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高考實行“賦分制”,“賦分”的公平如何體現?

山東省的新高考從2017年新高一開始實行,2020年高考正式實施。

“新高考”的一個最大變化,就是考生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等6門學科中,所3門學科進行等級考試,所選的3門學科,不能以原始成績計入高考成績,而是要通過轉換之後的分數,計入高考成績,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賦分制”。

那麼,這個計入高考成績的“分數”,如何“賦”呢?

山東新高考實行“賦分制”,“賦分”的公平如何體現?

按照山東省的考試說明,“賦分”就是把每門等級考試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績,按照由高到低的原則,劃分為8個等級,根據這8個等級,分別轉換到100分至21分共8個區間。

而從這8個區間轉換來的分數,就是考試說明中所說的考生的等級成績,這個成績才是最終科計入高考成績的分數,也是大學錄取依據的分數。

8個等級如何轉換為8個區間的分數,考試說明中都有,學校裡的老師也已經教給學生,我在這裡不再多講。

在這裡,我想說一下,“賦分制”的公平與公正,到底在哪裡?

山東新高考實行“賦分制”,“賦分”的公平如何體現?

“賦分制”的公平與公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公平地解決了學科之間,出題難度不一樣的問題。考生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這六門課中,選擇3門計入等級考試,計入高考成績。我們知道,這些學科中,有的難,有的易;有的高考年度,這門課程出題難,有的年度,那門課程出題簡單。如果不採用“賦分制”,不進行等級轉換,就不能保證選科之間的公平。

第二,排名位次靠前的同學,等級分數越高,高考成績越高。8個等級對應8個得分區間,在這裡,分數換算之前,首先對參加全省考試的每一科目等級考試的考生,進行大排隊,排隊結束後,才能把考生劃入8個區間。這8個區間,也是一一對應,前3%的區間考生,對應的是100分至91分。也就是說,原始分越高,排名位次越靠前的考生,等級分也越高,這就保證了高考成績的公平。

山東新高考實行“賦分制”,“賦分”的公平如何體現?

所以,考生和家長請放心,只要考出更高的分數,高考成績就會越高,就能夠上更好的大學,這就是公平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