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人际交往场景,为什么如鱼得水的总是别人?

有家长问我,跟孩子的关系特别糟糕怎么办?要搁我说,所有糟糕的人际关系中(包括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必有一方是“不会说话”的,一开口就把天聊死、把人气死的那种。同样的家庭成员结构、同样的人际交往场景,为什么如鱼得水的总是别人、处境尴尬的总是自己?该怎么做才能速效补救?

同样的人际交往场景,为什么如鱼得水的总是别人?

1、“开口之前”想一想:对方的立场是什么?

速效补救人际关系短板的第一步是,开口之前想一想“对方的立场是什么”?

疫情期间因公出行,原来的司机家在外地短期内无法返岗,于是临时抽调了另一个基层单位的司机。那天是大年初一,西北风生冷生冷的。说实话,心里头是有些不高兴的,一则这不是非得在大年初一必须办结的那种重要又紧急的事;二则当天回不来还得在外头住一宿,三则原本该负责这事儿的人也在同城。真是哪哪儿都不痛快啊——可是,一上车,这许多的不痛快竟然神奇的消失了。

分明是坐惯了的一模一样的车,可却又确确实实完全不同了:特别喜庆且温馨。车厢两侧分别挂了一对儿红彤彤的桔子型小灯笼,柔软的红色穗子水波一样微微荡漾。还有香味儿,不是那种让人呼吸不畅的浓郁香水味,而是前味浅浅甜、后味醇醇清的苹果香,仔细找了找,哟,侧门贮物格里还真搁着一对儿又圆又鲜的苹果,一个是桃花初开粉嘟嘟的红富士,一个是柳芽初生绿莹莹的颜色黄香蕉。最让人心暖的是,座位上竟然还有一个烫呼呼的暖宝宝,顺手往怀里一搁,绵绵热气一点驱散了西北风的冷硬和细细掖藏的那点儿不高兴,往日的平和宁静就这样回来了!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贴心的零食、音乐以及满满一大壶泡了红枣生姜的开水——这哪里是一次匆促的出差啊?简直是到朋友家做客的感觉。

关于司机为什么能做到这么好,他说,“你也不容易啊,大年初一的,五点就得起,天还这么冷,路上要三四个小时呢,能舒服些就尽量舒服些过呗,一到地儿又要开始忙。”

换了任何一个人,在同样场景中经历我所经历的,是不是都会心生感动?是不是都会在有机会时候顺手帮他一把?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也罢,社会中的普通或特殊人际关系也罢,能得对方一个“心生感动”或“心怀善意”,便是大成!

正如同,这个刚入职不久的年轻司机虽然只是普通中职毕业,但是,我们能够非常笃定的看见:这样的他,怎么可能永远只是司机?是的,大年三十晚上才接到通知额外加派了初一凌晨出车任务,年轻的司机没有任何抱怨不说,还尽可能的站在坐车者的角度去想问题,尽可能照顾好坐车者的心情并想方设法把三四个小时的行程变得松快又惬意——任何亲子关系的畅顺沟通、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都是以“对方的立场是什么”为基本前提的。

同样的人际交往场景,为什么如鱼得水的总是别人?

2、“开口之时”想一想:导致对方态度的因素有哪些?

速效补救人际关系短板的第二步是,开口之时想一想“导致对方态度的因素有哪些?”

