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桑葉收穫

一, 桑葉產量的預測

桑葉的產量,一方面受歷年肥培管理、採葉程度等影響外,同時還要根據當時的氣候、樹齡、施肥水平和用葉時期等因素而決定,特別是當時的氣候條件,對桑葉的生長髮育關係很大。所以,估計桑葉產量時,要分地塊估算,逐年積累資料,以備參考。

桑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桑葉收穫

1.春葉產量的預測

預測春季桑葉產量通常有兩種辦法:第一,從歷史資料來推算,按不同地塊桑園分年分期的產量,結合當時的肥培、樹勢、氣候等情況,對照當年的條件,估算出當年的產葉量。第二,在各個代表性地塊內,抽樣調查一些桑樹的枝條長度與條數,用枝條的總長度和單位條長的產葉量來推算產葉量。如湖桑品種平均條長在130~150cm時,每米條長產葉量約為100g。

由於桑樹生長受各種條件的影響,即使在養蠶初期,產葉量還不能最後確定。大量用葉是在五齡蠶期第3~7天中,因此在五齡蠶前應再對桑葉進行一次實測。在不同地塊的桑園中,選擇大小適中的桑樹若干株或若干行,採光葉片稱其重量,再按每天遞增2%~3%的幅度,計算出用葉時的產量。

桑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桑葉收穫

2.夏、秋葉產量的預測

夏蠶期桑葉收穫量的預測與春季有所不同,因夏蠶是利用新梢的腳葉養蠶。因此,夏蠶桑葉的預測應根據春伐桑園的多少和成林桑園的長勢來確定。一般成林桑園,夏蠶飼養數量約為春天的20%。

各地秋蠶的飼育是分次進行的,因此秋葉產量的預測應分次進行。秋葉收穫多屬摘葉片,產葉量應以片葉來計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用隨機抽樣法選取有代表性的樣株10株。調查現有葉片數,加上從估產到五齡最大用葉量時長出的葉片數,然後減去計劃留葉數,即為調查株可採葉的葉片總數,並算出平均每株葉片數。

第二步調查每千克葉片數。選有代表性的枝條若干,除梢端應保留的片葉外,全部採下,混合隨機抽取稱量。調查1kg葉的片數,最好多稱幾次,求其平均數較為正確,如往年有調查數據,可以參照應用。據調查,湖桑品種每千克秋葉一般在160~240片之間,但因品種、肥、水條件及採葉時期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同一品種,肥、水條件充足的葉大而厚,葉片較重;中秋蠶期葉片比早秋蠶期大;晚秋期又比中秋葉片大。因此,確定1kg葉片數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全面考慮。

第三步1kg葉片數確定之後,即可算出每株產葉量,從而算出每畝產葉量。計算方法如下:

調查株可採葉片總數=調查株現有葉片數+可能增長葉片數-計劃保留葉片數。

平均每株可採葉片數=調查株可採葉片數÷調查株數

平均每株採葉量(kg)=平均每株可採葉片數÷1kg葉片數

畝產葉量(kg)=平均每株採葉量(kg)×每畝株數。

桑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桑葉收穫

二,桑葉收穫方法

收穫桑葉,是栽培桑樹的主要目的。但桑葉是桑樹的營養器官,桑樹本身營養物質的合成,5%~10%來自根部,90%~95%來自葉片。採摘桑葉,勢必不同程度地影響桑樹生長,尤以夏秋,多次採葉,矛盾更為突出。因此,收穫桑葉,既要根據養蠶需要,適時地充分利用桑葉,不使桑葉老化浪費,又要適當留葉,不影響或少影響桑樹生理,做到“養”與“用”相結合,使桑樹持續穩產高產。

桑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桑葉收穫

1.桑葉收穫量的概念

桑葉的收穫量,常以片葉、芽葉、條葉量來計算。

(1)片葉量。片葉是葉片和葉柄的總稱,凡摘片葉養蠶,收穫量以片葉量計算。

(2)芽葉量。芽葉是葉片和新梢的總稱,春蠶大蠶期,一般採芽葉養蠶,因此,春季產葉量大多以芽葉量計算。

(3)條葉量。條葉是指一年生枝條和芽葉的總稱。進行條桑養蠶時,從一年生枝條基部剪下,連枝帶葉養蠶。

片葉、新梢及枝條的比例大小,因品種、環境、栽培條件及其收穫時期等而有不同,在春蠶五齡收穫時,其比例大致如下:在條葉量中,枝條佔40%~50%,芽葉量佔55%~60%;而在芽葉量中,新梢佔20%~25%,片葉量佔75%~80%,因此,100kg條葉中只有片葉45kg左右。

