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包豪斯校舍


建筑设计: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完成时间:1026年

项目地点:德国德绍


1926年在德绍完工的包豪斯校舍,无疑是一座建筑史上的丰碑。这座建筑对建筑师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建筑本身,代表的是一种现代建筑学这门学科的象征和对建筑师这个身份的认同。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德绍包豪斯校舍 ©Walerija Weiser


格罗皮乌斯出生于柏林的建筑世家,父亲也是建筑师。1903—1907年,格罗皮乌斯先后就读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系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毕业后在彼得·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1911年,格罗皮乌斯加入了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 Werkbund);1913年完成了他的成名作——法古斯工厂,这个建筑几乎可以看作是1926年完工的包豪斯校舍的雏形。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德绍包豪斯校舍模型 图源网络


1926年12月4日,一列蒸汽火车缓缓停靠在德绍火车站,车上1000多名来自欧洲各地的贵宾,远道而来参与包豪斯校舍的落成典礼。眼前的这个建筑,在众人看来无疑是先锋且惊艳的:棱角分明的几何体块、平屋顶、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这个建筑的诞生,为包豪斯吹响了号角,而这个号角手,就是建筑师兼包豪斯校长的格罗皮乌斯。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落成典礼当天,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的大师们在德绍校舍的屋顶:The Masters on the Roof of the Bauhaus Studio Building in Dessau, during the opening of the Bauhaus: Josef Albers, Hinnerk Scheper, Georg Muche, László Moholy-Nagy, Herbert Bayer, Joost Schmidt, Walter Gropius, Marcel Breuer, Wassily Kandinsky, Paul Klee, Lyonel Feininger, Gunta Stölzl, Oskar Schlemmer. Photo: unknown, 1926.


校舍按照功能,分为工作车间区

办公管理区集中活动区(包含剧场和餐厅)、学生和教工住宿区,以及一个造型艺术学校(与德绍市政府合办)。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一层平面图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二层平面图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包豪斯校舍 @archphotographr


格罗皮乌斯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设计出大小高低不同的建筑体块,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包豪斯校舍这么一个看似非常不规则、甚至有点莫名其妙的建筑形体。不同的功能区,在自己的内部,也有着包括立面、陈设等种种独特的设计。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包豪斯校舍 ©Tillmann Franzen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独特的立面设计 ©Walerija Weiser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标志性的阳台 ©Jannis Werner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幕墙细部 ©Alexander Dülks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窗户细部 ©Alexander Dülks


除此以外,学校里的家具和陈设,也是学生和教师们自己设计的。大到椅子,小到台灯、水壶,都充满了现代风格的设计感。德绍包豪斯校舍由校长格罗皮乌斯的私人建筑工作室与包豪斯工作坊合作设计,其他大多数至今仍定义着包豪斯形象的产品和建筑,也都是在德绍建造的。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校舍入口 ©Jannis Werner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校舍室内 ©Jannis Werner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灯具细部 ©Alexander Dülks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椅子细部 ©Alexander Dülks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校舍室内,经典的包豪斯式配色 @archphotographr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施莱默画中的包豪斯楼梯:Oskar Schlemmer, Bauhaus Stairway, 1932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布劳耶设计的食堂以及家具 ©Jannis Werner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包豪斯校舍室内,如今看来依旧简洁优雅 ©Alexander Dülks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格罗皮乌斯的校长办公室 ©Alexander Dülks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格罗皮乌斯曾使用过的电话 ©Alexander Dülks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布劳耶设计的瓦西里椅 ©Alexander Dülks


如今回到德绍,包豪斯校舍可能不会再给我们1926年刚刚面世时的那种惊艳之感。至于包豪斯校舍蕴含的那些设计思想和手法,无论是功能分区,形式追随功能,脱开结构存在的玻璃幕墙,还是建筑、室内和家具的一体化设计等等,都是我们今天的建筑师太习以为常的手法,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如基因一般根植于我们大脑的设计方法。


然而这些基因,追根溯源,都可以在包豪斯校舍找到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都是包豪斯的学生,一百年来,一脉相承。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的大师们在德绍校舍的走廊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饭后时光 Cafeteria after lunch, Bauhaus, Dessau. Photo: Iwao Yamawaki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从食堂屋顶平台看下来的风景 View onto the terrace of the Bauhaus canteen, Bauhaus Dessau photo: Irene Bayer, around 1927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在室外的草坪上课 Class at the Bauhaus in Dessau, photo: unknown, 1925–1932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青春的跳跃 Jump over the Bauhaus, photo: T. Lux Feininger, around 1927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包豪斯乐队成员 Members of the Bauhaus band (with Oskar Schlemmer, Werner Jackson, Xanti Schawinsky, Hermann Clemens Röseler), photo: T. Lux Feininger, around 1928

现代建筑的50个经典05——德绍包豪斯校舍:不朽的丰碑(1926年)

△ 包豪斯的学生们在宿舍阳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