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17年前埋下的种子,如今已开花!

17年前顺丰埋下的这颗飞天种子,已经开花结果。终于藏不住的顺丰航空,是中国快递空中军团的实力担当,也是行业的骄傲。

2019年营收破千亿

近日,顺丰控股公布了2019年度业绩。去年营业总收入达1121.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7.97亿元。公司表示,业绩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快运和供应链等新业务板块收入的高速发展,以及策略性地在传统业务上规划了新产品和服务,从而带动了该板块收入的增长。

顺丰17年前埋下的种子,如今已开花!

业务的增长离不开运力的支持,除了报告中的数据,顺丰的运力也在本次疫情中展现无遗。其中,作为顺丰智慧物流网络里重要一环的“天网”更是承担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顺丰17年前埋下的种子,如今已开花!

顺丰拥有“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独特核心战略资源,顺丰布局得比较早所以具有先发优势。顺丰2018年航空货运量占中国航空货运量的四分之一。鄂州机场计划在2022年投入使用。


顺丰航空终于藏不住了

2020年3月1日凌晨,一架B747超大型货机从深圳起飞,直抵印度德里。执飞人是我国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顺丰航空。据了解,这是疫情下顺丰复航的第二条中印直飞航线,至此,顺丰中印航线执飞频率已恢复至每周5班,每周可承运中印往返货源1000吨,除了保障3C电子等行业客户供应链畅通运转,更多的还是支援抗疫物资的供应。

顺丰17年前埋下的种子,如今已开花!

作为时下中国快递“空中军团”的绝对主力,顺丰航空的表现,也第一次让国人,甚至同行们感受了它应有的风范和担当。


时间拨回至1月24日,除夕。原本计划在这一天将航空运力停航的顺丰,临时增开了两条航线,目的地都是武汉,一条始飞于深圳,另一条始飞于杭州。当日12时05分,从深圳起飞的航班顺利抵达武汉天河机场;两个半小时后,另一架飞机也于下午2时30分准时落地。

顺丰17年前埋下的种子,如今已开花!

这是武汉正式封城后,国内首个“逆飞”武汉的航空公司,两架专机为武汉带来了32吨医疗防疫物资,主要是药品和口罩。顺丰此次飞行也被广大网友称作“2020年最美逆飞”。


对于如此高效率的“逆飞”,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协调好了飞机、时刻、机组、货物、地面保障等一系列流程,怎么做到的?

对于这种突发性的应急救援和运力调度,顺丰内部一直有个类似“红色按钮”的机制。红色按钮一旦启动,就相当于下了最高指令,所有的人员、资源等必须在第一时间调度到位。于顺丰航空而言,这也不是第一次启动“红色按钮”,比如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以及2015年尼泊尔强震的灾后救援中,顺丰航空都有直接参与。


与前几次的“默默无闻”不同,再次启动“红色按钮”的顺丰航空,这次真的藏不住了。

疫情全面爆发后,Airsavvi专门针对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航班进出港情况做了一个数据播报平台,从1月25日开始,每天一次更新,实时统计和展示各驰援航司的相关动态。

顺丰17年前埋下的种子,如今已开花!

如上图所示,截至3月4日:在各航司援汉航班总架次中,顺丰航空位列榜首,以151架次的航班量高居第一。如果算上1月24日最先“逆飞”的2个航班,顺丰航空目前直飞武汉的驰援航班量一共是153架次,比东航和南航加起来还要多。应急运输保障下,顺丰航空的实力和地位,不言自明。


“客机让一下,让顺丰先飞”

刘诗彬是顺丰航空的一名机长。如果从1990年开战斗机算起,刘诗彬也是一位有着30年驾龄的“老司机”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系列的经历就开始持续刷新他30多年的飞行感知。

顺丰17年前埋下的种子,如今已开花!

让刘诗彬印象最深刻,甚至都感到惊讶的,是执飞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刘诗彬驾驶的飞机在在停机坪等待塔台指示的时候,前面有两架客机。按照惯例,货机都要让位给客机。但那天,管制员说:

“客机等一下,让顺丰先走。”


疫情就是命令。刘诗彬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及此事的时候直言,大家都在急武汉之所急,一路上经过了三、四个管制区,无一例外都给我们提供了便利,能直飞的都安排直飞,没有一趟航班晚点,基本都是提前落地。


这背后,既是各部门是重任在肩、全民齐心抗疫的默契行动,更是对顺丰航空在面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过程中出色表现的认可与肯定。类似的“破例”之举和“委托”式任务,并非个案。全国多个省市也分别委托顺丰航空执行过多次运输任务,驰援航线的快速开通,得到了民航系统的大力支持,多个航班获得了“绿色通道”的快速审批。


17年前的种子,如今已开花结果

谈到今年的新冠肺炎,很多人会联想到2003年的SARS,而纵观顺丰的航空业务发展历程,这两次疫情对其来说也恰好是前后呼应的关系。在SARS爆发期间,航空业也和如今一样经历着低潮,但顺丰创始人王卫则嗅到了商业机会。借着航运价格大跌之际,顺丰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合同,成为了中国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快递企业。


当年王卫为什么做这个决定?

因为疫情肆虐,很多人都在家或者单位隔离办公,对文件、合同、票据等为主的商务急件的需求不降反增。但地上交通因为防疫隔离被阻断,逼得顺丰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天空。加之非典期间航空公司生意萧条,运价大跌,客观上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顺丰17年前埋下的种子,如今已开花!

顺丰的“快”字诀就这样在疫情的逼迫之下,淬炼成钢。也正是从签下包机协议那一刻起,顺丰开始酝酿、申请和筹备自己的航空公司,直到2009年12月,第一架自有全货机顺利启航。


发展到现在,顺丰航空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航空货运公司,机队规模58架,而与湖北省政府合资在鄂州建设自己的全球枢纽机场。这就是顺丰17年的空天故事。


时至今日,我们很高兴的看到,17年前王卫种下的这颗飞天种子,已经开花结果。终于藏不住的顺丰航空,是中国快递空中军团的实力担当,也是行业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