桑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桑葉收穫

2.春葉的收穫

春蠶用葉,一般一、二齡小蠶選採枝條上部的適熟片葉;三齡採枝條中、下部止芯芽,俗稱三眼芽;四齡採止芯芽,可結合剪採細小條葉,五齡分批伐條收穫。實踐證明,先採止芯芽,再採生長芽,能使春葉增產5%~10%。

桑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桑葉收穫

3.夏秋葉的收穫

(1)夏葉的收穫。桑樹夏伐後,一般要到7月上旬才開始有養分貯藏,夏蠶用葉需掌握“採”、“蓄”兼顧,以“蓄”為主的原則。小蠶選採春伐桑的適熟片葉,一、二齡蠶選採夏伐後新梢下部適熟葉,三齡和大蠶利用疏芽葉的新梢下部四、五片腳葉,切勿採摘過度。

(2)秋葉的收穫。早秋、中秋、晚秋蠶的小蠶,在新梢上部選採適熟片葉。大蠶從枝條下部往上採,其中早秋用葉不超過著葉數的一半為度;中秋只用枝條中、下部葉,保留枝條上部7~8片葉不採,使其繼續進行光合作用;晚秋未停止生長的新梢,保留5~6片葉不採。已封頂止芯的,保留3~4片葉不採,切勿全部採光。

夏、秋蠶採葉,要注意帶採葉器,摘葉片留葉柄,勿傷樹皮和芽包。

春、夏、秋葉採摘量的比例,因品種、樹齡和肥培管理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成齡桑園夏葉佔春葉的20%左右,秋葉為春葉的1.5倍左右。幼齡桑園夏、秋葉的比重較成齡桑園大。

表1三年生低幹桑春、夏、秋各季的桑葉產量

桑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桑葉收穫

4.葉質鑑定

桑葉質量的好壞,不僅關係家蠶幼蟲的生長髮育,對蠶蛹、蠶蛾、蠶卵各個時期都有一定的影響。桑葉質量是指桑葉的營養價值和實用價值,一般用物理和化學性質來表示。桑葉中的化學成分主要有水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纖維、灰分和維生素等,這些物質在桑葉中常保持一定的比例,但在各種環境條件影響下,桑葉也有一定的變化。

表2 桑葉化學成分

桑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桑葉收穫

鑑定葉質的方法,以蠶兒飼育成績為基礎,結合化學和物理方法進行。在目前條件下,往往離不開憑經驗來判別葉質,一般鑑別方法有以下幾種:

(1)葉色、葉位及手觸鑑定法。這種鑑定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憑經驗來判別適熟葉,但也必須瞭解桑葉的生長過程。桑葉由開葉到成熟直到硬化,葉色是由黃綠變為深綠。手觸桑葉感覺柔軟,隨桑葉的成熟而漸覺粗硬。從葉位上來講,新梢的上部未成熟的嫩葉,往下逐漸成熟。這種鑑定方法簡便,在過去和現在各地均廣泛採用,但由於葉色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鑑定中不能一概而論。

(2)含水率測定鑑定法。測定桑葉含水率的高低鑑別小蠶用桑的適熟葉,是目前蠶種場和農村配合葉位、葉色、手觸鑑定適熟葉的一種方法。經驗證明,一齡用桑含水率78%~80%,二齡用桑以含水率75%~77%為宜。方法是:一般採取新鮮桑葉剪去葉柄,隨即稱得鮮葉重,然後把它放在60℃烘箱中焙烘4~5小時,烘至恆重為止,稱得幹葉重,鮮葉重減去幹葉重,即得桑葉含水量,計算出含水率。

桑樹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桑葉收穫

(3)蟻蠶齧食鑑定法。把採下的桑葉給苗蟻試食,給桑1~2次,取出蠶兒吃過的桑葉小片,向有光線的方向透視,如桑葉被吃穿成許多小洞,說明桑葉太嫩。如果桑葉被吃而不穿洞,則桑葉過老。如葉片有少數被吃穿的孔,大部分未被吃穿而留上層表皮的為一齡適熟葉。

(4)就眠率鑑定法。就眠率的大小,關係到營養條件,利用這一原理可以鑑別葉質的優劣。即孵化後的蟻蠶在28℃下食桑40小時,接著絕食30小時,數出不同試驗區的就眠蠶數,算出就眠蠶率,由就眠蠶率的高低來確定葉質。其他各齡也可以同樣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