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2014年浙江、上海率先開始本輪高考改革,兩地實行3+3方案;


2017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加入了本輪高考改革,也實行3+3方案;


2018年廣東、福建、湖南、湖北、重慶、江蘇、河北、遼寧加入了本輪高考改革,實行3+1+2方案。

加入本輪高考改革的14個省市由於選科需要採用賦分制,這14個省市採用賦分制有 5等11級5等21級5等8級5等級標準分5種。

上海的方法是一種,浙江、北京、天津的方法是一種,這兩種賦分每檔3分,按百分排位賦分時不需要計算;


山東的方法是一種,廣東、福建、湖南、湖北、重慶、江蘇、河北、遼寧的方法是一種,這兩種賦分每檔1分,按百分排位賦分時需要計算且計算方法相同;


海南採用標準分,最高分900分,最低分100分,平均分500分,計算方法最麻煩。

以上5種賦分本質上都是按排位賦分,下面分別介紹和比較。


一、5等11級賦分制


上海採用5等11級賦分制。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在計入高考總分時,由五等細化為A+、A、B+、B、B-、C+、C、C-、D+、D、E共11級,分別佔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為滿分70分,E計40分;相鄰兩級之間的分差均為3分。


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由上表可得賦分後平均55分。

上海約5萬考生,我們按5萬計算,5%是2500人,3科就是7500人次。

可能3科賦滿分的會有幾百人,2科賦滿分的會有上千人,1科賦滿分的有7500人次。

這樣的區分度名牌大學怎麼錄取?別急有辦法,於是三位一體招生就登場了,關於三位一體招生我以前談過。

設某一科參考人數為2.5萬人,5%是1250人。


先看高分端:


如果原始分100分2000人,這些人都應該賦70分;


如果原始分100分1200人,這些人都應該賦70分;


如果原始分100分300人,99分400人,98人600人,這1300人都應該賦70分;


如果原始分100分10人,99分50人,98分100人,97分200人,96分300人,95分400人。94分600人。95分以上1060人,94分以上1660人,顯然95分以上的1060人都應該賦70分。


可能出現的情況多種多樣,這裡就不再列舉了。

可見原始分數相差很多,但都在前5%,賦分都是70分,很明顯這是不合理的!


通過上面的舉例,可見這裡的5%只是一個理論數據,實際分等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

再看低分端:


如果原始分數相差很多,但都在最後5%,賦分都是40分,很明顯這也是不合理的!

在原始分中間段的同學原始分可能相差1分,但可能處於相鄰的兩個等級,賦得的分數相差3分,這也有些不合理。

在某一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可能相差10分左右,但賦相同的分數,這也是不合理的!

上海的賦分制最高分70分,最低分40分,有效分為70-40=30分;選考3科滿分90分,而外語1科就150分。選考學科學三年,高考滿分30分,各個高中校增加語數外的課時,減少理化生政史地的課時;物理在選考的6科中最難,選考的學生逐年減少。

上海的賦分制把幾萬考生只分為11檔,目的是避免分分計較,但高考是選拔性考試,可以預期10年後(高中3年、大學4年、研究生3年)上海基本沒有本地人才!制定這一方案的專家是怎麼想的呢?


二、5等21級賦分制


浙江、北京、天津採用5等21級賦分制,下面分別介紹。

1、浙江省的5等21級賦分制

考生各科成績按等級賦分,以當次高中學考合格成績為賦分前提,高中學考不合格不賦分。起點賦分40分,滿分100分,共分21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


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由上表可得賦分後平均71.26分。

我們按浙江賦分制舉例:


假設學生A物理成績考了80分,在全省排名2%-3%以內,根據賦分表賦分為97分;


假設學生B地理成績考了80分,在全省排名51%—57%以內,根據賦分表賦分為70分;


所以說,在等級賦分制中,你的考試分數不是很重要,決定最終賦分成績的是你的原始分數在所有考生中的站位百分比例是多少!

那麼為什麼要進行賦分呢?其實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高考改革之後,學生選科有多種組合,原始分不能相加,就像不同幣種的貨幣不能相加一樣。賦分後不同科的成績可以比較,也可以相加了。


另一個原因就是賦分制更直觀,如果兩次考試的難度不同,但看分數會沒有辦法比較,但是用賦分制就能夠比較好的體現學生的排名和水平高低了。

設某科參加考試人數為10萬人,10萬人的1%為1000人。


先看高分端:


如果原始分100分1200人,這些人都應該賦100分;


如果原始分100分400人,99分500人,98人600人,則前900人都應該賦100分;


如果原始分100分200人,99分400人,98人600人,97人700人,則前1200人都應該賦100分;

如果原始分100分10人,99分50人,98分100人97分200人,96分300人,95分400人,96分500人。95分以上1060人,96分以上1560人,則前1060人都應該賦100分。


可能出現的情況多種多樣,這裡就不再列舉了。


可見原始分數相差很多,但都在前1%,賦分都是100分,很明顯這是很不合理的!

