網絡小說,幾乎可以免費看。

無數的電視劇,不用翻譯,也可以看。

還有億萬的科普文章,有的還是精品科普,他們也可以免費看。

但如果只認識蒙古文的話,你說,他上網看什麼?

看什麼?

估計只能看抖音了。

這也是抖音在海外發展極為順利的原因之一:

不會漢語,也能看。


給我一個國家,開局就是500萬人,而且是處在強大中國的近鄰,那麼,如果我有德才一些,就會鼓勵國人學習漢語。

假如這個國家就是處在美國的北方,那就要學習英語,誰叫我只有500萬人口呢?

誰叫我只有500萬人口呢?

可假如我自私一點,我會讓專家獨自開發一門語言,強制國人只能學“母語”。如此,一下子就能把他們封閉起來了,而我這個君主的地位更加穩固了。


不同的出生,掌握的資源就是不一樣,這是必然的。比如我的兒子和比爾蓋茨的兒子,雖然都是兒子,但未來掌握的資源必然是大不一樣。

同理,生在不同的國家,掌握的資源,能看到的東西也是不一樣。

如果我出生在一個小國,只有兩百萬人口,不幸的是,還有一個地位極為強悍的母語,比如dkdaskkahdf語,由於種種原因,我既沒有掌握好英語,也不認識漢語,那麼,在這個互聯網橫行的世界,我能看到什麼?

美劇嗎?兩百萬人口,翻譯後,受眾面太小,你有動力去翻譯?

中國的電視劇嗎?中國億萬的小說嗎?

同樣還是人口太少,失去了翻譯的動力。

更別提《金瓶梅》這樣的名著了。

那麼你想想,我這一生,見識將是多麼的狹窄,用井底之蛙來形容也不為過。

綜上:

語言這種東西要隨大流!

人要有自尊心。

民族要有自尊心。

但不能用在語言上。


美國曾經是英國等國的殖民地,是不是?

那麼美國建國後,就說要廢除英語,自創一種語言,名曰:美巴拉巴拉語。

則,你認為,美國的做法對嗎?

同理,韓國本來已經有很好的漢語基礎,發揚光大是再容易不過的事。

且漢語的使用人數又是全球第一,就沒必要再推出韓語。

語言,本質上首先還是一種工具,其次才是代表文化。

既然是工具,就要用最流行的。

我們為何不放棄Windows系統呢?而且這種系統還有不少衍生收費。

我們為什麼不用免費的開源系統?

現在,韓國國內,如果他們不學好中文或者英文,則:

單純只會韓語的人,他們在網上查資料時,是受到很大限制的。

畢竟,互聯網上的,還是英語和漢語居多。

當然,他們也可以採取網頁翻譯的形式,但限制還是非常大 。


隨著時間的推移……

隨著互聯網的大發展……

使用不流行的語言,其帶來的弊端,數十年累積起來,那是相當可怕的。

這種可怕針對的不止是個人,而是整個民族,整個國家。

我們在網上花五分鐘就能找到想要的答案,而如果只使用韓語搜索,卻要花費半小時才能找到。

則這種低效率,在數十年上百年的累積過程中,會對整個民族造成傷害。

解決辦法是什麼呢?

很簡單,要求國人既要學習韓語,更要學習漢語和英語。

可是,問題來了。

既然解決辦法是學習漢語,那為什麼之前要去廢除呢?

