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最中国的鸟儿

任世间繁杂,总有一些人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初心未改,守护着纯粹的美好······这个故事要从一只白色的大鸟说起。

它,就是丹顶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扎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水禽自然保护区,这里也被称作“鹤乡”。1987年9月,年仅23岁的“娟子”为了一夜未归的丹顶鹤幼鸟,再也没有回来。“娟子”就是第三代守鹤人徐卓的姑姑——徐秀娟。

鹤,最中国的鸟儿

徐卓的爸爸徐建峰得知“娟子”的噩耗后,毅然放弃了参军复员后在城里大型国企的优厚待遇,默默接过了“娟子”姐姐的担子,成为了徐家第三个守鹤人。


然而命运是严酷而曲折的,2014年4月,正好是丹顶鹤繁育孵化的关键期,徐建峰发现湿地核心区内有个鹤巢,小鹤马上就要破壳了。但那个春天异常干燥,附近时有“荒火”,徐建峰决定只身前往看护,第二天返回路上因摩托车失控,一头扎进了沼泽地,年仅47岁的东北大汉和姐姐一样,用生命去守护这群濒危的生灵。

鹤,最中国的鸟儿

消息传来,徐卓(徐建峰女儿)决然放弃了东北农业大学保送读研的机会,转投东北林业大学学习野生动物的保护。2017年徐卓正式回到扎龙,继承了祖父辈的使命,成为了徐家第三代守鹤人,风里雨里,与鹤相知相守。


世界级珍禽野生丹顶鹤全球仅存2000多只,截至2018年,中国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成功人工繁育丹顶鹤数量达到800多只。徐卓的一家三代,一门四杰,默默坚守着平凡的传承,续写家族与鹤的缘分······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仙禽也。亦称,仙骑、仙客、仙子、仙羽、蓬莱羽士。古人认为鹤为天上的瑞鸟,在百鸟中的地位仅限于凤凰。鹤又是一等文禽,清一品文官胸前补子即是鹤,所谓一品仙鹤补。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它高洁优雅,飘逸出尘,为历代中国人所喜爱,被冠以“仙鹤”之名,曾经广泛分布在华夏大地上,与中华民族共发源,同繁衍。

鹤,最中国的鸟儿

“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鹤具有很高的德性,故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达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

《诗经 · 小雅》:“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是说鹤鸣于湖泽深处,它的声音闻于苍天。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爱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爱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看上去这是一首简单的抒情山林小诗,然而劝谏之思隐于言中:山中野鹤是民间贤士的代表,这样的贤能之士,卓越于众,却并未用于庙堂之上,《鹤鸣》呼唤君主能广纳贤才,更多启用寥落于民间的力量。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古人也经常以鹤言志,比如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也有文人以鹤追逐闲云的情景来表达遁世脱俗的追求,如处墨和尚的『独鹤只为山客伴,闲云常在野僧家』,韦应物的『同心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自古以来,鹤都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鸟。在中国道教文化中,鹤为神仙的坐骑,老寿星也常以驾鹤翔云的形象出现,遂鹤为长寿仙禽,后世常以“鹤寿”、“鹤龄”作为祝寿之词。


有鹤在林,有鹤在野,便有闲寂的感觉,唏嘘的天籁,散漫的云影,鹤信步云下,宛如天地间至美的精灵,灵气与仙气四溢。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代表了坚贞的爱情,雄鸟和雌鸟,一生只选一个伴侣。传说曾有一对夫妻隐于兰岩,去世后双双化为仙鹤,怎料其中一只仙鹤被人所害,从此,剩下的那只鹤哀鸣不断,不愿离去。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宋朝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未娶的他被称为“梅妻鹤子”,屋前屋后种满了心爱的梅树,常畜两鹤,其中有一只名为“鸣皋”。林逋每天赏梅放鹤,常驾舟游于西湖之上。

友人来访林逋,正遇林逋不在时,童子便放出“鸣皋”去找林逋,没过多久,林逋就回来了,灵性至极。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宋徽宗当政时,有一年元宵节后的清晨,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几十只丹顶鹤,围着宣德门盘旋飞舞,欢欣鸣叫。宋徽宗一看就心生畅快,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仙鹤的到来让所有人都相信,这将预示着国运亨通,天下祥瑞。徽宗兴冲冲地把这幅美好的景象画在纸上,晴蓝的天空,彩云缭绕,仙鹤翱翔于其上,这就是千古名画《瑞鹤图》。


然而,仙鹤是吉祥的鸟儿,伟大的艺术家却不一定是合格的君主,宋徽宗为我们留下了美丽哀伤却又无可挑剔的大宋审美。仙鹤,预示的不是帝国梦,是艺术的绮丽。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鹤,最中国的鸟儿

人们为什么喜欢鹤?它清雅飘逸,怡然自得;它兆示着吉祥瑞光,有真隐士之风。愿,你我心中皆有“鹤”,心怀几分真,相信美好一定会抵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