再看低分端:


設原始分0分3人,1分5人,2分7人,3分9人,4人11人,5分13人,6分15人,7分20人,8分30人,9分40人,10分50人,11分70人,12分100人,13分150人,14分200人,15分250人,合計973人,這些人都應該賦40分;

設原始分最低分5分1人,7分3人,9分7人,11分10人,13分15人,15分20人,17分25人,19分30人,20分35人,21分40人,22分45人,23分50人,24分55人,25分60人,26分70人,27分80人,28分100人,29分120人,30分140人,31分160人,合計1066人,這些人都應該賦40分。

可能出現的情況多種多樣,這裡就不再列舉了。


可見原始分數相差很多,但都在最後1%,賦分都是40分,很明顯這是很不合理的!

在原始分中間段的同學原始分可能相差1分,但可能處於相鄰的兩個等級,賦得的分數相差3分,這也有些不合理。


2、北京的5等21級賦分制


北京市把學生選考科目的原始成績按照分數高低進行排名,再按照排名將前15%,16%-50%、51%-84%、85%-99%、99%以下劃分成A、B、C、D、E五個等級。


A、B、C、D四個等級內又按照不同的比例分成5個小的等級。根據學生卷面分數的排名和選考科目的總人數,確定學生屬於哪個等級,再根據每個等級對應的分數給予賦分。


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由上表可得賦分後平均72.16分。


3、天津的5等21級賦分制

天津市按照實際參加當次考試學生總數(成績為零分的學生除外)的相應比例劃分等級,位次由高到低分為A、B、C、D、E五等。


等級性考試成績在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時,每門科目成績由五等細化為A5、A4、A3、A2、A;B5、B4、B3、B2、B;C5、C4、C3、C2、C;D5、D4、D3、D2、D;E共21級,分別佔選考學科考生總數的2%、3%、4%、5%、6%;7%、7%、7%、7%、7%;6%、6%、6%、6%、6%;5%、4%、3%、1%、1%;1%。其中,A5級為滿分100分,E級為最低分40分,相鄰兩級之間的分差均為3分。


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由上表可得賦分後平均72.94分。

與浙江對比,同樣的參考人數,同樣的分數分佈,天津、北京55%的考生賦得B等(73分)以上的分數,而浙江只有50%以上的考生賦得B等(73分)以上的分數。

浙江、北京15%以上的考生賦得A等(88分)以上,天津20%以上的考生賦得A等(88分)以上的分數。

理論上浙江賦分後平均71.26分,北京賦分後平均72.16分,天津賦分後平均72.94分。實際操作時平均分還可能略高一點,因為劃分百分等級時不可能嚴格按表中的百分比。

5等11級賦分制和5等21級賦分制將考生的原始成績排序得到考生的百分位即可得到對應的賦分值。

下面介紹的5等8級賦分制、五等級賦分制則需要公式計算才能得出相應的賦分值。


三、5等8級賦分制


山東採用5等8級賦分制

等級性考試科目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B、C+、C、D+、D、E共8個等級。

參照正態分佈原則,確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該科選考人數的3%、7%、16%、24%、24%、16%、7%、3%。


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賦分成績。


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由上表可得賦分後平均60分。


四、五等級賦分制


廣東、福建、湖南、湖北、重慶、江蘇、河北、遼寧等第三批加入本輪高考改革的8省市統一採用五等級賦分制。


等級分是按統一規則,由原始分進行等級劃定後,再由等比例轉換法則將原始分轉化為等級分。


對於某一再選科目,考生該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達到合格後,轉換時賦分起點為 30 分,滿分為 100 分。


具體轉換規則和步驟如下:

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定 A、B、C、D、E 共五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約為該再選科目參考人數的15%、35%、35%、13%和2%,從而確定考生的等級。


第二步,將A至E五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對應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個分數段,從而將考生的等級轉換成了等級分。


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由上表可得賦分後平均約為68分。


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舉個例子來看:

