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城縣楊集鎮張青保:一腔赤誠為群眾

“當幹部只有像傘一樣為群眾遮風擋雨,群眾才會把你舉在頭上、放在心上。”這是河南省方城縣楊集鎮劉溝村黨支部書記張青保的感言。


年過六旬的張青保,1979年7月擔任劉溝大隊民兵連長、團支部書記,1982年12月擔任劉溝村村主任,1995年3月至今擔任劉溝村黨支部書記。
劉溝村屬省級貧困村,村域面積16平方公里,轄20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02戶1400餘人,黨員32名。經精準識別,該村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40戶106人。
近年來,張青保帶領全村黨員幹部群眾用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一腔赤誠擔當盡責、真抓實幹,促進了村級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劉溝村黨支部連續5年被評為“強基之星”先進村,張青保也多次被方城縣委命名為“標兵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堅持黨建引領 建強基層組織
“要想讓群眾聽你的,願意跟著幹,抓好黨建是關鍵。”談起多年的村幹部工作經歷,張青保深有感觸地說。
為優化黨員幹部隊伍結構,提升黨組織的戰鬥力,2016年以來,張青保和村“兩委”經過全面考察,從退役軍人、致富能手、大中專畢業生中新發展正式黨員3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6名,納入村級後備幹部2名。利用每月8號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集中學習形勢政策、脫貧攻堅、市場經濟、種植養殖等知識。依託“學習強國”“淯水先鋒”等平臺,指導黨員自學,兩個平臺註冊率均達100%。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張青保通過送學上門和網上互動,讓行動不便的老黨員和常年外出的流動黨員參加學習,實現了學習教育無盲區。同時,張青保經常教育引導全村黨員幹部嚴於律己,自覺遵守黨章黨規黨紀和國家法律法規,不大操大辦婚喪嫁娶事宜,不請吃、不送禮,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自覺抵制不良風氣。

精準施策幫扶 助力脫貧攻堅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張青保和劉溝村“兩委”會同脫貧責任組、駐村工作隊,堅持因戶施策精準幫扶,統籌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實施企業帶貧30戶、到戶增收28戶、危房改造35戶、“七改一增”40戶、教育扶貧32人,安置公益崗位12人,參加技能培訓2人,健康扶貧、光伏扶貧、光榮合作社分紅、“三類保險”實現全覆蓋。通過落實行業政策和增收政策,目前該村貧困戶已脫貧36戶96人,剩餘未脫貧4戶10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67%。
同時,張青保帶領群眾用足用活各項扶貧政策,對標村級基礎設施短板,修建通自然村道路16.6公里、排間道4.8公里,安裝路燈80盞,解決了群眾出行難題。挖深井1眼,建成安全飲水工程1處,鋪設供排水管網19.6公里,解決了全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多方協調項目資金40萬元,實施黨群服務中心擴改建工程,配齊軟硬件辦公設施,提高了服務群眾的規範化水平。按照“七個一”的標準,新建廣場1300平方米,完善了文化舞臺、體育器材、休閒遊園、文化長廊等配套設施,並進行了亮化美化。實施農網改造,添置變壓器5臺,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用電難題。爭取資金15萬元,清淤加固堰塘2窪。
調整產業機構 帶領群眾致富

張青保和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隊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待,大力引導群眾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增收致富。該村流轉土地120畝,集資30萬元,栽植綠化樹種1萬餘棵,經濟、生態效益正在逐步彰顯。勉勵動員在外幹有所成的谷自多回本村創業,流轉土地1500畝,創辦祥源家庭農場,發展生豬養殖,目前已建成標準化豬舍5棟,預計項目全部建成後,年出欄生豬2萬頭,可轉移就業100餘人。
關注社情民意 維護社會穩定
張青保和村“兩委”班子在低保戶、特困供養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評定以及項目建設、村務開支等方面嚴格按照“兩議兩公開”程序,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全力做好信訪穩定工作,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確保“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該村連續26年來零上訪,無刑事治安案件發生,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目前,劉溝村各項事務穩步推進,行路不難,飲水方便,產業凸顯,農民增收,初步形成了村安民富的局面。
“我將用務實的行動和有效的作為,帶領群眾把劉溝村建設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全村人民共建共享美好幸福的新生活。”張青保堅定地說。(張棟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