有一组有趣的数据,说是大象因为足够强大,所以13岁以后才开始繁殖;而有一种刺猬,出生才刚刚40天就开始大批量繁育后代,一窝能生32胎,只因为它太弱,如此这般便可以抵御环境中的变化和危险。身为动物的它们,会本能的在生育与生存之间找到平衡;生而为人也是一样,除了动物性本能的权衡与选择之外,更会极致运用学识、智慧及其他人类特有资源对所处环境中、人际交往中的得与失、利与弊进行精确的计算,从而谋求最大化——这既是作为经济学理论基石的“理性人”观点,更是人类在漫长生活史形成的起码“理性”与“自利”,这无可厚非。区别无非是,被人们叫做“坏人”的那类,是通过“绝对利己式”的强取与掠夺谋求利益最大化;被人们唤做“好人”的那类,是通过“相对利他式”的共情与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亲子关系和其他人际交往中,开口之时想一想“导致对方态度的因素有哪些”,便不会犯忌讳惹人厌,便不会无意中堵塞了畅顺的沟通渠道而不自知:孩子今天进门时候明显情绪低落,家长却视而不见吆三喝四逼写作业,全然不顾孩子很有可能遭遇到不好的事情正急需家长的方向性帮助和情绪性安抚,比如遭遇校园霸凌、被老师冤枉之类。或者,孩子哼着歌儿情绪高涨的进门,明明是因为记得今天是妈妈生日且精心准备了礼物想来一个大惊喜,可妈妈却为了孩子床底下的一只臭袜子而怒不可遏劈头盖脸各种臭骂……从此之后,也许这孩子遭遇了再怎么惨痛的事件,家长也成了最后一个知道的人;从此之后,也许这家长终其一生再也收不到孩子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了——为什么呢?

因为,家长不曾在开口之时停一停,不曾根据当时、当境孩子情绪的好或坏想一想“导致对方态度的因素有哪些”。如果预先思量周全了,开口时的表达内容及语气语调等就可以与对方的心境态度高度匹配契合——谁不喜欢与这样的人交往呢?谁不会对这样的人“心生感动”“心怀善意”呢?

同样的人际交往场景,为什么如鱼得水的总是别人?

3、“开口之后”想一想:对方有没有了解到你对他的理解?

速效补救人际关系短板的第三步是,开口之后想一想“对方有没有了解到你对他的理解”?这话听起来有点绕,但却是一切不良人际交往过程的“高效润滑剂”。在人际交往(包括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中如何做到“让对方了解到你对他的理解”呢?方法有两个:

一是在人际沟通中遵循“10/10/10原则”。

“10/10/10原则”是管理学上关于“某个决策有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的一条黄金律。我们大多数人在跟人沟通时都存在一个问题:不考虑这一句话说出去之后有可能产生的长远影响。正所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中听的话固然不至于“六月寒”,但今天一句明天一句的叠加,必然形成人际关系的负性复利效应。

“10/10/10原则”如何实施呢?

第一是在“开口之前”想一想,这一句话如果说出去,在10分钟后会产生什么影响?第二是在“开口之时”想一想,这一句话说了,在10个月后会产生什么影响?第三是在“开口之后”想一想,这一句话说了,在10年后会产生什么影响?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没有之一),越熟悉越亲密,越要在开口之前想一想,要像“对待陌生人一样”认真且郑重,而不是信口胡沁满嘴跑马。

在任何人际关系中始终如一践行“10/10/10原则”,必将有助于你在人际关系交往中降低感性因素的影响,迫使自己随时考虑人际交往过程中对言语内容、语气语调等有可能带来长远影响的考量,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二是“倾听、决策、交流原则”。

“倾听、决策、交流”是Twitter前CEO提出的决策者沟通模型。当然,这六个字谁都认知,但真正了解其顺序性与巨大价值的人不多。这个决策者模型同样适用于所有人际交往过程(包括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尤其是,当你为主导者的时候,“倾听、决策、交流”的顺序便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倾听,然后决策,最后交流——当然,不能让它们之间间隔太长时间。

“倾听、决策、交流原则”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关键诀窍有三条,一是要始终坚持“先倾听”,二是绝不要乱了顺序,三是要尽量缩短每一步之间的时间差——你有没有让对方了解到“我尽了自己最大能力站在你的立场去理解你”?这就是最温和、最坚定的表达,更是最长情的尊重、最美好的接纳。


祁云:擅散文,善评论。专注于家庭教育、写作辅导、大语文教学探索及传统经典阅读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