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遊: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協和別墅,魯迅博物館,楊梅竹斜街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北京春遊: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協和別墅,魯迅博物館,楊梅竹斜街

五號線地鐵口旁的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前身是親王府。清末,府內的建築全被拆除,重新建造了三組磚木結構的樓群:中間的主樓為歐洲古典式灰磚樓,東、西、北各有一座樓房。院子分主院和東院。主院是中國人民大學的老校區,人大清史研究所在內辦公,其餘建築多為人大教職工的宿舍和家屬樓;東院是社科院的幾個國際區域研究所。

北京春遊: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協和別墅,魯迅博物館,楊梅竹斜街

協和別墅

就在東單北面外交部街這一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協和醫院對面星羅棋佈地分佈著幾座西洋小別墅。常看美劇的人們絕對不會陌生,因為這像極了紐約長島。這裡是協和醫院的家屬樓,建於1921年,文革前是高級教授才能享用的豪宅。協和別墅是洛克菲勒財團所屬的中華基金會於1918年斥資為協和醫院高級教授建造的頂級住宅區,歷時三年建成,到現在已有近百年曆史,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協和建築群一共有十幾幢美國鄉村式獨立別墅,磚木結構,灰磚清水牆。院落南北長約127米,東西長約140米。中軸線南端為大門,軸線北端為兩層半的連排式住宅,其穿過式門洞與大門南北呼應。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這片歐式的建築,都可謂是洋氣十足,可貴的是至今還完整地保留著當年的風韻,在鬧市之中獨享一片寧靜。

北京春遊: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協和別墅,魯迅博物館,楊梅竹斜街

魯迅博物館

建國後最早建立的“人物傳記性文學博物館”。該館的前身為原西三條的北京魯迅故居,1954年在故居旁興建博物館,於195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20週年紀念日落成開放。介紹魯迅光輝的一生,其中特別突出魯迅在北京時期的主要活動。

北京春遊: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協和別墅,魯迅博物館,楊梅竹斜街

楊梅竹斜街

若說舊京最美地名,前門外的楊梅竹斜街肯定是有力競爭者。清民兩代這是書局雲集、名流聚居的文化街區。八大樓之一的泰豐樓、四大商場之首的青雲閣,都曾在此生意興隆。如今,這條老胡同裡開了一家美式復古咖啡館,亦中亦西,古今穿梭一瞬間而已。如今,該街上仍有青雲閣後門,青磚砌成,門上有“青雲閣”石匾額。青雲閣是清末民初北京高級綜合商業娛樂場所,集娛樂、購物、飲食、品茶、服務等等於一身,是文士、官員、商賈、貴胄的消遣之所。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魯迅、梁實秋等名人曾多次來此飲酒作樂。蔡鍔也是在此結識小鳳仙。楊梅竹斜街長496米,東起煤市街,西到延壽街。明代稱“斜街”,因為該街的走向自東北向西南傾斜,故得名。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圖》中,標註為“楊媒斜街”。據說這是因為清朝前期這條斜街居住著一位善於說媒的楊媒婆。清朝光緒年間,諧音並雅化為“楊梅竹斜街”。1965年北京市整頓地名時,將喜興衚衕(楊梅竹斜街南側短小的死衚衕)以及一尺大街(位於楊梅竹斜街最西端,桐梓衚衕至櫻桃衚衕北口之間)併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