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統發“一教一輔”,夠用嗎?各位老師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三味聊教育


“三味"教的是初中政治,按上面“減負”及師德師風要求,這麼多年來,在教學資料上,手頭上就一本教材,加學校統發的一本測試卷。

但是,說實話,若要想弄個好的教學成績,僅靠這點教輔資料真得較難。

怎麼辦呢?

現在上面已嚴禁學校和老師向學生統一收費購買教輔資料,也不允許誘導學生到指定書店購買指定教輔資料。

在這敏感時期對待這種敏感問題,不僅學校大會小會講,而且老師們也特別注意。

開學這些天,各書店老闆都會拿一些教輔書樣本來,丟在教師辦公室,供老師幫學生選購。或許也有老師指定全班學生統一購買某種教輔書,畢竟全班統一,才能高效使用。至於書店老闆是否會給老師“回扣”,不得而知。

但是,這種做法,無論是否獲利,老師都會冒風險。這些教輔書標價虛高,據家長反映,同樣的書,在某寶上購買,通常為5折左右,比實體書店便宜很多。如果老師真指定書店購買,勢必引起家長質疑,一旦有個別家長舉報,難免遭受麻煩。

因此,“三味"原則上不推薦任何資料。既使對畢業班學生,僅僅推薦某本教輔,決不指定書店,也絕對保證自願購買。

如果教輔資料實在不夠用,我寧願自己辛苦些,多花點精力到網絡教育資源平臺上去查找。自己免費給學生打印一點,花點小錢,安心!當然,現在教室都裝有智能白板,把資料裝在U盤裡,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老師,您又是如何解決學生資料不夠難題的呢?

我是“三味聊教育",感謝您的閱讀、關注和點贊,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三味聊教育


我是小學老師我來談談這個問題。

根據教育部和發改委等部門聯合下發的文件精神,每個學段只能向每位學生推薦一種教輔資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一教一輔”。

我們今天已經開始講新課了,這些被指定的教輔資料還沒有到位,今天的數學作業也是我在黑板上出了幾道數學題。有的家長已經在微信裡諮詢我,買什麼教輔資料合適。

我只能回答,我不能給你們推薦任何一種,因為我一推薦,就是在違反教師行業的內部規定。所以我拒絕給家長們推薦任何教輔資料。

對於統發的“一教一輔”是否夠用的問題,老師和家長們都知道不夠用。‘’配套‘’來的教輔資料有的根本就不“配套”。課本內容已經發生變化,課程標準已經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可是教輔資料依然是過去的老題,內容陳舊,題型老套,所以老師們根本就不喜歡使用配套來的教輔資料。

過去我們都是指定教輔去叫家長們自己去買。可是有一部分老師和商家都看到了其中的利益,於是老師和家長聯合起來,向家長們推銷教輔資料。老師賺取提成,書店可以增加收入。

我親戚家的女兒在另外一所小學上學,老師叫買幾種教輔資料,因為我一個同學家開書店,我就給親戚家女兒去那家書店買了幾套。結果孩子中午放學回家就哭了,說老師說了,孩子拿去的是盜版書,不是正版的,要去某某她指定的書店去買才是正版的,小孩子埋怨我這小姨給她買盜版書,可是作為大人清楚這是怎麼回事,最後我親戚又去指定的地方買的,就過關了。

其實這樣的現象,在很多學校和很多老師的身上出現過,但是永遠不會是全部老師都有這樣的操作。

所有老師叫孩子買資料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叫孩子多加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其實家長們對於買教輔也是蠻支持的,但是因為一些老師的過度貪婪的行為,引起了家長們的反感,也引起了有關部分的關注,現在一律不準老師以各種形式給學生們推薦教輔資料。

那麼我們怎麼解決教輔資料不夠用的現實問題呢。

我們學校的方法就是老師們去書店自己挑選合適的、質量好點的教輔資料。憑稅票學校報銷,然後拿給學校打印室,學校派教微機的和管理後勤的老師負責速印。並且不允許向學生收取一毛錢的費用,所需紙張的費用在辦公經費裡面出。

由此一來,家長們對於學校和老師的做法很滿意。

家長們想給孩子在多做些題,那麼老師也只會跟家長面對面交流的時候,給家長建議,什麼樣的資料使用價值高一些,絕對不會在微信群裡去建議家長去買什麼資料,就怕家長截屏舉報。老師們也不想給自己找麻煩,大家說呢,老師也不圖什麼沒有何必給自己找麻煩吧。