假設A等原始分99分到82分;B等81分到66分;C等65分到50分;D等49分到25分;E等24分到3分;最高分與最低分的差值為96分。

轉換後A等從100分到86分;B等85分到71分;C等70分到56分;D等55分到41分;E等40分到30分;最高分與最低分的差值為70分。


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設考生3萬人,排名在最後2%的600人為E等,則原始分24分到3分的考生賦分為40分到30分。

可見等級賦分制中,學生最終得分主要取決於學生在參加考試總人數中的排名。

上海、浙江棄考物理現象逐年加重,為遏制棄考現象的加重,為維護高考的公平,兩地制定了物理賦分基數。


上海一屆約5萬考生,物理賦分基數1.5萬,佔考生總數的30%。


浙江一屆約26萬考生,物理賦分基數6.5萬,佔考生總數的25%。


大學要求化學的專業數小於要求物理的專業數。

江蘇實行2003高考方案時有棄考物理現象,實行2008高考方案時有棄考化學現象,從2018級開始實行高考3+1+2方案,現在出現了嚴重的棄考化學現象,為維護高考的公平,江蘇制定了化學賦分基數。

江蘇2018級學生總數約為36萬,江蘇化學賦分基數為當年高考總實考人數的25%,這樣江蘇化學賦分基數約為9萬。


9萬的15%為1.35萬,9萬的50%為4.5萬,9萬的85%為7.65萬,9萬的98%為8.82萬。

如果選考化學的人數小於等於1.35萬,則最後一名賦分為86分

如果選考化學的人數大於1.35萬、小於等於4.5萬,則最後一名賦分為71分

如果選考化學的人數大於4.5萬、小於等於7.65萬,則最後一名賦分為56分

如果選考化學的人數大於7.65萬、小於等於8.82萬,則

最後一名賦分為56分

如果選考化學的人數大於8.82萬、小於9萬,則最後一名賦分為30分

如果選考化學的人數大於等於9萬,賦分按實際考生數計算,最後一名賦分為30分

如果選考化學的人數是比4.5萬多2人,則多出的兩人處於C等,1人為C等的最高分70分,1人為C等的最低分56分,這顯然是不合理的,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根據考生的原始分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則給予人為賦分。

江蘇2018級選學化學的學生約為3萬人,出臺賦分託底保障政策後對2018級即現在的高二選考會有一定影響,即可以吸引少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改選化學;這一政策將使2019級即現在的高一選考時棄考化學現象減輕。

綜上可知,原始分0分考生的賦分值取決於選考化學的總人數,2018級江蘇化學賦分最低分大概率是71分,小概率是56分,都遠遠高於賦分制的下限30分。

賦分託底保障政策保護了中等偏上的學生,但容易讓差生賦得超過他實際水平的分數,因此3+1+2方案的這一補丁並不完美,而3+2+1方案既克服棄考物理、又克服棄考化學,是現階段最好的方案!

以上四種賦分方法,上海的賦分制區分度最差;浙江、北京、天津的賦分制區分度較差;廣東、福建、湖南、湖北、重慶、江蘇、河北、遼寧的賦分制區分度較好;山東的賦分制區分度最好。

湖南在2019年4月23日發佈高考3+1+2方案時就建立了再選科目託底保障機制,“當再選科目中某科目考試人數少於保障基數時,以保障基數為準,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保障基數按照國家相關學科人才培養的需求等因素予以確定。”

湖南的做法解除了學生、家長在選科時的顧慮,基本不會出現某科選考人數過少的情況,從而避免了制定賦分基數帶來的讓差生賦得超過他實際水平的分數的問題,我們為湖南點贊!

5

標準分


全國只有海南高考堅持用標準分!


原始分就是卷面分,由它可知還有多少知識點沒有掌握。


原始分是未經過任何處理或轉換的分數,在考試中是考生在一份試卷中所得的卷面分數,它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例如原始分數未能反映考試分數相對於全體考生的位置信息。


另外不同科目或同一科目不同次考試之間分數可比性較差。原始分數往往受試題難度和區分度大小的影響。題目難了原始分就偏低,題目易了原始分就偏高。

由於原始分數不具有可比性,因此使用原始分數難以對考生水平進行科學的比較。不同學科原始分數不宜直接相加,就像人民幣和港元不能相加一樣。要進行各科考試分數的合成和比較,就必須把原始分轉化為同一“量具”中的值,即賦分值。標準分是賦分的一種,下面介紹標準分。

當考生人數足夠多、試題能夠反映考生的水平時,全體考生成績分佈會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正態分佈。按正態分佈原理,規定標準分在100分—900分之間,並將中間位置的分數設定為500分,也就是卷面成績為平均分的考生標準分為500分。


