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科學化栽培管理體系,避免桑園受到霜、病、蟲害的影響

桑樹是蠶桑養殖的基礎,加強對桑樹栽培管理技術的研究,可提升桑樹產量,從而確保區域內蠶桑養殖質量。

因此,應根據桑園實際情況,選擇科學有效的桑樹栽培管理方式,加強對桑樹質量的控制。筆者從桑樹樹形修整入手,分析當前桑樹栽培管理的實踐要點,簡要介紹桑樹病蟲害防治措施,旨在形成桑樹科學化栽培管理體系,避免桑園受到霜、病、蟲害的影響,提升桑園產量。

桑樹科學化栽培管理體系,避免桑園受到霜、病、蟲害的影響

1 桑樹的樹形修整

桑樹的樹形可保障其產量,因此,在桑樹管理中需加強對樹形的控制。在桑樹苗定植後,需剪除部分樹苗苗幹,並在6月上旬或中旬對桑樹幼苗進行疏芽打頂處理,去除病弱枝條,留下生長態勢較旺的兩三根枝條,從而管理桑樹幼苗樹形。另外,新桑園應控制桑樹樹幹高度,一般以20cm為宜,並修正桑樹樹冠,使其範圍適中,避免因枝葉過密緻使通風不良而發生病蟲害現象。

桑樹科學化栽培管理體系,避免桑園受到霜、病、蟲害的影響

2 桑樹的管理

2.1翻土與除草

桑園每年需翻土兩次,分別在冬季和夏季。冬季翻土一般在桑樹落葉後,翻土深度約為20cm,此次翻土深度較深,在翻土時需注意桑樹根系,避免因翻土造成桑樹根系受損而影響其生長的問題。夏季翻土在夏伐之後,其翻土深度為15cm,主要目的是便於除草,翻土過程中需將大塊泥土打散,提升桑園土壤疏鬆度,有利於桑樹根系生長。除草主要在春季和夏季雜草生長過於旺盛的時節,春季主要清除桑園內過冬草,在過冬草發芽前進行除草工作,一般一至兩次即可清除園中過冬雜草。夏季除草主要針對黃梅草,多在夏桑葉收穫之前除草,此次除草需儘量清除雜草根莖,防止因雜草爭奪桑樹養分,同時,除草也有利於預防桑樹病蟲害。

桑樹科學化栽培管理體系,避免桑園受到霜、病、蟲害的影響

2.2摘芯與疏芽

摘芯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桑葉成熟、分化桑樹枝條,從而提升桑園產量,一般情況下,摘芯在用桑10d前進行,如此時桑樹生長較快,則可摘取桑樹一兩片芯葉,如桑樹生長較為遲緩,則直接摘取桑樹生長點,也就是桑樹嫩頭,進而促使桑葉快速成熟。疏芽一般在伐條後進行,由於桑樹在發條後會萌發新芽,如果桑樹枝條新芽過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桑樹的產量,因此可在新芽長至10~15cm時疏芽,剪除過密、損傷、生長緩慢的桑芽,控制桑樹新芽密度,進而保證桑樹枝條的生長速度,提高桑園產量。

桑樹科學化栽培管理體系,避免桑園受到霜、病、蟲害的影響

2.3剪梢與整枝

剪梢在每年冬季進行,成年桑樹一般多用水平方式剪梢,如桑園墒情較好、土壤肥力充足,則留梢約1.2m;桑園條件較差的,留梢長度約0.8m,具體情況可根據當地桑園現狀加以選擇。整枝多在桑樹落葉後進行,剪除桑樹中枯枝、病枝、蟲枝、弱枝,其修剪刀口應確保平滑,避免因刀口過大造成細菌及病毒的感染。剪除下的桑枝可捆紮成束狀,將其放置於桑園之中,桑園中的害蟲通常會挑選桑枝束作為越冬巢穴,在冬季即將過去時,可將桑枝束集中燒燬,有效撲殺桑園內越冬害蟲,降低桑園害蟲基數。

桑樹科學化栽培管理體系,避免桑園受到霜、病、蟲害的影響

2.4施肥

桑樹施肥需根據其生長狀態予以控制及管理,一般多依照季節施肥。詳情如下:

1)春季需對桑樹施芽肥,促進桑樹順利出芽,在桑樹長出三四片葉芽時,將腐熟農家肥施於桑園中,一般採用環狀施肥方式,避免肥料直接接觸桑樹根系,另外,每1hm²桑園中可施75kg尿素,具體施肥量可根據桑園土質營養情況確定。值得注意的是,黏性土壤需儘早施肥,砂性土壤則可晚施。

2)夏季需對桑樹施葉肥,桑樹在伐條後養分損失情況較為嚴重,此時需儘快為其施足肥料,從而保障桑樹的快速生長,通常情況下,需在下雨天施肥,雨水將肥料深入土壤深層,可保障桑樹的快速成長。每1hm²桑園可施複合肥及尿素10kg,每7d施一次,根據桑園土壤情況施兩三次即可。

3)秋季需對桑樹施生長肥,夏伐後桑樹生長速度較快,此時需要為桑樹補充生長所需肥料,每1hm²施50kg桑用複合肥,並在用桑前15d施尿素15kg·hm⁻²,秋肥有助於桑樹迅速成長,從而避免桑葉出現硬化、封頂現象,提升桑樹秋季產量。