我們學校屬於很支持老師工作的,有的學校不是這樣,學校不管,老師也不敢叫家長集體買,那隻好把配套的教輔做了就沒事了,其他沒有任何資料,老師也沒有辦法,現在小學裡面練習題中圖形特別多,老師根本沒有辦法在黑板上畫出來,沒有相應的試卷,老師真的覺得無能為力。家長們買的資料也不一樣,也不能作為統一的資料來練習。有的老師消極地說,沒題更好,學生省力氣,老師也輕鬆,就是不知道家長們怎麼認為的!

朋友們說說你們對於教輔資料的態度和解決的方法吧!期待您的留言分享。


淺淺的教育


學校統發一教一輔,不夠用的,也不好用。比如語文這兩年都實行部編教材了,可是配套的資料還沒有及時更進,老師拿過來只能挑著用,造成很大的浪費。

所以一般情況下老師會去書店,當然也有書店送一些資料過來讓我們挑選,我們會根據學生的情況挑選一本或兩本。具體操作有兩種:一是告訴學生買什麼,然後讓學生自己去書店購買,二是老師出面和書店談好價格,然後讓書店送貨上門。 因為很多家長都質疑老師會從中吃回扣,現在老師做這件事時有很多顧慮,能不買就不買了。

第二種選擇就是老師從網上整理一些資料,然後打印出來,由學校印刷室印刷。

第三種就是把整理的資料發到家長群裡,讓家長自己去打印出來,但這種方法很少用,因為家長嫌麻煩。

第四種就是老師把資料整理成課件,然後播放讓學生抄錄下來。

第五種就是比較常用的,也能避嫌的。就是把需要用的資料名稱交給學校,由學校來統一購買,老師不過問錢的事。

不知道大家還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源小米


若真是每個學校都能夠做到“一教一輔”,並且每個學校的教材和輔導資料都統一,這肯定夠用。但若是學校之間心存競爭,通過各種途徑增加資料數量,讓孩子通過大量練題來拼成績,那麼傻傻地堅持“一教一輔”的學校成績肯定要落後,對這個學校來說“一教一輔”肯定是不夠用的。

這事兒,在於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怎麼解決,不在於各位老師怎麼解決。因為老師的回答只能是一個——“夠用”。


“一教一輔”是教育部和發改委規定的,初衷是減負增效,夠用,也不允許你不夠用。

教育部等四部委早在多年前就發文通知,中小學教輔書籍必須遵從“一教一輔”,不允許過多徵訂資料,也不允許老師向家長和學生推薦輔導資料。

教育部和相關部位的目標很明確:制止教輔亂象,減輕家長經濟負擔,減輕孩子課業負擔。不管夠不夠,不是老師說了算,政策規定夠,就必須夠用。

教輔資料的作用旨在配合教材,總結重點知識,訓練對應習題。按理說,一本也足夠,兩本、三本會稍顯凌亂。而且以現在教輔的風氣,兩本資料裡重複的內容會非常多,完全沒有必要去買第二本教輔來用。老師指導學生用好一本,足矣。


目前絕大多數學校都在實施“一教一輔”,覺得“一教一輔”不夠用的老師應該是少數。

老梁所在的學校和區域基本上都是一教一輔,沒有老師抱怨一教一輔不夠用,甚至有老師覺得教輔裡面的題太多,難度也太大了。讓學生選擇做一些就好了。

可能是因為學校學生層次低,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也低了,整天抱怨著教輔不夠用,大搞題海戰術的現象還真不存在。

如老梁之前所言,教輔大多都相互抄襲,有一本真的夠了。多了,只是讓孩子多花了錢,刷重複的題而已。



老師覺得教輔不夠用,主要是覺得教輔上的很多題不適用,需要重新找罷了。

現在的老師,多會因材施教,不再偏信教輔,也不會一下子甩一大堆重複的、過偏的、過難的題讓學生做。他們往往會多方涉獵,選擇合適每個孩子做的題,讓孩子針對性訓練。

教輔訂一套就夠了,但老師可以選擇性地從別的地方給孩子印製一些題目來做補充和修正。老梁所在學校,教輔上的題都是選擇性做,過偏過難的題目不做,老師每週給孩子印一套針對性的測試卷,以確保教學質量和孩子對知識的鞏固。


總之,不建議過度依賴教輔,是不是要加題,是不是用統一徵訂的教輔,要根據自己所教的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定。不能針對所有學生都大搞題海戰術,這樣肯定不利於孩子的學習。

我是梁老師,長期奮戰教育一線,以上是我的觀點,歡迎討論。

師說新育


學生統發“一教一輔”,也可以說夠用,也可以說不夠用。

為什麼“一教一輔”夠用?

