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的抗菌療法


痤瘡的抗菌療法

多年來,抗菌療法一直是治療痤瘡特別是中重度痤瘡的有效方法之一。痤瘡抗菌療法包括系統抗生素治療、外用抗菌製劑以及非藥物治療等。

系統應用抗生素治療痤瘡主要依靠其抗菌作用和非特異性抗炎作用2個方面起作用,抗生素有效到達毛囊、皮脂腺部位是保證抗菌效應的條件。可供選擇的藥物有四環素類、大環內酯類、克林黴素、復發新諾明和喹諾酮類。米諾環素、多西環素以及賴甲環素其抗菌活性高,耐藥性低,併兼有明確的非特異性抗炎作用,因此在國際治療痤瘡共識中推薦為首選。

痤瘡的抗菌療法

為減少抗生素耐藥的產生,提高治療效果,應嚴格把握適應證,按病情需要用藥,不推薦單獨使用抗生素治療痤瘡,治療開始時劑量要足,但過高的劑量並非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一旦有效後不宜減量維持,要保證足夠的療程,通常連續使用6周以上,但不宜超過12周,並避免間斷使用;如治療2 ~ 3周無效,應及時停用或更換抗生素。

痤瘡的抗菌療法

通常米諾環素和多西環素的劑量為每日100 ~200 mg,可1次或分2次口服;四環素每日1.0 g,分2次空腹口服;紅黴素每日1.0 g,分2次口服;紅黴素僅在妊娠、14歲以下兒童使用;其他如頭孢菌素類藥物、新型大環內酯類以及氟喹諾酮類等藥物,不宜作為痤瘡抗菌治療的常規選擇藥物。

痤瘡的抗菌療法

痤瘡丙酸桿菌是正常皮膚的寄生菌,治療以有效抑制繁殖為目的,而不是完全消滅,因此不可無原則地加大劑量或延長療程,更不可以作為維持治療甚至預防復發的措施。療程中不隨意更換抗生素,一般原治療有效的病例復發後應堅持使用同種藥物治療。

如使用其他治療方法可以產生同樣的效果時,不推薦使用抗生素;也不推薦單獨外用抗生素治療痤瘡,尤其是長期或反覆外用抗生素。也不主張外用和口服同種類抗生素,這樣不僅不能提高抗菌治療的效果,反而容易誘導耐藥性特別是多重耐藥性的產生。

痤瘡的抗菌療法

過氧苯甲酰製劑、壬二酸、外用維甲酸製劑,可作為抗菌治療的基本聯合方法,還可作為維持治療手段,可減少因停用系統抗菌藥物後痤瘡丙酸桿菌再繁殖,減少復發。口服鋅製劑也有抑制痤瘡丙酸桿菌脂酶活性的作用,可作為系統治療的補充。光療,特別是近年開展的光動力治療、紅藍光治療,可以協同提高抗菌效果,而且對敏感或耐藥的痤瘡丙酸桿菌均有效果,對減少耐藥菌的產生和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均有積極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