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縣四里店鎮:無職黨員帶頭共致富

經濟視野網10月25日電(記者曹紀省 通訊員石瑩)

“老馬人老心不老,是俺們村有名的能人。”來到四里店鎮餘莊村,說起馬萬增,個個都是豎起大拇指的點贊。馬萬增是餘莊村最早一批種植香菇的種植戶,不僅自己發家致富,還帶領了一幫貧困群眾走向小康道路。

在餘莊村扶貧項目基地見到馬萬增,看不出他已經74歲了,爽朗的笑容,話語間流露的自信,整個人精神抖擻。馬萬增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一年種植香菇的收入是20多萬,兒子在外務工一年是7萬左右,菌棒休眠時節,他還在村裡的服裝加工廠裡上班,一個月大概2500左右。這樣算下來,一年全家收入在30萬左右,真是名副其實的小康家庭。問起老馬為什麼敢做村裡頭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笑著說:“說實話,我種香菇剛開始也沒底,硬著頭皮上,心裡想著,誰讓咱是共產黨員,共產黨員不就得起帶頭作用。沒想到,還行。現在我的香菇大棚聘用了3個貧苦戶,大概每人平均工資達到2000月,村裡跟著我種香菇的村戶每年保底10萬元,他們也僱用了貧困戶幫忙。” 從馬萬增的笑容中,筆者看到的不僅僅是成功的喜悅,更多的,感受到的是老馬心中的自豪,是對帶領村民走向小康,走向富裕的自豪。

近年來,四里店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產業發展,認真分析貧困人口的構成,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四里店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導下,該鎮香菇種植大戶達到600餘戶,種植棒數達3000萬棒,實現年產值10億多元,有一萬多群眾從事香菇種植產業,香菇種植已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金口袋,成為該鎮的支柱產業。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經濟視野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