教輔是知識的保存方式,基本的教材就已經把相應的教學內容都已經編排好了,相關的教學點、教學內容,甚至是教學方法在教材中都是能體現出來的。比如語文方面的內容,語文說簡單點就是語言表達的方式方法,是語言邏輯結構的體現,基本的課文展示相應的文章結構、敘述方式。這些基礎內容就已經將核心的重點給我們展現出來,學生的學習就圍繞這些重點進行學習即可。

為什麼“一教一輔”又不夠用呢?

教材和輔導書,從基礎的知識點、信息量來說已經足夠學生學習了,已經夠學生把相應的文化水準提升起來了。但是,只憑基礎內容的學習,只是掌握到學習的根,應用方面又完全不夠,學生還需要大量的練習來配合。同樣還是拿語文來說,只看課本上的文章,反反覆覆,有時候也會顯得枯燥乏味,我們就需要給學生提供大量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在大量的文字閱讀中尋找更多的語言學習感受和經驗。

小結:“一教一輔”夠用是在內容的質上面是足夠了,但要讓學生能力的提升,不僅要有基本內容,還要有大量的訓練提升,舉一而不反三,學習還是固化的,沒有真正學會。所以,要讓學習有進一步的提升,不僅要有質的學習,還要有量的練習。

如何使用好教輔書籍呢?

教輔是學生學習提升的重要工具、重要內容,因此,要很好的去使用這些教材資料,才能幫助學生快速提升學習效果。

一、在基礎內容上,教材和輔導資料要反覆看、反覆練、反覆講。

反覆看,就是對這些基礎的教材和基本的輔導書,進行反覆學習。把基礎的概念進行反反覆覆的學習,正式學習前預習,過程中細緻地學習,完成後認真提煉,隔段時間後複習。將一個基礎內容反反覆覆地學習,才能真正的體會到內容的本質和核心,掌握本質學習和思考就能從根本上出發,不會受到表面現象的誤導和迷惑。

反覆練,就是對基礎的內容進行反覆練習。有很多的題目都可以進行反覆練習,同一道數學題可以反覆做、反覆練,每做一次都會有一次的收穫。即使是語文也是一樣的,同一個作文題目都可以寫上十遍、八遍,甚至幾十遍都是沒有問題的,一個題目反反覆覆的練習,作文考試的時候還會怕嗎?反反覆覆的練習後,對一個內容的瞭解還不深嗎?

反覆講,就是要求學生對自己學會的內容反覆拿出來自己講。自己講的時候,不管是給別人講,還是自言自語地講,都是訓練我們學生將所學內容快速吸收和轉化的良好方法。通過一邊的講解,我們的大腦就會一邊地思考具體的問題解決思路是否正確。

反覆看、反覆練、反覆講從大腦科學分析上來說,就是讓一個內容在我們的大腦神經元的連接上形成髓鞘化,讓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繫粗壯、緊密,這是最簡單、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二、在拓展內容上,要大量的收集相應的練習材料,甚至是整理練習題庫。

在教學上真正有能力的老師,一定會解題的,而且一定會從多個角度來解題的。這樣的老師思維是非常靈活的,變通性非常強,這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實就是大量的練習得來的,就是我們現在大家所謂的題海戰術。

對於我們的學生在學習,就是要模仿優秀老師的成長經驗,學習要多準備練習材料。

在語文閱讀上,要大量的閱讀、海量的閱讀,各種課外書、課內書、報紙、雜誌、小說、神話、故事等都要大量的去涉獵。閱讀的越多,大腦思維才會越發散,信息才會越多,才更容易在信息與信息之間形成一個個的聯結,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學習內容。

在其他的科目上,也是類似的,要通過網絡、各種教輔書籍,收集和整理自己的練習題庫。通過在題庫的練習過程中,找到舉一反三的應用拓展的思維和方法。

結束語

以上就是我們對“一教一輔”的一個分析,夠用是基礎的知識點和內容,不夠用是練習的數量。如果孩子能夠很好的做好“一教一輔”的使用,家長做好引導和思考,在小學階段是能完全幫助孩子的學習。但是在初中以後,方案雖然類似,但更多還是看學生自己自主地去學習。

@童教雷鳴,專注於6-16歲孩子的潛能開發和學習能力提升,科學分析教育問題,做簡單的事,堅持做,歡迎關注!

