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许由洗耳”的故事,看看它和“洗耳恭听”有什么区别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用到一个词叫做“洗耳恭听”,他表示恭敬地、专心地聆听别人讲话,常用来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能显出自己很谦虚。然而,听的多了、用的多了你就会发现,这个词其实就是一句假惺惺的客套话,是一种假客气。

今天我们不聊“洗耳恭敬听”,聊一聊另外一个词——“许由洗耳”。这个词虽然跟“洗耳恭听”长得很像,就像双胞胎兄弟,都有“洗耳”两个字,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却是大相径庭,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老大处事圆滑,老是跟人假客气,老二是个烈性子,惹急了他对你是真不客气。下面呢,我们就来具体聊“许由洗耳”这个故事。看看它蕴含了一种怎么样的不客气。

“许由洗耳”的故事发生在上古时代,记载于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里面详细记述了许由洗耳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许由(约前2323年~前2244年),字武仲,生活在尧时代,是一位德才兼备、志存青云的贤士,以清高而有志节闻名于世,在百姓当中口碑很不错。他结志养性,优游山林,生活逍遥自在似神仙。其实,说白了就一流浪汉。

《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里面还有一则故事《许由弃瓢》记载了他的生活状态:“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依)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

故事里说的很清楚,“夏天就住在树上,冬天则住进山洞里,饿了吃山上的野果,渴了就用手捧着河水喝。这不是流浪汉是什么?就差捡垃圾了,活脱脱一个“流浪大师”,一副放荡不羁的模样跃然于纸上。

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当时的皇帝)是“尧”,已经86岁了。这个耄耋老人忽然有一天感觉到自己年事已高,好些事情做起来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就琢磨着物色一个优秀青年人作为接班人,来接替自己管理天下。当时的帝位还不是世袭制,实行禅让制,也就是谁能谁来、谁占谁上的那种,who can who up!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他就开始留心四处打听,造访天下。老尧头终于打听到了民间有一个叫“许由”的人,听说“这小伙子不错,挺带劲”。于是就暗地里对他进行了考察。经过几次简单的接触,老尧头发现这小伙子挺能聊,家国天下,无事不通,确实挺有才。发自内心地给他竖起大拇指“我靠,这年轻人,啧!啧!啧!”于是,决定让他来接替皇位,把天下交给他来管理。

许由以清节闻于尧,尧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玺禅为天子。

没想到竟然被这货给拒绝了。

于是许由喟然叹曰:“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所以养性,非以求禄位也;放发优游,所以安己不惧,非亦贪天下也。”

许由说了:“一个人立下了志向,就会坚如磐石,不可动摇。我志不在天下,而在山水之中。饿了,就上山采些果子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河水喝。我这样悠然自得,在这清幽的环境中修身养性,真是其乐无穷。”这样拒绝还算是比较委婉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叫做“最近挺忙的,实在没空,手头还有好多事呢”。这就是“许由拒尧禅”的故事

这就是“许由洗耳”的故事,看看它和“洗耳恭听”有什么区别

许由拒尧禅

老尧头就这样被硬生生碰了一鼻子灰,不过从心里更加敬佩这货,以为他是谦虚。“文化人嘛,避免不了有些矫情,过几天也许会改变想法,让他再考虑考虑”,过一段时间再说。

万万没想到,这货回家后驾着驴连夜就逃跑了,连行李都没来得及收拾。跑到了颍水之阳的箕山之下(石家庄市北部行唐县境内),在这里耕田种菜,隐居下来,不再出去。

于是许由以使者言为不善,乃临河洗耳。

过了一段时间,老尧头天天琢磨,“这么贤良的一个人,不为国家效力,不为人民谋福利,可就白瞎了一身的才艺。实在不愿意接替皇位,帮我一块打理天下也好啊”。便又派使臣去请许由,没想到这货已经找不到了。于是就派人满世界寻找,最终还是被找到了。使臣按老尧头的想法跟许由说:"如果实在不愿意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不料听了这个消息,这货更加厌恶,“我连皇位我都不稀罕,还在乎你一个小小的九州长?”一边摇头一边掏耳,跑到山下的颖水边去洗耳。就差骂“滚”了。这就是“许由洗耳”的事故。

这就是“许由洗耳”的故事,看看它和“洗耳恭听”有什么区别

许由洗耳

樊坚见由方洗耳,问之:‘耳有何垢乎?’由曰:‘无垢,闻恶语耳。’坚曰:‘何等语者?’由曰;‘尧聘吾为天子。’坚曰:‘尊位何为恶之?’由曰:‘吾志在青云,何仍劣劣为九州伍长乎?’于是樊坚方且饮牛,闻其言而去,耻饮于下流。

许由正在颖水边上洗耳,许由的一个哥们巢父(这玩意儿和许由一样,也是上古尧时的隐士,山居不营世利,以树为巢而寝其上)牵头小牛来河边饮水,发现许由正在洗耳,便问其缘由。许由就把老尧头非要请自己出山的烦心事跟巢父说了。并且说我听了他们说这样不干净的话,脏到了我的耳朵,感到一阵阵“干哕”,赶紧洗洗耳朵。

原以为巢父会赞扬他的高风亮节,没成想这哥们听了却说:“该,让你识几个字就到处招摇到处pian,到处显摆到处浪,你要是好好待在山上安生点,哪来的这些烦心事啊!纯属自找的,你这不是清高,你这是沽名钓誉,还洗什么耳朵。我牵牛到上游去,你别脏着我的牛了。”于是就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据说现在箕山下有牵牛墟,颍水边有一孔泉叫犊泉,石头上还保留着小牛的蹄印,传说是巢父牵牛饮水的地方。这就是“巢父问答”的故事。

这就是“许由洗耳”的故事,看看它和“洗耳恭听”有什么区别

最终,许由也没有接替老尧头的皇位,也没有出来为官,隐居于箕山之下,死后埋葬于箕山之巅,后人称箕山为“许由山”。在行唐县的西北部,距离县城30公里,有一座山可能就是许由山吧,山上刻有许由的雕像。

后来这个老尧头就把皇位禅让给了舜,交接时跟舜说:“箕山之下有个货挺带劲的,你有什么难事可以让他给你出出主意”,舜把许由尊为师,后舜又把皇位禅让给了禹(治水的哥们),又把许由推荐给了禹。后人称许由为“三代宗师”。许由因拒尧禅,被后人称为“隐士的鼻祖”,被后人广泛流传,广为称颂。许由洗耳的故事,在全国多地均有流传,且有不同的版本,但情节都是大同小异。

所谓“隐士”,是指隐居不仕之士,又被称作“高士”。他们大多都身居山野,满腹经纶,耻于为朝廷效力。有的是因为厌倦官场的黑暗,有的是看清了官场的险恶。

许由之后,各朝各代不乏隐士,著名隐士有汉代严子陵、东晋陶渊明、唐代孟浩然、宋代林逋,他们都远离朝堂,深居山野,或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或结庐于山林之中,并由此形成了特有的隐逸文化。

在石家庄北部的行唐县域内,有一个村庄叫做“许由村”, 村名源于“唐尧访贤”说。据说是许由的故里。

据《行唐县志》记载:“为传说‘唐尧访贤’中的贤者许由的故里,因名”。

许由村在颖水河北面,在颖水河南面还有一个村,取名为“颖南”

这就是“许由洗耳”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是家委老师,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