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生,早就該被看見了

中國醫生,早就該被看見了

本文屬於虎嗅“腦洞”系列文章,首發於虎嗅年輕內容公眾號“難逃一吸”(ID:huxiu4youth)。“腦洞很大,製造變化”,我們希望呈現當下蘊含在年輕人消費品中的創意洞察,及其反映出的產業和文化現象。

在這個疫情當下的開春,國內首部以醫護群體為主角的大型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走進了觀眾的視野。豆瓣用戶為這部紀錄片打出了9.1分的高分,熱門短評感慨道:“我們對於醫生這個職業的尊重,並非在於醫生是沒有道德缺陷的天使,而在於他們代表了人類可以用知識和科學去對抗自身的無常與脆弱性的希望之光。”文中圖片來自豆瓣和紀錄片截圖。

題圖|《中國醫生》海報

一位暈倒的馬拉松選手被送進南京鼓樓醫院急診科,急診科主任醫師王軍簡單詢問兩句,明確暈倒原因是低血糖,決定留他再觀察一陣子。而就在這短短几句問診的時間裡,王軍接了三個電話——下一位急診病人來了,是一位97歲、從2米高摔下的老人,病人送到醫院時已經沒有呼吸和心跳,瞳孔擴散。

直接推到復甦區,上薩博機(心肺復甦機),心電監測,注射多巴胺,打點滴......四五位醫護人員圍到病人旁邊,一切操作彷彿發生在一瞬間。老人其實已經沒有搶救的希望,但該做的努力必須要做,最初王軍的判斷是“按五分鐘就可以了”,老人年紀大,不應該再受那麼多罪。但最後,心肺復甦機持續了60分鐘。

病人家屬已經全部趕到,王軍的語氣裡帶著一絲難以描述且並未外露的悲憫:“我不建議再(接著)壓了。老人骨頭會全碎了,而且時間長了,嘴巴閉不攏的。”他理解家屬的心情,家屬簽字後,心肺復甦機停了,但呼吸機、點滴都沒有停,讓家屬做最後的告別。

電話又來了,越來越多病人湧進急診科,搶救室已經滿了。

中国医生,早就该被看见了

這是國內首部以醫護群體為主角的大型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裡的一個片段,真實,客觀、隱忍。中國的醫院,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類似的場景,穿插著輕如低血糖,重如生死的故事。《中國醫生》把鏡頭對準全國各地六家大型三甲醫院的各個科室,共拍攝了20多位醫生,用鏡頭語言將真實的中國醫生日常展示給大眾。

疫情當下,大家對醫生群體有了空前的關注與讚賞。那些專業、認真、柔情、無奈、高大的身影,撐起了整個國家的熱切期盼。

而中國醫生,早就該被看見了。

緣起:“你這就是太執著了。”

《中國醫生》的總導演張建珍博士是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擁有豐富的電視媒體制作經驗,是30集大型紀錄專題片《飛天傳奇》總導演兼執行製片人,也是《中國夢想秀》 《歡樂合唱團》《TOP GEAR 最高擋》《一百萬夢想》等綜藝節目的模式製作人。

她關注醫療領域已經十幾年。2014年,她和浙江衛視合作拍攝了醫生題材紀實真人秀《因為是醫生》,以北大、協和、北京腫瘤三家醫院的7位年輕的住院醫作為主角,展示他們的成長。真人秀獲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有豆瓣用戶直呼:“為什麼這麼好的紀錄片。沒有第二季了?”

其實張建珍一直希望能拍攝第二季,多次跟浙江衛視提案。但2014年恰逢明星真人秀真崛起,隨後大熱,《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真人秀具備巨大的商業效益,廣告商蜂擁而上,衛視紛紛全力投入明星真人秀的大潮當中。後來,張建珍被浙江衛視的老師開玩笑說:“張老師你這就是太執著了”。

中国医生,早就该被看见了

張建珍就是如此執著。也是緣於這樣的執著,2017年,《健康報》社邀請劉建珍一起策劃和製作一部大型醫療紀錄片,她一口答應。

從此,她和團隊開啟了歷時兩年的拍攝。用兩個月時間排查、聯絡全國各大醫院,對六家醫院深度的調研,後續用七八個月拍攝,接著用一整年時間進行後期及補拍。2018年年底,全國第一部以醫護群體為主角的大型醫療紀錄片《醫心》完成製作。

《醫心》,這是《中國醫生》在央視播出時的原名,寓意醫者仁心。後來在愛奇藝播出時更名為《中國醫生》。中國醫療體系是全世界醫療壓力最大的體系,每天需要接待2000萬人次患者。在這樣高密度的人流量背後,很多醫生都在超負荷工作。

中国医生,早就该被看见了

張建珍描述了這樣的醫生日常:早晨7點上班、交接班,8點半準時上手術,一旦上手術,一天就是5、6臺,做到深夜幾點並不確定。這樣高強度的加班狀況,長年累月地存在著,這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所以她認為《中國醫生》這個名字更能代表整個中國醫生群體。