4)冬季需對桑樹施基肥,桑樹在冬季進入休眠期,此時肥料應以緩釋肥、遲效肥為主,將腐熟有機農家肥料和複合肥相互混合,其中,每1hm²桑園需施放有機肥2t、複合肥75kg,以保障桑樹明年生長所需各項營養元素。

桑樹科學化栽培管理體系,避免桑園受到霜、病、蟲害的影響

3 桑樹霜凍危害及預防

桑園一旦出現霜凍現象將會嚴重影響桑樹產量,

霜害較輕時,桑樹幼芽延遲生長,桑樹所萌發的葉片出現畸變;霜害較重時,桑樹葉芽完全停止生長,桑樹新的幼芽不萌發,幼芽因霜凍而乾癟、死亡,桑樹幼芽鱗片脫落,其幼芽鱗片內部組織呈現出黑褐色。同時,桑葉受到霜害影響逐漸轉變為黃褐色,葉片乾枯、脫落;霜害極其嚴重時,桑樹新發葉芽全部因氣溫過低而凍死,致使桑園產量大規模下降,是桑樹栽培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桑樹科學化栽培管理體系,避免桑園受到霜、病、蟲害的影響

在霜害預防中,需增強桑樹抵抗力,通過合理施肥加快桑樹長勢,從而降低霜害對桑樹的影響。在秋季用桑時,嚴禁出現用桑過度現象,在成熟桑樹枝條上保留三四片桑葉、七八個幼芽,同時,在施肥時添加富含磷肥、鉀肥的有機肥料,多用腐熟農家有機肥,有效提高桑樹長勢。在每年早春時節,桑樹開始發芽時,需及時瞭解當地天氣情況,如出現溫度驟然下降現象,需加強桑園管理,避免霜害對桑樹造成影響。另外,早春傍晚天氣晴朗無風,21:00—23:00氣溫在8℃以上,00:00突降至5℃這種天氣下,次日清晨發生霜降的可能性極高,應及時採取防護措施,降低霜降對桑園的危害。可加大桑園的灌溉量,利用水比土熱容量大的特點,增加桑園空氣中的含水量,從而提升桑園內的溫度。同時,如天氣預報即將出現霜凍現象,可在桑園中燻煙,在桑園中開挖50cm左右圓坑,將乾草置於坑底,並在乾草噴施少量水,於霜凍發生前點燃坑內乾草,使煙氣籠罩於整個桑園上方,此法可有效提高煙氣籠罩範圍內溫度,從而降低霜凍危害。

桑樹科學化栽培管理體系,避免桑園受到霜、病、蟲害的影響

4 桑樹病蟲害防治措施

桑樹常見病害包括桑白粉病、桑褐斑病,其中桑白粉病由真菌所引起,球針殼真菌附著於桑樹葉片上,真菌通過葉片氣孔進入到桑葉細胞之中,吸收桑葉細胞內營養。

  • 桑樹常見病害表現及防治方法:

1)桑白粉病:一般多發於桑樹中下位置的葉片,其發病葉片背面出現白粉狀圓形斑點,呈黴斑狀態,隨著病情逐漸發展,白粉病斑逐漸褐變,最終在桑葉上相互連接,隨後桑葉枯萎。

防治方法:桑園防治桑白粉病應及時灌溉,提升桑園土壤溼度,並根據桑園土壤情況酌情施鉀肥,提升桑樹抗病能力。一旦桑樹已經出現桑白粉病,可噴41施70%甲基託布津(甲基硫菌靈)500倍液,每隔20d噴施一次,兩次即可痊癒。

2)桑褐斑病:又稱爛葉病,多發於桑樹幼芽上,褐斑病原菌在葉表皮下產生孢子盤,孢子成熟後桑葉表皮破損。桑褐斑病早期呈水漬態,直徑較小,極易被人忽視;隨著病情發展後,褐斑範圍逐漸擴大,並呈現出黃褐色,如當時空氣潮溼,孢子吸收大量的水分,會出現爛葉現象。

防治方法:立即清除病葉、病枝,並將其焚燬後深埋,避免病情進一步擴大。在桑褐斑病早期,可噴施50%多菌靈粉劑1000倍液,15d噴施一次,兩次即可痊癒。

桑樹科學化栽培管理體系,避免桑園受到霜、病、蟲害的影響

  • 桑樹常見蟲害表現及防治方法:

桑樹主要蟲害包括金龜子和大青葉蟬,其中金龜子主要為害桑樹幼葉及嫩芽,其防治可採用人工打落撲殺,由於金龜子具有假死特點,在遭遇侵擾時,金龜子蜷縮假死,此時可將其收集並撲殺。如桑園中金龜子蟲害較為嚴重,可於傍晚噴施80%敵敵畏藥劑1000倍液,金龜子多在夜間活動,傍晚噴施藥劑能夠有效殺死害蟲。大青葉蟬以桑葉汁液,大量大青葉蟬會造成桑樹失水,從而降低桑樹禦寒能力,影響桑樹生長。在預防上,需及時清理桑園中雜草,尤其是冬季除草力度應酌情加強,避免大青葉蟬在雜草中越冬。可在大青葉蟬大範圍爆發時噴施40%氧化樂果藥劑1500倍液,控制大青葉蟬數量。

桑樹科學化栽培管理體系,避免桑園受到霜、病、蟲害的影響

5 結語

桑樹栽培與管理技術是保障桑園產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應加強對桑樹栽培技術的研究,通過科學、合理的桑樹管理方法,提升桑樹產量,提高桑農經濟效益。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