少學一門語言,就能節約一個學生好幾年的時間。

時間就是競爭力,就是全球競爭力。


寒木釣萌


這個與民族自信心有關。

日本里面夾雜著中文和英文。學過日語的都知道。日語裡面的電腦鋼琴等發音直接沿用英文的。中文在日語裡面更是明顯。

日本雖然狼子野心不死,但是它本身還是很有骨氣的,也基本沒有被殖民的歷史。所以日本還是比較自信的,也講究拿來主義,當年中國強大,就學中國。後來英美強大就學英美,自己強大了就不會怕外來文化的影響。

再看看韓國,歷史上韓國就是被虐的國家。李家王朝開始就是明朝的附屬國。被日本打的還不了手,最後好事明朝幫忙。後來明朝沒落了,也沒幫明朝,直接投靠清朝。中日甲午戰爭,中國落敗,朝鮮又稱為日本的附屬國。

所以古韓文中不但夾雜著中文還有日文。當年先是搞去日文,結果自己首都改成漢城。漢城這個名字對於這種嚴重自卑的國家來說有多尷尬,想想都好笑。後來改首爾。韓國先後在語言中去日文和中文,以為可以提高民族自信,結果顯得更自卑。真正自信的民族是不怕外來文化的,比如中國,各種外來文化都被融入到中國文化裡面來了。

韓國的娛樂基本上也是學的日本。三星當年根本就是個垃圾企業,產品不入流。美日打貿易戰,搞得兩敗俱傷,三星從中跪舔老美得到了很多貿易優惠。從此把日本的半導體逼入死角。這次美國和華為搞起來了,三星又乘機擴大領域。但是華為和東芝不一樣,中國和日本也不一樣。


迎風抬槓被打臉


韓國相比日本,為什麼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他們與中國的關係差別,決定了處理這一問題的關鍵。

如果把中國比作老師,韓國與日本,就好比入室學生與旁聽生的區別。一個認為學好了,不用再學了。一個認為沒學夠,還想不斷的學習。

韓國急需建立自己的文化體系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記得,我有一個朋友,大學學的是工程造價專業。剛出社會找工作,由於沒有工作經驗,到處碰壁。基本上的公司,都要求要有工作經驗,尋尋覓覓半年,都沒有公司肯錄用他。為了能夠很好的找工作,他的父母就給他介紹了一在工程造價方面有多年經驗的人給他做師父。在工地上,他跟著師父摸爬滾打半年,基本上熟悉了整個工作流程。但是,他總覺得沒有在師父那裡學到什麼東西,總是逢人就說,他跟著師父,幫了他師父很多忙。他的知識體系,是他在學校學習時建立的。他的本事好像是天生就會一樣,自學成才。他跟我說:他沒有在他師父那裡學到東西,這個師拜得很失敗。

我想韓國徹底地廢除漢字的原因,就是跟我得朋友一樣,想獲得自尊心上的虛榮。認為學到家了,沒有什麼可學的了,不需要老師了,也不想承認這個老師的存在。

日本學習學習,永遠不夠得學習!

日本曾侵略華夏,自覺已勝中國。但又內心矛盾重重,更是一個有自知自明的民族。表明上想廢棄漢字,但又不想徹底廢棄漢字。是因為,作為一個旁聽生。他總覺得,師父還有很絕學沒有教授。由於日本盜學心甚重,怎麼可放棄深學的機會呢?

所以我覺得他們就是入室學生與旁聽生得差別,一個不想學,一個沒學夠。


群山玉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這個分了幾個原因

1. 教育:雖然日韓自古以來掌握漢字的都是精英居多,但近代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的識字率,起碼生活最基本的那一部分,還是不錯的。

2.發音:日語發音不如韓語豐富(20多個諺文可以組成的音節數遠多於日語),且一個字可對應多個音節,自然日語在表音缺乏的前提下更有表意的需求。隨之而來的是不少片假名拼寫的外來語被轉為同音,使得寫在紙上也不知所云。

3.歷史:朝鮮半島先後成為中國的附庸國、日本的殖民地,自身的文化根基底蘊要遜於日本,而棄用漢字一說也是為了擺脫日本的印記,不僅僅是古代中國的問題。即便如此,韓語還是有很多和制漢字詞。漢諺混寫和假名混寫的形式太像了,可能有羞恥感。