另一個原因是,張建珍希望紀錄片的名字更客觀,更中性,不能讓大家認為醫生的自我犧牲和奉獻是理所當然的。她希望觀眾看完紀錄片後能對疾病和治療有一個相對理性的判斷,能夠理解醫生不是神,沒有辦法拯救一切,但每一位醫生都在用自己的專業和對生命的敬畏,和病人一起,把疾病作為共同的敵人在戰鬥。

張建珍說,所有素材畫面,她都看了不下20遍。每次看完之後,都依然還會被打動。

最初,團隊關注的重點在於醫生起死回生的高超能力,漸漸地,大家發現,雖然醫院裡日日夜夜都在發生生離死別,但醫生時刻不斷地治療病人才是最持久、最真實、也最震撼人心的日常。

況且,再普通的病落到一個人頭上,對於他本人,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擊。這一擊或輕或重,醫生在其中的角色都不應該被忽視。於是,張建珍跟編導說,無需再追求高難度的危重病例,把更多精力花在記錄醫生的日常救治上。

中国医生,早就该被看见了

其中有一集“初心”,呈現了南京鼓樓醫院的知名專家、脊柱外科主任邱勇的巡診過程。邱勇醫生在國外已經是知名醫生,放棄一切回到鼓樓醫院。他的病人太多了,同時要開設6個診室,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每個診室裡都有他的學生或者助手來負責做病人的初篩,把所有資料都整理好之後,他再進行巡視式的門診看病。

他曾經最誇張的出診是在一個禮堂裡邊為400多位病人問診,因為他太有名了,來求醫的病人太多了。拍攝時,有病人說,我掛了兩個月的號,結果只看了30秒。而這30秒,已經足夠讓邱勇醫生專業、高效地對病人做出診斷和做出下一步的安排。

這樣的故事並不驚心動魄,但卻是難得的日久真情。

中国医生,早就该被看见了

在醫院全程紀實跟拍,既不能影響醫生的工作,又要保證拍到足夠的畫面,這是最大的難點。很多瞬間過去就過去了,不可以重拍。

急診科很難拍,需要全天候蹲守,且節奏極快。病人突然來了之後只能趕緊跟著拍,就算把整個過程完整的拍攝下來了,你還是不知道這個病人得了什麼病,有多嚴重,到底是什麼情況,醫生幹了什麼,只能無目的地跟拍。

張建珍囑咐團隊,拍攝完之後一定要去找醫生把情況問清楚,否則就只是拍攝了一個流程,這個流程是沒意義的,它不是故事。文章開頭寫到的南京鼓樓醫院急診科的呈現,就在醫生講解和搶救畫面間穿插進行。

期望:讓中國醫生被看見

以往的一些醫療紀錄片展現的是“醫病醫人”,展示的先後關係是病患得了病,然後醫生出手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在自己或者親人沒有得重症住院的情況下,也不會和醫生有很深的接觸。張建珍希望《中國醫生》這部片子,能讓大眾在還沒生病的時候就先了解中國醫生。

《中國醫生》想要渲染的不是醫生的偉大,而是讓醫生們走下神壇,脫掉被謳歌的神聖外衣,撕下各種歪曲的刻板標籤,作為一個個鮮活的、立體的人呈現在觀眾面前。

醫生是英雄沒錯,但他們首先是和你我一樣的人。敬業、專注、數十年如一日地付出,是他們身上“人”的光輝。

中国医生,早就该被看见了

豆瓣用戶說:“我們對於醫生職業的尊重,並非在於醫生是沒有道德缺陷的天使,而在於他們代表了人類可以用知識和科學去對抗自身的無常與脆弱性的希望之光。”

張建珍也說:“其實醫生做的是一個非常絕望的事情,這個絕望就在於生命註定是要結束的,而他們用他們的知識和專業在和命運對抗。”

張建珍也不希望過度刻畫醫患矛盾。她提到,傷醫事件在整個醫患關係體系中可能連5%的比例都佔不到,但作為突發性負面新聞得到了極大的傳播。但實際上,百分95%以上的醫患關係是相對良好的,她更想挖掘那些良性、健康的醫患關係,呈現出信任、良善和溫情,讓全社會都會建立起對醫生的信任。

中国医生,早就该被看见了

近幾年來,《因為是醫生》《急診室的故事》《人間世》《生門》《手術兩百年》這些醫療紀錄片都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一方面物質水平提高,大家越來越關注醫療健康;另一方面,大眾文化素養提升,對醫生群體也越來越能理解和支持。

當這些客觀、寫實的醫療紀錄片成為國民健康教育的一環,大家對疾病和治療本身有一個相對理性的判斷,醫患之間達成相相理解和尊重,中國醫生才是真正被看見。

希望疫情結束之後,我們依然不忘記善待醫生;希望傷醫事件再也不發生;希望中國醫生被看見之後,再也不會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