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距平均值一個標準方差範圍內的數值佔全部數值的約68%;


距平均值兩個標準方差範圍內的數值佔全部數值的約95%;


距平均值三個標準方差範圍內的數值佔全部數值的約99%;


距平均值四個標準方差範圍內的數值佔全部數值的100%;


標準方差反映的是一個數集的離散程度。

每個單科,按照原始分對全省的考生進行排名,每名考生都有一個對應的位置,算出每個原始分以下的考生人數佔全體考生總數的百分比,即百分等級。再由每個原始分的百分等級在《高考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中即可查出它所對應的標準分,因此標準分更直觀地反映該考生水平在全體考生中處於哪個位置。

每名考生的單科標準分換算出來後,乘以相應的科目權重,得到的乘積再相加,就會得到該考生的標準分總和。然後,將所有考生的標準分總和從高到低排序,根據排位的百分比等級在“對照表”中找出對應的分數,這個分數就是考生的綜合標準分。

兩個考生的卷面總分相同,綜合標準分可能會相差很大,這讓習慣了以卷面總分論英雄的考生、家長和老師很難理解和接受。

由於高考難度降低,用標準分會令穩妥型考生更佔便宜。由於標準分的高低與試題的難易程度無關,在試題難度較低、區分度不明顯、考生分數相對集中(標準方差較小)的科目上,標準分就會將原本微小的分差放大。新課改後,這一弊病更加突顯。全省考生數學、物理平均分較低,區分度較大(標準方差較大),高分段的考生特別少。滿分150分的數學,考145分和考135分排名相差不遠,換算成標準分後可能僅差20分左右。在原始分總分相同的考生中,在難度較高的科目裡考高分的學生,綜合標準分反倒低於各科均衡、在難度較低的科目裡考高分的學生,這就是不公平所在。

2007年後廣東、廣西、福建、河南、陝西等先後放棄高考標準分迴歸原始分。目前,全國只剩下海南高考還堅持用標準分,2019年海南選考物理的佔全體考生的37.91%。另外,美國的託福、SAT,英聯邦雅思等,都使用標準分。

許多人認為,廣東改回原始分,不是標準分的問題,而是由於科目設置不合理。2001年到2006年廣東高考科目為“3+綜合+X(6選1)”,由於物理在備選的6科中最難,導致幾年內廣東報考物理的考生由10多萬人迅速降至五六萬人,很多考生被迫棄理從文,選擇試題難度低的科目。2007年改回3+理綜或文綜(這一方案是被廣泛認可的),2018年加入了本輪高考改革,實行3+1+2方案。

上海、浙江選考物理的考生逐年減少,為了遏制減少勢頭,兩地都制定了物理賦分基數。

江蘇實行2003方案時出現棄考物理現象,實行2008方案時出現棄考化學現象。2018年加入了本輪高考改革,實行3+1+2方案,由於受2003方案、2008方案的影響,再加上賦分制使得棄考化學現象在8省市中最為嚴重,為維護高考的公平,江蘇制定了化學賦分託底保障基數,該基數保護了成績好的考生,但成績差的考生可以賦得超出實際水平很多的分數,這又造成了新的問題。

剛加入高考改革的省市(除江蘇外)棄考物理、棄考化學現象不嚴重,趨易避難的人性是不會變的,沒有賦分基數作保障剛加入高考改革的省市棄考物理、棄考化學現象會逐年加重,而湖南的防患於未然的做法值得學習和推廣!

現在高校提出選科要求的專業接近50%,如果能有80%的專業提出選科要求(有少數專業不需要提選考要求)就基本不會再產生棄考現象了。


高校的許多專業不提選科要求,原因可能是同一檔次的高校招生有競爭。如果國家對高校的各專業提出選科要求或指導意見這一問題就基本解決了。

以上5種賦分方法都能反映考生在全體考生中的位置,賦分後不同學科的成績可以求和。賦分制要求考生量比較大,成績成正態分佈。由於家長和考生趨易避難,才出現了棄考物理、棄考化學現象。大家知道物理、化學是關係高科技、高端製造的重要的基礎學科,為避免棄考物理、棄考化學現象,我們可以實行3+2+1方案,沒有加入本輪高考改革的地區繼續實行3+理綜或文綜,讓加入高考改革的省市再進一步實驗,方案再進一步完善。

對標準分的一點建議:


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新高考5種賦分制大起底!有的省份選考科目最後一名可拿71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