4.訓讀的存在,使得日本固有詞也可以方便地用漢字表示,私watashi山yama,相比之下韓語的訓讀詞很少,也就是與本土語言的結合程度不夠。

5.輸入法:韓文字母和鍵盤幾乎是一對一結合 因此轉換漢字輸入反而不方便,而日文輸入就是漢字假名混合輸入的。

但是無論日文和韓文,因為大量的中文詞彙的存在,去掉漢字都會產生歧義等對語言理解造成障礙問題,但是從韓國的實踐來看,這反而會改變人們的寫作與說話習慣,最終讓語言反過來去適應漢字的缺失,減少歧義的產生。


雲牧臻


因為韓國的民族主義心理更加嚴重。

我先來說說日本吧,日本自古以來,就是以學習見長的,從唐朝的遣唐使到後面的佛教流入日本,到近代全面西化,日本千百年來都是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的。日本雖然有大和民族之稱,但他始終對於外來文化是不牴觸的心理,他們常常能將外來文化進行很好的內化,進行有日本特色主義的內化。

漢字就是一個最為明顯的表現。他們雖然使用漢字,但是漢字的意義已經和我們大陸的漢字的意思有所不同,他們的漢字更多的具有日本本土特色而且是本土發音。由漢字他們還發展出自己的平假名片假名,豐富了他們日本自己的文字。

諺文是一種表音文字,一開始只是為了更好的表達朝鮮語,也為了便於讓更多人能夠書寫語言而產生的一種符號文字。是一種輔助性文字。

朝鮮半島廢除漢字,應該從近現代史開始講起,朝鮮半島被日本佔領後,日本推行皇民化,強令朝鮮半島上的人們必須使用日文。哪裡有反抗,哪裡就有壓迫。日本強行推廣日文,使得民間民族主義高漲,民間開始偷偷使用諺文與之對抗。諺文逐漸成為了民間使用的主流文字。

二戰結束之後,朝鮮半島沒能統一而出現分裂局面,而後進入朝鮮半島戰爭。在朝鮮戰爭之後各自建立國家,這時民族主義更為盛行。

建立國家之後必定民族自尊心更強烈,他們需要更能代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不是使用舊有的漢字,因此漢字會被廢除也是情理之中的,這也是我們必須,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現在韓國有一些聲音說必須恢復一些基本的漢字教學,以便傳承自己的文化傳統等等。這就不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因為這畢竟是他國內政,我們歷來主張不干預他國內政。


莊瓦寒南閩閒人


很簡單,漢字在日韓兩國都是身份的象徵。朝鮮半島是兩班大臣(貴族)學漢字寫漢字,日本是皇族和華族(上層貴族)學漢字寫漢字,他們認為這是身份高貴的象徵。朝鮮對漢字的依賴更多源於藩屬國的地位,為了給中國皇帝寫奏摺,為了參加中國的科舉,都必須學漢字。世宗大王發明的拼音文字對底層百姓來說更實用,普及也快,當朝鮮王室被消滅,兩班大臣地位消失,完全平民化之後,維護漢字的體系被朝鮮底層百姓消滅。然後為了擺脫“藩屬國”的心理陰影,把擺脫漢字作為一種指標。至於歷史研究斷層,那就是沒有文化底蘊的民族的悲劇了。

另外,朝鮮半島被日本殖民過,也是他們放棄漢字的原因之一。

而日本,皇族仍在,貴族仍在,因為沒有“藩屬國”的心理壓力,保留漢字也就順理成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韓日兩國的歷史給中國人提了個醒——漢字簡化是從漢字誕生之日開始一直在進行的過程,漢字簡化到什麼程度?私下以為,到如今的程度就好,不能再繼續往下。至於回頭用繁體,大可不必,因為現代社會節奏快,寫繁體浪費大量時間,不利於文化普及(雖然電腦打字很快,但是我認為手書一定要保留,這決定了智力程度)。書簡識繁是必要的。更高層次的部分留給對文字有興趣的人。達到一種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