童教雷鳴


1夠了的,高一9門課,根本寫不完有的還有本小的,而且老師真的很重要,剛剛我小城市市的,老師和網課裡的名師真的差別很大,雖說主要看自己,但是有個好老師會少走百分之60的彎路


明月清風1545468959


夠用不夠用不知道,但是老師肯定不會只讓寫這一教一輔的!我兒子學校每科至少三套練習題。


火花蝴蝶1


出題,印


Skr青椒


學生統發“一科一輔”,說的是省級教育部門統一配發的教輔資料。在我們江蘇,叫補充習題。納入了免費教科書範圍,是不用購買的。

而實際上,教科書和這個補充習題,是不夠用的。但是現在的政策規定,學校和老師,是不允許統一為學生代購教輔資料的,一個是加重學生負擔,二是涉嫌吃回扣得好處。只要老師這樣做,就是自己貼錢買,家長也一樣咬定你吃回扣,所以現在我們這裡沒有老師會做這樣的傻事,不夠用,就讓學生抄寫,又有什麼關係呢?

不過,真正讓學生抄寫的情況是很少的,或者說沒有的。為什麼呢?因為除了省級教育部門配備的教輔資料外,市級教育部門也推薦了一套教輔資料,只是不是同一配發,要求學生購買。

筆者這裡操作方法是,學校不經手,只是告知學生,新華書店什麼時候到學校售書。當然,書店賣書並不進學校,都是在學校大門口進行。家長願意買就買,不願意買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去勸你,完全是家長個人行為,跟老師一點關係都沒有。

從實際情況來看,基本上是百分百的學生購買,因為別的資料是否適合家長並不是很清楚,而這套資料都是跟教科書配套的,使用了多年,反映一直都不錯。加上老師也用習慣了,所以家長都願意購買。

一般有了補充習題和這份資料,也就夠用了。至於有些家長自行到書店,或者在網上購買各種資料,跟老師沒有任何關係。即使是大家都購買的那份市級資料,大多數老師也不會對學生提出作業要求,也很少批改。只有教科書上的習題和配套的補充習題,才全部批改講評。

對於教輔資料這一塊,筆者對其它地方怎麼做不是很清楚,所以只能說這麼多。希望網友們說說各地的情況,互通有無。


當代師說


學生統發“一教一輔”,夠用嗎?各位老師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先說說現狀吧,我們這兒統一語文和數學各訂購了一種,語文不怎麼清楚,數學是《課堂精練》,上面題的難度比較大,而且這本書在外面市面上很難買到,我不說原因,你們都應該懂的。嘿嘿我真不懂。如果配合教材上的習題和統一訂購的教輔我覺得還是夠用的了。

因為本期我教三年級數學,從三年級開始很容易出現兩極分化,所以對於常規要求外,我還要求他們自己購買一本計算題本,畢竟計算是基礎,計算不過關,無不從談學習其它複雜內容。從小學到高中無不涉及到計算,說明計算是多麼的重要 。


對於如何選擇計算題資料的問題,其中我心中也有數的,我通過市場上比較了幾種,選擇了一種自認為難度適中,練習全面的計算本,但我卻不敢向家長推薦,否則可能引來一些麻煩,所以我採取的形式,家長可以自行去購買練習,或者由我每天拍照發到群裡面自己打印或者抄寫,而這一切的要求都是自願,我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不想因此而給自己帶來麻煩。

當然最後家委會主動找到我,家長特別想讓我統一來安排這個事情,既然如此我就把我收集整理的計算題本發給家委會,讓他們統一複印給每一個孩子。至於其它的作業我基本都沒有增加了,目前已經有的我覺得比較合適了,而且還和班主任一起協議,如果誰的作業多一些,我們另一科的作業就稍稍少一些,真正地為孩子們減負,但也不會減掉學生的成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