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醬層毫無意義:醬層有害卻難形成,作釣時遇見的都是腐殖層!

最近看到一條有意思的話題:化紹新老師說水底無醬層,即使有也沒影響!但程寧老師卻說:醬層害你無商量,決不能忽視醬層的作用!況且二人都是釣魚,這就給廣大釣魚人產生了很大的疑惑:到底兩位老師誰說的對呢?今天我們就聊聊何為醬層以及會不會對魚產生影響!

聲明:化老師及程寧老師都是我所敬佩的老前輩,以下言論無詆譭、無抹黑、無誇大!請槓精們免開尊口!

什麼是醬層?又會有什麼物質可以引起醬層?

談論醬層毫無意義:醬層有害卻難形成,作釣時遇見的都是腐殖層!

我們口中所謂的醬層並不是某一種物質,而我給醬層的一個定義是:由植物、動物被細菌所分解而成型帶有絮狀菌絲的真菌層稱為醬層!

跟大家說個小案例:養過魚的朋友應該有所體會,當我們餵食過多後殘留的魚食的表面會形成一層白色或透明狀絮狀物。摸上去絲絲潤滑但卻富有一定的彈性,我們此時都會說這樣會使得水質變化的!而我認為這種絮狀物也就是醬層的根本,只不過水底內有許多泥沙以及其他物質所以才不會是透明的!

我們通過兩個方向來為大家解析醬層的由來和影響吧!首先我希望大家理解一個問題:自然水域與黑坑之間有很大的區別的原因,就是在相同面積下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的量是截然不同的!好了,下面開始!

自然水域:

自然水域的水底沉積物大多都以樹葉、水草等無機物為主同時伴隨著沉澱的灰塵、死亡的藻類從而形成一個鬆軟的泥底!由於本身沒有太多油脂和蛋白物質這也導致即使細菌分解也不會出現很長的菌絲,那麼此時水底雖然看上去很鬆軟但托起餌料還是沒有絲毫問題的!所以我認為野釣中是不會存在醬層之說!

黑坑:

黑坑是一個封閉的池塘,所以當裡面投入餌料後又不能被魚全部消耗乾淨就會飄落到水底。由於餌料裡含有大量的動植物蛋白以及各種糖分,這也就給細菌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來源。如果此時水溫比較適宜細菌生長,那麼水下就會形成一層的菌絲聚合體!隨著不斷的作釣這種菌絲聚合體會在水下沉澱,伴隨著大氣壓、水壓的作用從而會不斷的壓縮其空間,最後會形成我們所說的醬層!

對,您沒看錯!我認為黑坑的確是含有醬層的,但釣不到魚卻不是醬層的作用哦!我們可能忽略了一個因素:中魚後魚體掙扎的力氣能否驅散某片區域內的醬層呢?答案是肯定的,魚都能把泥攪起來更何況是細菌形成的菌絲聚合體呢!

但對於許多釣友們所說的重餌會拉下目數一點來講,我認為那最多是給水底砸出一個坑而不是陷入泥中!兄弟們,如果陷入水中我認為你掛的不是餌料而是鉛坨!

小結:想必許多釣友此時都會明白了,這不就是動植物以及餌料發毛了嗎?哈哈,沒錯。就是發毛了,只是不同水域內發毛的效果不同而已。黑坑略粗,野釣略細僅此而已!所謂的醬層就是因細菌發毛後形成的真菌層,只是由於灰塵及沙粒落在面從而一層壓一層才會形成所謂的醬層!

醬層到底有沒有害處?大家口中的醬層其實是腐殖層!

談論醬層毫無意義:醬層有害卻難形成,作釣時遇見的都是腐殖層!

如果單純從醬層的角度去考慮我認為的確有害處,細菌在分解食物時會吸收氧氣從而排出二氧化碳。那麼此時會導致附近形成一個低氧甚至無氧的環境,魚自然不會靠近此地進行覓食!但如果想要形成這樣的情況需要在水中沒有魚的時候,均勻打上粉餌並且需要持續一段時間才可能形成這種能夠把餌料陷進去的情況!

也就是說黑坑裡的醬層的確是有害處,但是有醬層的地方也不是平時我們作釣的地方同時也不是魚類經常光顧的地方!

是不是恍然大悟?對,沒錯!魚在水下覓食以及搶食時會攪動某片水域的水底,這就導致此片地方根本不可能形成鬆軟的真菌層!形成的只是帶有泥沙物質的腐殖層!

腐殖層:由植物纖維做支撐,以泥沙、腐敗水草等等細碎的物質為填充物從而形成的鬆軟的水底!

對了,沼澤就是由這些東西組成的!而腐殖層對於水底的魚來說卻是非常好的食物溫床,所有的水生動物的幼蟲全部藏在此!魚類也可以輕易的翻動腐殖層從而獲得裡面躲藏的動物幼蟲,故此魚類非常喜歡在這種水底進行覓食!那麼及時自然環境下會有所謂的醬層,也會因魚類覓食動作從而四散開!

我不保證腐殖層能夠托起鉛墜,但托起個餌料啥的還是綽綽有餘吧!更何況還有一個浮漂在上面幫忙,別拿浮力不當回事!

小結:醬層固然有害,但其形成條件略微苛刻。而許多人都把腐殖層誤以為是醬層,這才導致我們對於醬層的理解出現偏差的根本原因!

腐殖層在作釣當中會有什麼影響?同時魚又會如何利用腐殖層!

談論醬層毫無意義:醬層有害卻難形成,作釣時遇見的都是腐殖層!

首先我們在這裡不討論浮漂變目的其他原因,只是來為大家通過作釣體驗從而讓大家加深對腐殖層的作用和影響!通過上面的文章大家能夠大致瞭解到醬層和腐殖層的作用,由此引申出另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野釣途中會出現浮漂變目的情況發生!首先我要說:如果您作釣當中浮漂開始變目數,我只能說您拋竿拋的挺準啊!

當魚在水底覓食時會攪動窩點下的腐殖層,從而讓窩點下形成一個略深的凹陷,這也是許多人作釣中浮漂變化的根本原因!不過自然界很難形成這樣的條件,除非我們窩點下游來大量個體較大的鯉魚時可能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打樁:鯉魚在受到向上的威脅時會將身體鑽入腐殖層中,從而利用泥濘的水底來抵抗向上的拉力!當我們遇見打樁時是不是就感覺很迷惑,不知道該如何做?下面我通過腐殖層的特性,來為大家講解如何讓魚自己從腐殖層出來!

當魚鑽入腐殖層時會一定不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周圍的泥漿能夠更好的包裹自己,從而增加自身的摩擦力已抵抗向上的拉力!那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魚略微掙扎,當鯉魚打樁時我們可以

略微晃動魚竿讓魚產生疼痛感。雖然此時鯉魚有可能會繼續往下鑽,但它不可能一直往下畢竟它不是鑽頭!所以當鯉魚發現即使往下鑽也無法躲避危險時,它們就會自然通過逃離來躲避!

總結:我認為化老師說的更像是腐殖層,而程寧老師說的是純粹的真菌層!雖然它們可能表現上很類似,但在實際作釣中檔化老師所說的更像是垂釣當中最真實的體驗!當我們調輕餌料的比重能夠中魚時,這並非是因為離開了醬層(腐殖層)而是因為魚類更容易吸入罷了!

我也同時在每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到12點期間在西瓜視頻直播間與大家現場分享作釣思路,讓我們釣魚之路上不在迷茫!座右銘:不講魚情的言論,都是無稽之談!我是柯南小餌,一名熱愛釣魚的釣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